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7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繼續保持了增長加快、效益提高、環境改善、收入增加的良好態勢,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經濟發展快速增長。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737.1億元,增長14.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37.1%、1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3%,創歷史最好水平。
——財政收入大幅提高。地方財政收入125.33億元,增長31.3%,財政增收額、增幅都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
——改革開放繼續深化。城市建設管理初步形成了由市區兩級政府共同承擔的新體制。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進展。全市進出口總額和外商直接投資分別達到53.6億美元和11.16億美元。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關閉了一批高能耗、重污染企業,單位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預計降低5.7%,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5萬噸和1.8萬噸,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進展良好,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得到加強,文化、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進一步繁榮。
——群眾收入增加較多。城鎮新增就業14.35萬人,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6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399元,分別增長16.1%和15.5%,是近10年收入增加最多的一年。
這些成就,標志著我市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好字優先、創新發展的條件正在形成。西安進入了一個城市價值的充分兌現期和發展加速提升的新階段,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闊步邁進。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是:
(一)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認真貫徹中央宏觀調控政策,大力培育特色經濟,五大主導產業占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加快工業發展和結構調整,工業投資增長38.8%,陜重汽、西電集團、西飛集團實現產銷過百億元,新增中國名牌產品5個、馳名商標1個,完成工業企業搬遷改造16戶。“四區兩基地”支撐作用全面提升,高新區創建世界一流科技園區起步良好,經開區現代裝備制造業產業集群進一步壯大,曲江新區成為全國首批兩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之一,浐灞生態區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航天產業基地成為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航空產業基地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創新型城市建設取得新成效,完成重點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項目64項,申請專利6150件。區縣經濟發展加快,活力進一步增強。非公有制經濟占到全市經濟總量的46%。
(二)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第四輪城市總體規劃已呈報國務院待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大綱獲得國土資源部批準。完成城市維護建設投資105億元。地鐵2號線全線開工,東、西三環基本完工,南三環建成通車,鄭西鐵路和北客站建設前期準備工作順利推進,城市快速干道臨潼段投入使用,翻建改建道路60條、背街小巷65條,新增道路面積101萬平方米。新建公交港灣100處、人行天橋10座。引湑濟黑調水工程進展順利,第四污水處理廠土建主體完工, 6座區縣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舊城改造步入成片綜合改造的新階段,未央新城建設、大興路地區和大明宮遺址區保護改造全面啟動,東窯坊、南郭上村等8個棚戶區改造項目相繼開工,新啟動18個城中村改造項目。全面完成隴海線城市段環境整治,徹底改變了鐵路沿線多年來臟亂差的面貌。北大街沿線建筑立面改造基本完工,順城巷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年度任務。大遺址保護工程正式啟動,曲江池遺址公園、廣運潭生態景區等項目順利實施。全面完成大綠一期工程,完成36條道路綠化,建成93處小型休閑綠地廣場,新增城市綠地面積373萬平方米,新增水面8000畝,新建公廁74座、垃圾壓縮站63座,城市空氣質量二級以上天數達到294天。城管綜合執法工作成效明顯。創衛工作順利通過國家技術評估。土地執法百日整治行動成效顯著,違法用地現象得到遏制。
(三)加大“三農”工作力度。全市農林水財政支出8.55億元,可比增長36.2%。糧食總產和單產均創歷史新高,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稱號。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綜合排名全國第一。形成368個各具特色的“一村一品”專業村,認定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50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7.13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860公里,84%的行政村已通油路,新增及改造節水灌溉面積16萬畝,解決了21.6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改造10座35千伏變電站,行政村電話全部開通。選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