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古都西安走過了不平凡的一年,全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1700億元以上,同比增長14.5%,是11年來增速最快的一年;2008年,西安發展又將揭開新的篇章,剛剛閉幕的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確定我市明年發展速度為13.5%。2008年,我市將穩中求進,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勢頭,老百姓也將從改革發展中獲得更多實惠。
【產業篇】
汽車產業完成產值350億元
做大做強汽車、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優勢產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抓好汽車制造業整車生產,加大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在我市的聚集,2008年全市汽車產業要完成產值350億元。啟動和加快國家大飛機項目、西飛飛機起落架制造項目、中國一航飛機強度閻良試驗航空基地等項目建設。
爭取陜鼓、西電明年上市
加大企業重組力度,繼續推動二環內工業企業的搬遷改造,做好中央、省上下劃企業的改制重組。設立扶持上市企業專項資金1000萬元,加快企業上市步伐,爭取陜鼓動力、西電集團明年上半年上市,積極做好富士達、開米等企業上市前期工作。
啟動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
組織實施六村堡空港物流中心、引鎮倉儲物流中心、中遠醫保物流配送中心、紅光路鋼鐵物流中心等物流項目,促進“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加快東大街商業廣場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強西大街、騾馬市等新建特色商業街區招商與服務。啟動西安金融商務區建設,完善金融組織體系。
打造30~50家迎奧運景區
爭取開通西安直達歐洲的國際航線。開發完善“華夏之路”系列旅游產品、“十三王朝”大巡游產品和唐玄奘歸來歡迎儀式。全面推行景區A級管理標準,在全市范圍內打造30~50家迎奧運重點景區。
【城建篇】
啟動東大街改造工程
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安排城建資金110億元。加快地鐵二號線工程建設;完成地鐵一號線可研審批等前期準備工作,力爭盡早開工。啟動世行貸款西安城市綜合交通改善項目,確保城市三環路全線建成通車。啟動東大街、解放路南段道路及街區改造工程。改造背街小巷65條,建設人行天橋和地下通道10座。
啟動50個城中村改造項目
推進大明宮地區、大興路地區、紡織城地區綜合改造,做好區域整體開發工作。加快實施“唐皇城復興計劃”,推進朱雀大街朱雀門———五味什字段環境綜合整治,基本完成順城巷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加快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啟動50個城中村和10個棚戶區改造項目。
空氣質量二級天數確保285天
進一步推進拆墻透綠,啟動一批屋頂綠化和沿街樓面立體綠化試點項目。建成66個休閑綠地小廣場、40個社區全民健身路徑,新建公廁200座、垃圾壓縮站10座。城市空氣質量達到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確保285天以上。
【農業篇】
加快發展都市農業
加快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抓好“一村一品”,建設10個旗幟示范村、50個示范村、50個推進村,壯大優質糧食、畜牧、蔬菜、果品四大主導產業規模。認定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35家,培育省級龍頭企業4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45個。
3.5萬低收入人口脫貧
加快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村二、三產業,引導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就業,明年勞務輸出43萬人。做好扶貧開發工作,啟動建設重點村28個,實施偏遠山村移民搬遷3000人,使3.5萬低收入人口擺脫貧困。
行政村村村通油路
繼續安排5000萬元專項資金,加快農村公路建設,明年內實現行政村村村通油路,2009年內基本實現自然村村村通油路;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改造、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5萬畝,解決2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
【改革篇】
基本完成國企改革
安排國企改革專項資金2.5億元,基本完成全市國企改革任務。加快推進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合作經濟。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完善信用擔保體系、社會化服務體系,引導民營企業向科技型、外向型、規模型發展。
力爭世界500強超過100家
潛心研究世界500強投資戰略及需求,力爭投資西安的世界500強超過100家。安排專項資金2000萬元,支持服務外包服務體系建設。全年實現外商直接投資11.5億美元、實際引進內資額535億元、自營外貿出口達17.5億美元。
【節能篇】
設立2500萬基金推動節能減排
加大節能減排投入,設立專項基金2500萬元,引導和推動全市節能減排工作深入開展。認真抓好全市80戶重點用能企業的節能降耗工作,組織實施一批節能降耗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項目,加強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和引導示范。
關閉5家以上造紙企業
全力抓好水泥、焦化、造紙等高耗能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明年再關閉5家以上造紙企業,淘汰落后小水泥生產線3條、產能33.8萬噸。繼續開展新河、氵皂河、太平河“三河”專項治理。確保第四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試運轉,開工建設第五污水處理廠。
【民生篇】
新增就業10萬人
以解決紡織城地區困難企業職工就業問題為重點,繼續做好交友幫扶工作,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新增就業10萬人,培訓下崗失業人員4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2萬個,穩定消除零就業家庭的工作機制。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建立一批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
農村五保對象政府供養
繼續提高城鄉低保補助水平,緩解低收入群體因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困難。農村五保對象全部實行政府供養。擴大失業保險覆蓋面,參保人數達到124.56萬人,失業保險金社會化發放率達到98%以上。全面推進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基本實現城六區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覆蓋。
改造137所農村中小學危房
提高農村義務教育段寄宿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建成30所農村(山區)標準化寄宿制學校,完成137所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治理24所薄弱學校,啟動西安市啟智學校建設。
推行社區衛生服務惠民政策
加快發展社區衛生服務,各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達到90%,完成33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推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五免”惠民政策(免掛號費、門診診療費、門診注射服務費、住院診療費、護理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