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我區法治政府建設以來,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扎實推進副中心城市和航空工業組團建設,依法行政,認真履職,下大力氣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為我區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一、法治政府建設整體推進情況
(一)完善機制,夯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基礎
1.抓責任,夯實工作職責。一是區政府認真落實推進法治建
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將履行職責列入年終述職內容和部門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對法治建設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二是將法治建設納入全區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制定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落實工作任務。
2.抓學習,提升工作水平。一是年初制定學法工作計劃,每季度最少安排一次學法活動,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組織學習制度。區政府常務會議組織學習4次。二是落實領導干部、公職人員學法用法考試以及領導干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等制度。先后組織全區298名領導干部,參加全省無紙化學法用法考試。組織全區1980名黨員干部參加《中國共產黨章程》、黨規黨紀微信學習考試。 組織3051名干部職工參加西安市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知識(微信)答題活動。
3.抓過程,規范工作制度。一是嚴格按照法定權限行使權力、履行職責,起草制定了《閻良區人民政府工作規則》,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二是嚴格遵循定期報告制度,向區委、區人大、市政府定期匯報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定期對各部門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情況進行考核通報。三是嚴格推行行政許可目錄管理制度,向社會公布部門行政許可項目匯總目錄,禁止實施目錄以外的行政許可項目。
4.抓規范,促進工作落實。一是將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建立和落實情況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體系,規范行政執法。二是嚴格落實政務公開制度,根據法律法規立、改、廢情況,及時調整執法依據并公布執法主體。三是嚴格執行行政處罰基準制度,切實解決行政處罰過程中的隨意性和“同案異罰”的問題。
(二)多措并舉,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1.抓普法,營造法治政府建設氛圍。一是制定印發普法依法治理要點,分解細化全區各部門、各街辦普法依法治理任務。二是突出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突出領導干部學法用法,突出青少年法治教育,突出優化“營商環境”,開展法律“六進”活動。舉辦法治講座95余場次,專題宣傳活動50余場次,發放《掃黑除惡應知應會手冊》《閻良惠民法律知識讀本》等各類法治宣傳材料65000余份,參與群眾累計達137341人次,全區“兩率一度”測評位列全市前列。
2.抓服務,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一是扎實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活動。堅持“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互聯網+政務服務”三位一體協同推進,著力提升優化“六大環境”。二是對涉企服務政策措施審查,印制《閻良區涉企政策措施一本通》,為企業營造良好法治化營商環境。三是印發《關于下派義務監督員監督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開展情況的通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營商環境考核實施細則》,確保各項簡政措施落地見效。
3.抓治理,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全面推行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二是推行“綜合窗口”服務模式,努力實現企業和群眾辦理審批事項“只上一張網”“只進一扇門”。目前已進駐大廳事項466項,進駐大廳前后臺審批人員117人。三是組織全區各職能部門對“最多跑一次”事項進行重新梳理和核定,明確“最多跑一次”事項698項,占全區政務服務事項辦理總數的93.06%,并接受企業和群眾監督,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四是加強市場監管。采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準入服務等方式,全面推開“證照分離”改革。健全“雙隨機、一公開”新型監管體制。“兩庫一單”已全部錄入陜西省“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平臺。
4.抓調解,引導合理解決矛盾糾紛。開展“楓橋經驗”創建活動,突出重點項目、重點行業和領域,全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實現矛盾不上交。全區共排查了各類民間糾紛1174件,成功調處1170件,成功率99.6%。閻良區司法局被評為全省人民調解先進集體;凌云路派出所被公安部授予“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振興司法所被評為五星級調委會。
(三)強化監督,規范行政執法行為
1.抓管理,規范執法水平。堅持持證上崗,亮證執法,堅決杜絕臨時工、編外人員從事行政執法工作。對全區315名行政執法人員統一培訓考試,完成全區239名行政執法人員的新辦證和到期換證工作。
2.抓檢查,規范執法行為。年度分2次對各街辦、各部門落實依法行政工作要點、學法計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等工作情況進行檢查。積極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工作,同時對受委托執法組織行政執法情況進行年審檢查。今年以來,共評查案件12件。
3.抓監督,規范執法依據。做好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工作,將規范性文件的審議、印發、公布、備案等程序納入規范化管理體系。2019年共進行合法性審核31件,提出法律意見和建議44條。
4.抓質量,規范執法救濟。聘請2名專業執業律師作為法律顧問,參與區委、區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決策事項。區政府各部門、各街辦基本落實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逐步實現了法律顧問全覆蓋。規范行政應訴工作,提升行政應訴能力和水平。受理行政復議19件,行政訴訟43件,向市政府提交行政復議答復9件,市政府維持7件,駁回申請人申請2件,完成規范性文件備案1件。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法治思維的自覺還沒有形成。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的理念和力度還需要加強。二是政府法律顧問制度需要完善。一些律師對政府事務的參與度過于局限,存在事先介入不足的問題,更多體現在事后救濟上。三是政府政務公開力度還需加大。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與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公開的力度、深度、廣度不夠,公開方式較為單一。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人員定期學法制度,培養領導干部法治思維。二是落實《西安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完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三是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大力推行政務服務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