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櫟陽城遺址入選“新時代百項考古新發現”、獲評“2022年陜西六大考古新發現”、入圍2022年度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終評之際,由西安市文物局指導,閻良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文物局)、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閻良區新興街道辦事處共同主辦的櫟陽城遺址考古成果展示會于4月24日在閻良區航空產業融合創新中心舉辦。7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以“傳承秦漢文明 弘揚傳統文化”為主題,分為考古成果展示會和考古發掘現場參觀兩個部分,通過成果匯報、學術交流、遺址現場參觀的方式充分展示櫟陽城遺址的重要考古成果。
櫟陽城遺址是我國重要的文化遺產,是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的厚重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櫟陽城孕育了秦漢兩個帝國,是秦漢政治文明和建筑文明的拐點,其所蘊含的改革精神、法治精神和誠信精神是我們從歷史中汲取營養,啟智增慧的源泉。多年來,幾代考古人為櫟陽城遺址考古發掘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取得了喜人的考古成果。
從2018年開始在三號古城內開展較大面積發掘,2019—2020年發掘出位于后宮區域的四號、九號建筑,將臨近三號古城北墻的“后宮”區域進行較完整揭露。2021—2022年,將屬“前朝”區的最后一座建筑——三號建筑,和城內“東路”的十一號建筑完整揭露。從發掘情況看,三號建筑的半地下建筑、廁所,四號建筑的浴室、壁爐等建筑單元,空心磚臺階、大半圓瓦當、陶立管等高等級建筑材料的使用,都是目前時代最早、等級最高的考古實證,對戰國乃至秦漢一系列高等級建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結合勘探資料,可確認通過三號建筑東部的南北臺階,存在一條貫穿三號古城核心宮殿建筑的南北向軸線。作為歷史時期都城考古發現的第一條軸線,對戰國秦漢都城乃至我國古代都城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愈加豐富的考古實物資料使得櫟陽城遺址受到學術界和社會的廣泛關注。
考古隊隊長劉瑞說:“我們計劃往南逐步地建立二號建筑和一號建筑,把櫟陽城遺址最核心的建筑逐步性圍起來,櫟陽城遺址是整個春秋戰國都城里保存情況非常好的遺址,而且埋藏較深,清理出來以后可研究性很強。”
接下來,考古隊將通過一號建筑和二號建筑今后幾年的連續性的考古工作,充分展示戰國中期到西漢前期,從王國到帝國時代走出核心建筑的一系列真實的面貌。同時在周圍區域,還要做大規模的考古勘探,了解當時手工業區、生活區等樣貌。
此次成果發布會的成功舉辦彰顯了櫟陽城遺址燦爛的秦漢文明,豐富了我國秦漢歷史研究的考古實物資料,進一步提升了閻良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我區將進一步做好考古發掘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轉化,保護好、利用好彌足珍貴的文物遺存和文化遺產,讓考古成果“飛入尋常百姓家”,進一步提升櫟陽城遺址的影響力和感召力,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以傳承,讓文化自信牢牢植根在每個人內心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