瀏覽次數:次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團市委整體工作部署,圍繞閻良區委、區政府穩就業中心任務,全力做好大學生“返家鄉”暑期實踐活動服務工作,幫助廣大青年大學生了解社情民情政情、助力成長成才,引導廣大青年為建設“世界一流航空新城”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7月23日,由共青團西安市委指導,區政府辦、區委組織部、團區委聯合舉辦的西安市閻良區(航空基地)“雛鷹歸巢 筑夢航空”大學生“返家鄉”暑期實踐動員會在鐵一中航空城分校成功舉行。團市委副書記盧勇,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輝,接收單位分管負責同志、各直屬團組織負責同志、區“學思薈”學員、進機關“返家鄉”大學生共計150余人參加。
團市委副書記表示,西安市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工作,團市委創新開展西安共青團服務大學生“星海計劃”行動,依托“返家鄉”“三下鄉”等載體,廣泛組織高校學子走出校園,走進政府、社區、村組、企業開展社會實踐,接受崗位鍛煉,幫助青年學子了解社情民情政情,實現青年與城市共成長。
他寄語“返家鄉”大學生要珍惜這次實踐機會,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躬身力行,提升實踐成效。希望大家及時轉變角色,干好實踐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實事,做實踐中的有心人,在實踐鍛煉中發展自我、成就自我。二是堅持勤學善思,增長本領才干。希望大家在實踐崗位上處處留心、事事認真,在干中學、在事上練,從小事中體會政府、基層工作規律,了解群眾所思所想,不斷提升新能力。三是堅持學用結合,助力西安發展。希望大家充分發揮專業特長,敢于破解工作中的難題和挑戰,積極為西安發展建言獻策,為本次實踐交出精彩答卷,展現年輕一代的新作為。
閻良區作為陜西省大學生“返家鄉”實踐重點區縣,持續打造“雛鷹歸巢 筑夢航空”大學生“返家鄉”活動品牌,今年活動啟動后,通過面向全國高校大力宣傳動員,收獲了社會各界的熱切關注,眾多青年學子踴躍響應。來自50余所省內外高校的學子積極報名,專業覆蓋經濟管理、醫學護理、電子信息、公共管理、工程機械等多個領域。經過團區委與區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嚴格面試篩選,最終確定51名大學生前往39個單位開展政務實習,同時,另有120余名大學生報名參與村(社區)服務、企業崗位實踐及“七彩假期”活動。
除了完成規定的實踐內容,團區委還為大學生們精心策劃了一系列成長鍛煉機會。比如,7月18日組織參與的首屆航空航天體驗消費嘉年華志愿服務活動,人才政策解讀、“青春為中國式現代挺膺擔當”主題宣講,以及后續將開展的產業發展專題調研、“青眼看閻良”“愛鳥護鳥”“河小青”“分小青”等特色主題活動,助力大學生全面了解區情民意,多渠道參與基層治理,確保每位參與活動的大學生都能在實踐中有事可做、有所成長。
區人社局作為接收單位代表表示,將全力為參加實踐的同學提供優質的實踐環境和充足的學習機會。一方面,會安排經驗豐富的導師一對一指導,幫助同學盡快適應工作崗位,學以致用;另一方面,也會根據同學的專業和特長,分配至社保信息系統輔助工作,讓返鄉實踐大學生在實干中施展才華、積累底氣。另外,作為就業管理服務部門,也向在座的大學生們進行了高校畢業生政策講解,呼吁學生們提前規劃就業升學,成長成才、回報父母、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報效祖國。
大學生代表張文嘉瑩表態,在此次實踐中要做到三點:一是歸巢情系家鄉,以熾熱鄉情扎根沃土,在實踐中讀懂閻良奮斗基因,將個人理想融入航空新城建設。二是立凌云之志,把課堂所學轉化為實踐能力,用數據分析優化城市治理,以創新思維助力產業升級,在航空報國中綻放青春。三是躬身礪本領,做到三個“深度融入”,融入崗位,向一線學習;融入團隊,與團隊協作;融入時代,緊扣時代開展調研。融合理論與實踐,提高個人素養和社會化能力,總結經驗與不足,結合家鄉發展,把論文寫在閻良大地上,讓青春在建設“世界一流航空新城”的賽道上全速奔跑!
區人才發展中心負責人為“返家鄉”大學生解讀我區極具吸引力的人才招引政策。
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馬輝對同學們提出三點希望:一要以青春之名,感知家鄉脈搏。希望大學生們躬身力行,走進一線,帶著問題去觀察、帶著思考去實踐,真正讀懂閻良、愛上閻良。二要以實干之志,書寫奮斗篇章。希望大學生們始終保持謙虛的態度、嚴謹的作風,把每一件小事當作大事來做,在服務群眾、奉獻社會中提升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三要以創新之姿,勇擔時代使命。希望大學生們在實踐中敢于突破思維定式,善于運用所學知識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展現出當代優秀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下一步,團區委將持續深化“雛鷹歸巢 筑夢航空”品牌,發揮好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創新服務模式,搭建服務平臺,拓寬服務渠道,鼓勵和促進大學生植根家鄉、服務家鄉,為建設“世界一流航空新城”注入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