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4年,閻良區教育局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法治政府建設要求,扎實落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促進“依法辦學、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工作落細落實,為閻良教育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具體情況如下:
一、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全面推進依法治校。將法治建設納入教育2024年工作要點,成立法治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領導、監督全區教育系統法治建設工作;多校一聘方式聘請法律顧問,為依法辦學工作提供智力支持、法律支持,保障學校依法決策、依法管理;持續加強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切實履行“一崗雙責”的政治責任,堅持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提高治理效能。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扎實推進依法行政。充分發揮黨委核心領導作用,深入推進局機關、各學校內部管理制度建設,健全科學民主決策、“三重一大”及領導班子議事機制,凡涉及教育發展重要事項、較大數額的資金安排、重要人事安排及重點工作等決策,嚴格落實“集體領導、民主集中、會議決定”程序,確保做到“嚴格管理、規范運行”。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制度,定期公示行政許可事項、民辦幼兒園和校外培訓機構年檢及抽查結果,增強權力運行透明度。安排專人負責信訪投訴工作,第一時間溝通處置,及時解決群眾訴求,截至目前全年受理12345市民熱線平臺和政府網站網民留言各類訴求330余件,辦結率100%、群眾滿意度97.27%。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一年來無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
二、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是加強理論引領,有效推進依法治理。建立全區教育系統集體學法制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教育系統黨委、各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重點內容。積極組織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領導干部帶頭學法、模范用法,不斷增強自身依法執政能力,在區教育局工作例會、工作調研、校長大會等場合經常性強調依法行政、依法從教,有力推動全區教育系統依法治校、依法辦學、依法治教。深入開展“八五”普法活動,組織全區各中小學召開法治主題班會近500班次,舉辦模擬法庭16場次、法治講座80余場次。近年來,累計創建省市級“紅領巾法學院”7所,其中省級1所、市級6所。
二是加強部門聯動,有序推進依法履職。建立健全校園安全防控體系,完善校園事故應急預案,積極實施“護校安園”專項行動,在全區范圍內開展校園安全隱患專項治理,各學校實現“一校一交警、一校一民警、一校一法顧、一校一法援、一校一法治副校長”保護機制,全力保障師生安全,區教育局榮獲區級“2024年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先進單位”稱號。持續優化校外教育生態,成立“百日攻堅行動”工作領導小組,聯合多部門、各街辦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安全隱患大排查專項行動,累計排查“隱形變異”機構392家次;有力化解退費糾紛,退費金額4萬余元,有效保障群眾合法權益。
三是堅持依法治校,嚴格規范辦學行為。按照免試就近入學原則,科學劃定學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穩定有序;推進依法依規辦學,做好規范辦園行為檢查。深入開展中小學有償補課和教師違規收受禮品禮金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增強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不斷促進教師依法執教理念的樹立,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三、存在問題
一是理論學習還不夠扎實,學習存在“現學現用、急用急學、不用緩學”現象,時間上多為碎片化學習,缺乏連續性、系統性。二是行政執法隊伍建設薄弱,部分干部依法行政理論水平和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法治宣傳教育還需加強,要進一步適應各年齡階段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開展各類普法活動,使法治意識觀念深入學生心靈。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一是加強理論學習,筑牢法治理念。以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和全面依法治國相關會議精神,進一步完善學法制度,加強憲法、民法典、教育法律法規的學習,將法律法規學習列入教師繼續教育培訓、新教師上崗培訓、班主任培訓的重要內容,積極參與上級開展的各類法治培訓活動,不斷提高教育人法治素養,增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教育發展的能力水平。加大對學校依法治校的指導、督導和檢查,倒逼學校提高依法治校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實效性。
二是增強執法力量,嚴管校外機構。積極協調區司法局,及時為符合條件的工作人員辦理執法證,擴充執法人員隊伍。鼓勵支持執法人員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定期開展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法治工作人員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從嚴落實《校外培訓行政處罰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校外培訓,定期會同有關部門定期梳理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及時通報校外培訓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對潛在風險大、可能造成嚴重不良后果的,要加強日常監管和執法巡查,從源頭上預防和化解風險。
三是加強宣傳教育,增強法治意識。進一步深化教育系統普法工作考評機制,深入推進法治教育責任制,推動學校積極主動開展普法工作。通過演講比賽、知識競賽、法治板報、法模擬法庭等多種形式,努力營造“比學趕幫”良好學習氛圍,進一步培養學生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推進家校協同共育,組織開展“送法進萬家,家教伴成長”等主題活動,通過家長課堂、家長會、家訪等途徑,讓家長進一步明確監護人的家庭教育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與擔當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