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近年來,閻良區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深入推進殯葬改革和移風易俗,全力構建更加文明、綠色、節儉的現代殯葬服務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助力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此,閻良區民政局推出《閻良區殯葬改革政策問答》,以一問一答的形式,全面、深入、準確解讀推進殯葬改革的重大意義、最新政策和具體舉措,力求做到政策解讀的權威性與實用性并重,讓殯葬改革的政策規定真正落到實處、見行見效。
第五部分 惠民殯葬
19.什么是惠民殯葬政策?
答:惠民殯葬政策是以政府公共財政為保障,為困難群眾死亡后實行火化的免費提供遺體接運、遺體暫存、遺體火化、骨灰存放等基本殯葬服務的制度安排。
20.惠民殯葬政策對哪些人群安葬費全免?
答:對城市三無人員(無收入、無贍養人、無勞動能力)、農村五保戶(保吃、保穿、保醫、保住、保葬)、見義勇為犧牲人員,安葬費全免。
21.惠民殯葬補助的補助范圍、申請材料、發放標準和申請時效?
答:一、補助范圍:下列去世并實行遺體火化的人員,享受基本殯葬服務項目補助:(1)未享受在職和離退休人員、失業人員、工傷人員喪葬費補助,困難群眾殯葬救助和特困人員基本喪葬費補助政策且在我市和異地死亡后遺體實行火化的西安市戶籍居民;(2)在西安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臺灣同胞;(3)自愿、無償捐獻遺體、器官或角膜者;(4)因自然災害和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死亡的人員。
二、申請材料:(1)《西安市惠民殯葬補助申請審批表》(一式兩份);(2)醫療機構或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證明:(3)殯儀機構出具的火化證明,遺體火化基本殯葬服務收費票據及明細清單;(4)逝者身份證、戶口簿(臺灣居民居住證等有效證件);(5)申請秦農銀行卡(一卡通);(6)殯葬服務機構出具的骨灰安葬(安放、寄存證)(7)自愿無償捐獻遺體、器官或角膜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三、發放標準:遺體接運費最高不超過300元/具:遺體存放費最高不超過216元/具:遺體火化費最高不超過360元/具:骨灰寄存費最高不超過182.5元/具。各項補助限額分項計算,未發生費用或費用結余部分不返,超出部分自理。
四、申請時效:需在逝者火化60日以內(以殯儀館出具的火化證明或結算單的日期為準)提出申請,超出申請時限將無法進行辦理。溫馨提示:該項補助申請需在逝者生前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進行申請。
22.失獨家庭殯葬救助政策申請條件、申請材料和救助標準是什么?
答:一、申請條件:2016年1月1日后死亡并自愿選擇火化的失獨家庭夫婦。
二、申請材料:1、閻良區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殯葬救助申請表(一式四份):2、公安機關或醫院出具的死亡證明:3、殯儀館出具的火化證明;4、逝者原戶口本(身份證)復印件;5、申請人或領款人身份證、秦農銀行卡(一卡通)復印件。
三、救助標準:凡2016年1月1日后死亡的失獨家庭夫婦,凡自愿選擇火化的,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等四項基本殯葬服務項目,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進行救助。溫馨提示:該項補助申請需在逝者生前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進行申請。
23.困難群眾殯葬救助政策救助對象和救助條件和救助標準是什么?
答:一、救助對象為具有本市戶籍的下列人員:(1)城鄉低保對象;(2)按照國家現行規定享受定期撫恤補助待遇的重點優撫對象;(3)見義勇為犧牲人員;(4)縣(區)級以上公安機關開具允許火化證明的無名尸體;(6)縣(區)級以上人民政府認定的其他需要救助的城鄉困難群眾。
二、救助條件:凡上述六類救助群體死亡后并選擇火化的。
三、救助標準:2016年10月1日后,凡救助對象火化的,遺體接運、存放、火化、骨灰寄存、遺體整容、遺體告別、紙棺、骨灰盒等殯葬服務項目按每人2000元進行救助。實際產生費用低于救助標準的,按實際費用進行救助。溫馨提示:該項補助申請需在逝者生前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進行申請。
24.困難群眾殯葬救助政策申請程序和申請材料是哪些?
答: 一、申請程序:(1)家屬在所屬街辦領取并填寫《西安市困難群眾殯葬救助申請審批表》;(2)所在村(居)委會初審簽字并蓋章;(3)所在街辦負責人核實簽字并蓋章;(4)閻良區殯葬管理所負責人審核簽字;(5)區民政局審批并發放補助資金(打卡)。
二、申請材料:(1)《西安市困難群眾殯葬救助申請審批表》(一式四份);(2)醫院或公安機關出具的死亡證明;(3)殯儀館出具的火化證明:(4)遺體火化收費票據:(5)逝者原戶口本、身份證復印件、當年有效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撫恤補助領取證等合法有效證件或區縣民政部門出具的困難證明。(6)申請人或領款人身份證、秦農銀行卡(一卡通)復印件。
第六部分 節地生態安葬
25.什么是節地生態安葬?
答:節地生態安葬是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為價值導向,鼓勵和引導城鄉居民采用樹葬、壁葬、塔葬、草坪葬、花壇葬、骨灰撒散、骨灰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資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動更好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26.節地生態安葬獎補的補助范圍?
答:閻良區戶籍居民去世后,家屬自愿在政府批準的合法公墓以壁葬、草坪葬、樹葬、花壇葬等形式進行安葬或選擇海葬骨灰散撒的節地生態方式安葬逝者骨灰的。
27.節地生態安葬獎補的標準和申請時效?
答:一、獎補標準:第一檔:壁葬、草坪葬獎勵2000元;第二檔:樹葬、花壇葬獎勵3000元;第三檔:海葬、骨灰散撒獎勵5000元。二、申請時效:需在購買公墓60日以內(以公墓安葬證日期為準)提出申請,超出申請時限將無法進行辦理。溫馨提示:該項補助申請需在逝者生前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進行申請。
28.申請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應提交哪些材料?
答:(1)《西安市節地生態安葬獎補申請審批表》(一式二份);(2)殯儀機構出具的火化證明原件及復印件;(3)逝者身份證、戶口簿原件及復印件;(4)經辦人身份證、秦農銀行卡(一卡通)原件及復印件;(5)公墓出具的葬式葬法證明原件及復印件;(6)公墓出具的正規票據原件及復印件;(7)海葬、骨灰散撒、樹葬、花壇葬、壁葬、草坪葬等節地生態葬的現場圖片資料。
第七部分 移風易俗
29.推動殯葬改革、移風易俗對黨員干部有什么要求?
答:黨員干部應帶頭文明節儉辦喪事,樹立時代風尚;帶頭火葬和生態安葬,保護生態環境;帶頭文明低碳祭掃,傳承先進文化;帶頭宣傳倡導殯葬改革,弘揚新風正氣。
30.如何倡導文明祭掃?
答:提倡以敬獻鮮花、綠化植樹、集體共祭、踏青遙祭、家庭追思、經典誦讀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緬懷逝者,將祭掃活動與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弘揚優良家教家風相結合,不搞封建迷信,告別祭掃陋習,倡樹移風易俗新風尚。
31.如何倡導節儉祭掃?
答: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愛老、孝老”的傳統美德,提倡長輩在世多孝敬,喪葬祭祀少花費。提倡從儉辦喪、簡約祭掃、理性追思,反對鋪張浪費,以節儉方式追思故人,讓逝者安息,讓生者無憾。
32.如何倡導綠色祭掃?
答:樹立環保意識,倡導“無煙祭掃”,自覺做到不在墓園山林草地明火祭祀、燃放鞭炮,不在城市街道、公園綠地、居民小區等公共場所焚香燒紙、拋撒祭品,不使用塑料祭祀用品,保護青山綠水,節約自然資源,形成綠色環保祭掃新風尚。
33.如何推動殯葬移風易俗?
答:充分發揮村(居)民委員會、紅白理事會、老年協會等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將文明節儉治喪規范納入村規民約、村民自治章程,明確辦理天數、服務項目、開支標準、禮金收取范圍及額度等,在村(社區)設立移風易俗事務公示欄,及時公示紅白事辦理情況,堅決遏制厚養薄葬、人情攀比、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