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謝斌 通訊員 杜飛)歌聲陣陣唱響新時代,舞姿翩翩暢享美好生活,紅花朵朵映紅群眾幸福笑臉,分紅款項使得村民笑逐顏開……這是6月29日,西安市閻良區關山街道長山村舉辦2022年先進個人表彰暨股民分紅大會上的生動場面。
表彰分紅大會鼓舞人心
本次大會在長山村邱東組聚心堂飯店舉行。長山村群眾相聚于此,各個笑容滿面,有的胸前佩戴大紅花期待著接受表彰,更多的群眾等待著分紅款盡快落進自家腰包。
“接下來,我們頒發的是優秀共產黨員‘奉獻者’獎。有請王輝、陳長福、邱福正、寇秋鳳、辛西生上臺領獎!”伴隨著熱烈掌聲,該村的優秀共產黨員“奉獻者”、疫情“逆行者”、美麗庭院“創建者”、最美保潔員、捐款捐物“善行者”、孝老愛親模范、好媳婦好婆婆好兒子依次獲得表彰。
“這次我們共為全村一年來涌現出的7類優秀個人共計35人進行現場表彰。我們將會把這些獎牌懸掛到獲獎者的家門口,讓每位村民都抬頭可見。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全村更好地營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民風淳樸、鄰里和睦、孝老愛親、樂于助人的精神風貌!”該村黨支部書記李明華一臉喜悅地對記者表示,長山村2017年被評為市級“美麗宜居幸福新農村”,2019年被評為“幸福新農村示范村”,2021年又被評為區級“鄉村治理示范村”。
“接下來就到了我們今天最激動人心的環節——股東分紅!”伴隨著現場主持人的話語響起,現場掌聲雷鳴。
股東代表依次接過分紅款,各個高興得合不攏嘴。“你看,我這次分紅領到了9289元,太高興啦!”剛剛走下講臺的邱金錄邊數著手中的現金邊一臉興奮地對記者說道,他們家共有12.6畝耕地,7口人,他今年已經79歲,和老伴都年齡大了,孩子們都在外打工,土地無法打理,他們就將土地全部流轉到村集體進行入股經營,自己不用再下地勞累,就能拿到這筆分紅,非常不錯。
“我們這次分紅分的是2021年的款項。由于受疫情影響,我們召開分紅大會延期到現在。我們是按照保底分紅也就是土地租金,加人頭股和土地股進行綜合分紅。每畝地保底分紅500元,去年人頭股每人160元,土地股每畝160元。通過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2022年度的分紅我們有信心達到人頭股和土地股200元。”長山村村委會委員兼邱東組組長的李麗娜對記者說。
集體經濟破解百姓難題
記者現場了解到,走集體經濟發展之路不僅解決了村中像邱金錄這樣留守老人土地無法耕種的現實問題,同時也有效解決了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戶的生活難題。
長山村邱東組村民邱春安坦言,由于1989年《土地管理法》出臺,明確土地承包經營期限為30年,他們家目前6口人,只有1.84畝土地,通過土地流轉加入長山村集體股份合作社,土地效益明顯提高,這次他家就加分得2174元紅利,同時自己不再受土地耕種管理的困擾,可以騰出更多精力進行自我發展。目前向邱春安這樣的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戶在邱東組就有7戶,土地流轉以后各家經濟收入都得到了相應的提高。
“目前我們村已經累計流轉土地1400畝,占到全村耕地面積的40%。同時我們與金豐公社合作進行大田托管,糧食作物從種植、澆灌、一噴三防,再到收獲入庫都由他們全程經營管理,糧食銷售后再付托管費。這樣就同時幫我們解決了種植技術問題、勞動力問題和緩解了資金壓力。”李明華表示,他們的100畝苗木基地也與大連的果樹研究所合作,所有苗木走訂單式種植和訂單式銷售,很省心。
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長山村集體經濟已經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通過發展創新、產業更新,股份經濟合作社已經能夠在每畝500元保底分紅的基礎上,再增加400至600元分紅。2021年全村1400畝流轉土地實現年分紅82萬元,其中村民分紅41萬元,集體經濟收入分紅41萬元。“今年起,我們將拿出部分集體經濟收入,為邱東組、寇家組村民統一繳納養老保險,為70歲以上老人發放福利,并陸續擴大惠民覆蓋面。”李明華擲地有聲地表示。
長山村位于閻良區關山街道西北3.5公里處,北臨富平。全村有8個小組、6個自然村共2284人。村黨支部下設4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1名,長山村是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近年來,長山村作為閻良區關山街道標桿旗幟村,村“兩委”一班人篤行不怠、久久為功,在全市首創農村生活垃圾收費制度,堅持每周日“環境整治日”雷打不動,實現村莊環境宜居宜業。同時該村敢為人先、苦干實干,率先在全市完成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完成全國土地延包30年這一“國字號”任務,為全省乃至全國積累了經驗、提供了路徑。特別是在村級集體經濟從無到有、由弱變強的發展過程中,長山村一班人經歷無數日夜、克服重重困難,探索引進金豐公社,實現土地統收統種,建立“聚心堂”“金蘭飯店”“電商中心”等實體,進一步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推進集體經濟收益突破50萬元大關,并走在全街道、全區前列。
“我們準備在三年之內把全村絕大多數土地流轉到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進行集體經營。如果耕地面積足夠大,我們就可以做優質小麥培育基地和小麥制種基地,效益會更可觀。同時,我們借助甜瓜種植優勢建立甜瓜田間地頭的交易大棚,使甜瓜產業銷售形成種、產、銷“一體網”,形成一個網紅打卡地,同時吸引周邊特色農產品來此銷售。我們相信這樣的話,我們的集體經濟就會進一步壯大,到時候老百姓的分紅就會越來越多,村民的腰包就會越來越鼓,大家都能嘗到村集體經濟帶來的更多甜頭!”李明華信心滿滿地表示。
下一步,長山村黨支部將以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為契機,堅持“三個聚焦”,突出黨建引領,切實促進村莊宜居宜業、村民富裕富足、堡壘筑實筑牢,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讓鄉村振興壯麗畫卷在這里更加絢麗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