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閻良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和移風易俗,全力構建更加文明、綠色、節儉的現代殯葬服務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此,閻良區民政局推出《閻良區殯葬改革政策問答》,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全面、深入、準確解讀推進殯葬改革的重大意義、最新政策和具體舉措,力求做到政策解讀的權威性與實用性并重,讓殯葬改革的政策規定真正落到實處、見行見效。
第一部分 殯葬管理
1.殯葬管理的方針是什么?
答:積極地、有步驟地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節約殯葬用地,革除喪葬陋俗,提倡文明節儉辦喪事。
2.什么是殯葬改革?
答:殯葬改革是一項深刻的社會改革,一方面是積極推行火葬,其實質是改變遺體處理、安葬的方式;另一方面是破除喪事中搞封建迷信的陋習,提倡厚養薄葬,節儉辦喪事,反對大操大辦,改革喪事的傳統陋習。
3.實行火葬的意義有哪些?
答:火葬在當今世界各國被普遍采用,其優點主要有:①火葬是科學的遺體處置方法。它對破舊立新,移風易俗,反對唯心主義,宣傳唯物主義,都具有重要意義。②火葬較為經濟。目前火化費一般在1000元左右(其他服務項目除外),骨灰安葬可根據經濟條件選擇陵園、骨灰堂、樹葬、花葬、草坪葬等多種節地生態安葬方式。而土葬費用相對較高,還不包括購買土地建墳、修墓等費用(各地可能有所不同)。③火葬比較衛生。遺體火化后骨灰無菌、無毒、無味,不污染土壤、水源和空氣。④火葬可節約資源。火葬不用棺木,少占土地,可為國家節約大量木材和土地資源,有利于環境保護,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4.閻良區是火葬區嗎?
答:2004年修訂的《西安市殯葬管理實施辦法》,劃定閻良區為火化區。
5.國家允許土葬的少數民族有哪些?
答:在火葬區,對回、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撒拉、東鄉和保安等10個少數民族的土葬習俗應予尊重,不強迫實行火葬。
6.辦理喪事活動應遵守哪些規定?
答:辦理喪事活動不得妨礙社會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影響公共衛生,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嚴格控制使用明火,禁止在喪事活動中從事封建迷信活動;禁止在公共場所停放遺體、擺放花圈、搭設靈棚或拋撒、焚燒祭祀品。
7.銷售喪葬用品有哪些規定?
答:單位和個人生產、銷售喪葬用品,應當依法向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申領營業執照。禁止制造、銷售封建迷信喪葬用品。
8.醫院太平間能否開展殯儀活動?
答:醫院太平間不得對外承包給私人業主經營,禁止醫療機構太平間開展有償殯葬服務、銷售喪葬用品。
第二部分 接運火化
9.無名無主的遺體火化后怎么辦?
答:無名無主遺體火化后,3個月內無人認領的骨灰,由殯儀館、火葬場作深埋處理。
10.遺體接運有哪些規定?
答:遺體的運送,除特殊情況外,必須由殯儀館承辦,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承辦。凡屬異地死亡者,其遺體原則上就地、就近盡快處理。如果特殊情況確需運往其他地方的,死者家屬要向縣以上殯葬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經同意并出具證明后,由殯儀館專用車輛運送。凡無醫院死亡證明、無公安派出所注銷戶口證明、無殯葬管理部門運尸證明,將尸體運往異地的,鐵路、交通和民航部門不予承運,公安部門有權禁止通行。公安機關負責查處私自改裝車輛運輸遺體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