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加強招生工作全流程管理,健全公平入學長效機制,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6月12日,區教育局公布了《2025年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實施方案》,現就群眾關心的有關政策解答如下:
1.今年我區義務教育陽光招生的總體要求是什么?
2025年我區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廳關于開展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專項行動和關于開展基礎教育規范管理提升年行動有關部署及市教育局關于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堅持免試就近入學、公民同招、陽光招生,落實“教育入學一件事”,規范招生行為,加強招生工作全流程管理,不斷健全公平入學長效機制,不斷提高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規范化、科學化、制度化水平,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維護良好教育生態,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
2.今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對象是哪些?
小學入學對象:2019年8月31日(含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閻良區戶籍適齡兒童、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
初中入學對象:具有閻良區戶籍或學籍的小學應屆畢業生、符合入學條件的隨遷子女、符合政策規定準入類學生。
3.如何依法保障適齡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和陜西省政策規定,凡年滿六周歲適齡兒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接受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因身體原因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向戶籍所在地學區學校提出書面申請(附醫院診斷證明、病歷、相關單據等資料),經社區(村)、街辦批準后,由對應學區學校向區教育局備案。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孤兒、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等群體的關愛幫扶和教育資助,確保適齡兒童應入盡入。嚴禁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形式替代義務教育。
4.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范圍是什么?
民辦小學原則上在屬地區縣(開發區)范圍內招生。開發區管理的民辦小學,可在本開發區和原管轄行政區范圍內招生;行政區之間移交的民辦小學,可在現管轄行政區和原管轄行政區范圍內招生。民辦小學招生計劃和招生范圍由屬地區縣(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報市教育局核準。
民辦初中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按照教育行政部門核定的招生計劃和招生范圍招生,不得跨市域招生。
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可向區縣(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申請補錄,由學校在招生計劃內按照政策規定免試招生,民辦小學補錄仍為學校所在區縣(開發區)范圍。市級審批的民辦一貫制學校小學部補錄可適當擴大招生范圍。民辦初中補錄為全市范圍。
5.“公民同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我區嚴格落實中央文件和教育部、省教育廳工作部署,“公民同招”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登記報名、同步招生錄取。在同步完成公辦學校登記、民辦學校報名的前提下,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同一時間段開始招生錄取,按統一步調有序開展招生。
6.今年招生入學方式有什么變化?
今年全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統一使用陜西“教育入學一件事”招生平臺(以下簡稱“招生平臺”),優化入學流程、精簡證明材料,推進戶籍、居住證、房產、社保、學籍等入學相關信息互通共享,加快實現報名、材料審核、錄取“線上一網通辦”。區教育局設立招生入學接待協調中心,各學校設立線下報名服務站,為線上報名有困難的家長提供指導和服務,實現一個清單告知、一套表格填寫、一個場所提交,推進“線下只進一門”。
7.如何查詢招生政策相關信息?
6月12日,區教育局公布義務教育陽光招生工作實施方案和學區劃分方案,相關信息家長可登錄招生平臺(陜西省政務服務網或“秦務員”APP)政策公告或閻良區人民政府門戶網站、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官網、閻良教育微信公眾號、航空基地教育之窗微信公眾號查詢。
8.如何進行入學信息填報和公辦民辦學校登記報名?
家長提前登錄陜西省政務服務網或“秦務員”APP或支付寶搜索“秦務員”小程序,完成實名注冊。
按照招生日程安排,在規定時間內,登錄陜西省政務服務網或“秦務員”(省級),依次選擇“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教育入學一件事”→“在線辦理”→“入學地”(閻良區)→“學段”(小學或初中),按照指引完成入學信息填報和佐證材料上傳,點擊“下一步”并確認提交。入學信息填報完成后,選擇公辦學校或民辦學校。選擇公辦學校的,點擊公辦學校(資審點)“登記”后確認,完成公辦學校登記報名;選擇民辦學校的,先點擊公辦學校(資審點)“登記”確認后,再點擊“是否參與民辦學校報名”按鈕,在“可報名學校列表”選擇志愿學校,點擊“完成”后“確認”,完成民辦學校報名。選擇民辦學校每名學生選報一所。雙(多)胞胎可選擇“捆綁”報名同一所民辦學校。家長可通過手機短信或在招生平臺“查看我的信息”查詢審核、錄取進度。
9.入學地如何選擇?
符合我區義務教育入學對象的戶籍兒童或隨遷子女,進入招生平臺以后,依次選擇西安市—閻良區。
10.入學信息填報選擇戶籍類或隨遷類對應類型的“填寫信息”按鈕為灰色無法使用,如何處理?
點擊“返回”按鈕返回上一頁,檢查基本信息中的“戶籍地址”或“居住所在位置”是否填寫正確;如填寫正確,返回“秦務員”首頁重新進入,檢查選擇的“入學地”是否正確。
11.線上入學信息填報確認后還可以更改嗎?
家長進行入學信息填報,在完成公辦學校登記或民辦學校報名確認前,入學信息、選擇學校類型(公辦或民辦)和民辦志愿學校可以更改;在完成公辦學校登記或民辦學校報名確認后,入學信息、選擇學校類型(公辦或民辦)和民辦志愿學校不能更改。
12.為什么開展入學信息模擬填報,對正式入學報名有影響嗎?
今年是陜西“教育入學一件事”落地實施的第一年,為讓家長熟悉線上入學信息填報流程,按照省教育廳統一安排,開展義務教育招生系統應用模擬填報。模擬填報期間,家長根據實際情況,如實填寫信息和上傳相關佐證資料,模擬完成入學信息采集和公辦民辦學校登記報名工作。模擬填報的所有信息將會保存在系統內,但不作為最終入學信息審核和錄取依據。待正式報名啟動后,如填寫信息和選擇學校無誤,再次完成確認即可,如實際情況有變化,可以對模擬填報信息修改完善,進行最終確認和提交,完成正式的登記報名工作。
13.特殊情形無法完成線上入學報名怎么辦理?
通常情況下,我區戶籍兒童在戶籍地址所在地、隨遷子女在監護人居住證地址所在地入學,均能完成線上入學報名。符合我區入學政策準入類的特殊情形,無法完成線上入學報名的,在學區學校或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接待協調中心(荊山小學)完成線上或線下入學報名。
14.公辦學校如何招生?
公辦學校按照學區劃分范圍招生。入學信息審核結束后,區教育局先安排閻良區內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且未報民辦學校的適齡兒童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分布、學位供給等情況,分類統籌安排轄區其他適齡兒童入學。學區內“戶房一致”學生人數超過學校可提供學位數,按照戶籍遷入時間排序,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15.怎么理解“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
“實際居住地”是指適齡兒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擁有房屋產權并實際居住的地點。“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是指適齡兒童戶籍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戶籍一致,戶籍地址與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持有房產地址一致,實際居住地址與戶籍及房產地址一致。不符合“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入學。
適齡兒童父母在閻良區無房產,適齡兒童及其父母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三代人戶籍地址與家庭住房一致,適齡兒童初次戶籍登記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戶籍上并實際居住,且戶籍從未遷移,視為符合“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
16.如何獲知入學信息審核和學校錄取結果?
入學信息填報確認完成后,按照招生工作日程安排,入學信息審核結果和學校錄取結果通過填報的監護人手機短信告知家長,家長也可登錄招生平臺“查看我的信息”查詢審核和錄取結果。
17.如何保障電腦隨機錄取系統的安全公正?
一是電腦隨機錄取系統在使用前,需經過多家有資質的專業公司獨立檢測,可靠性有專業保障。二是專業檢測通過后,電腦隨機錄取系統和檢測報告直接交給公證處封存。報名數據在公證處和監督團的監督下現場下載封存,公正性有法律保障。三是電腦隨機錄取系統單機運行,不在互聯網上運行,安全性有物理隔離保障。四是電腦隨機錄取系統和工作流程全市統一,錄取電腦由公證處提供,電腦隨機錄取系統現場安裝,報名數據現場啟封導入。以上措施保證報名數據和電腦隨機錄取系統的全程安全。五是電腦隨機錄取過程全程錄像,并委托公證處全程公證,邀請紀檢監察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家長代表等現場全程監督,錄取結果現場公布,確保錄取工作公開透明、公正權威。
18.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如何補錄?
未完成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可向區縣(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申請補錄,由學校在招生計劃內按照政策規定免試招生,補錄招生方式和招生范圍由區縣(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審定,招生結果經區縣(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后錄入招生平臺。
19.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如何安排入學?
未被民辦學校錄取的學生,由各區縣(開發區)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到對應學區公辦學校,對應學區公辦學校若無空余學位,統籌安排到其他公辦學校。
20.隨遷子女如何入學?
隨遷子女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原則,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非西安市戶籍、西安市周至縣、藍田縣戶籍在我區居住且就業人員,申請在我區接受義務教育,應知曉西安市中考報名政策規定,隨遷子女父母一方或其他法定監護人提供“戶籍、居住、就業”等材料,線上登記審核后,統籌安排入學。
21.隨遷子女入學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戶籍材料:隨遷子女與父母一方的同一戶口簿。如不在同一戶口簿,另外提供《出生醫學證明》等材料。
居住材料:隨遷子女父母一方在我區辦理的《居住證》,但父母一方具有閻良區戶籍的無需提供《居住證》;同時提供《房屋所有權證》或《不動產權證書》或購房合同或租房合同。
就業材料:隨遷子女父母一方在我區就業證明(務工合同或營業執照)。
中考政策說明:隨遷子女在我區初中入學,應知曉在西安市中考報名政策規定。
22.如何保障適齡殘疾兒童接受義務教育?
根據區殘疾人教育專家委員會評估意見,對具備學習能力能夠到普通學校就讀的,優先安排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殘疾程度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殘疾程度嚴重,不能到校就讀的,就近安排學校進行送教上門或通過遠程教育的方式,切實保障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納入中小學生學籍管理。
23.如何防止違規散播虛假信息的騙局?
我區嚴格執行教育部關于招生紀律的“十項嚴禁”和省教育廳有關要求,招生政策通過政府及教育部門官網官微發布,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針對學區內學生及家長開展政策精準宣傳和“教育入學一件事”家長端操作培訓,引導家長關注政府和教育部門官方發布的政策,不偏聽偏信。社會上有人宣稱“可特殊渠道入學”“可人為操作控制電腦隨機錄取軟件,家長給一定費用即可保證搖中,如果沒有被搖中將退還全部費用或部分費用”是典型的騙局,是不法分子利用家長焦慮心理的詐騙伎倆,謹防上當受騙。如果發現受騙,請保全證據,立即報警,配合公安機關提供線索。如發現學校有違規招生行為,可向區教育局投訴舉報(86866060),區教育局將聯合有關部門依規依紀嚴肅查處。
24.教育部招生紀律“十項嚴禁”內容是什么?
(1)嚴禁無計劃、超計劃組織招生,招生結束后,學校不得擅自招收已被其他學校錄取的學生;
(2)嚴禁自行組織或與社會培訓機構聯合組織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各類考試,或采用社會培訓機構自行組織的各類考試結果;
(3)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
(4)嚴禁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混合招生、混合編班;
(5)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
(6)嚴禁任何學校收取或變相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
(7)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以各類競賽證書、學科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
(8)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設立任何名義的重點班、快慢班;
(9)嚴禁初高中學校對學生進行中高考成績排名、宣傳中高考狀元和升學率,教育行政部門也不得對學校中高考情況進行排名,以及向學校提供非本校的中高考成績數據;
(10)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跨區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