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打掃干凈村子再請客”
閻良區關山街道北馮村位于閻良城東6公里處,地處石川河東岸,含6個村民小組1943人。如今,轄區產業明晰,村民富裕,西咸二級路貫村而過,對外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
“當初西咸二級路通車后,群眾出行方便了,甜瓜、相棗、櫻桃、羊乳等產業也隨之發展起來。可如何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遇,讓村莊發展起來,讓群眾真正的富起來,卻成為擺在黨支部一班人面前‘甜蜜的煩惱’。”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在多次征求群眾以及鄉賢“智囊團”意見的基礎上,先做好村內基礎設施,提升村容村貌,讓大家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首先打心底里相信村干部,讓年輕人愿意留下來發展和建設村莊,成為大家一致商議的結果。
說干就干。制定垃圾收費、“門前三包”及公共區域保潔制度,公開評選并表彰清潔、美麗庭院,積極申報爭取道路建設提升、西安市美麗村莊建設項目等等,在一系列實打實的舉措下,實現道路“三化”、排污管網、戶廁改造100%全覆蓋,并建成西咸二級公路北馮段綠化帶。如今,整個村子干凈整潔、布局合理,充滿了詩情畫意,一幅田園牧歌的美好景象。北馮村也被授予“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級美麗鄉村”等一系列榮譽稱號,村莊發展也迎來新的機遇。
“一張藍圖繪到底”
環境好了,榮譽有了,群眾對這屆班子的“好感”也上來了。許多村民不禁對馮尚堂豎起了大拇指,“這個當選的領導班子,還真是有兩把刷子!”
“但這種好感是暫時的,你不能讓大家腰包鼓起來,讓大家看到持續性的變化,遲早還是會不信任我們的。”馮尚堂深知群眾工作的復雜性。
嘗到甜頭的“兩委”班子,隨即決定建立鄉賢隊伍,讓村里的“名人”“能人”等“智囊團”為村子發展貢獻力量。以1元聘金聘請了村內的著名民營企業家馮建堂等人組建北馮智庫,落實鄉賢聯系、鄉賢建議、鄉賢參與三項機制,真正使鄉賢回歸帶來智力回歸、項目回歸、資源回歸。
經過向“鄉賢”“能人”取經,廣泛征求黨員、群眾代表意見,北馮村商議和編制了《北馮村五年發展規劃》,梳理了北馮村羊乳、甜瓜、相棗、櫻桃等4大產業,提出了“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依托北馮村承辦國際羊乳大會、西安市閻良區甜瓜節、相棗節等重大活動,打造北馮品牌。在村內建成閻良甜瓜館、村莊線上農產品營銷,“石川河畔”集體餐廳及超市,修建棗林游步道,打造百畝油菜花公園,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使得北馮村集體經濟收入在5年時間里,從不足5萬元增長到100萬元,群眾的收入也大幅提升。
“周圍其他村都通上了天然氣,北馮村卻一直沒有接通,給生活帶來不便。”接到群眾反映后,北馮村積極對接,與本土愛心企業陜西秦龍乳業達成捐款200萬元協議,實現全村517戶村民天然氣免費入戶,為每戶直接省去4000元入戶費用。同時,全民免費公交、社區食堂等一件件惠民實事都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集體經濟有收入了,為群眾辦個事、解個難也敢想敢干了,作為村干部,我們的腰桿在群眾面前也能直起來了。”這已經成為北馮村村干部的共識。
“打出鄉風文明組合拳”
組織村內“五老”成立“化事人”隊伍,不局限于形式和地點,高效化解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助力平安北馮建設。
成立紅白理事會、修訂村規民約、建成文化大禮堂,摒除鋪張浪費等不良習俗,整治拜金攀比等歪斜之風,充分發揮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作用,實現用村規民約管人管事。
組織黨員、村民代表、利益涉及方召開聯席會議,從調解村內糾紛、明晰產權關系、肅清非法鬧事入手,讓大家坐下來,面對面說訴求,研究解決辦法,在村內樹立起公平公正、集體受益、穩定發展良好導向。6個村民小組500畝棗樹承包合同補簽工作,就是村兩委班子通過個別談話、逐戶走訪商議的方式一步一步完成,保障了集體的權益,有效防止集體資產流失。
“回頭想想,我們是議事協商的受益者。這些年來,大到項目建設、發展規劃制定,小到矛盾糾紛調處、環境整治,事前我們基本上都會最大范圍征求黨員、群眾代表、‘賢人’‘能人’的意見建議,用好‘智囊團’,有事大家商量著來。這不僅減少了工作阻力和不必要的麻煩,更重要的是避免走錯路,造成損失和影響發展,這也是村內這幾年發展較好的重要原因之一。”村黨支部書記馮尚堂說道。
“下一步,我們還將認真梳理村級事務議事清單,制度化明確哪些事情必須議、誰來議、議了怎么辦,結果讓群眾來評判。真正的讓群眾成為主人,關心村內發展,得到實惠,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