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以來,在全區依法治區工作順利推進的進程中,區人社局全面落實我區法治政府建設各項任務,以普法宣傳制度化、行政決策規范化、營商環境最優化、法治監督常態化建設為目標,扎實推進“法治人社”建設,為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法治保障。現將一年來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深化普法宣傳,持續落實普法責任。充分利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契機,組織領導班子成員、中層以上干部、黨員業務骨干認真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關于意識形態的重要論述、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區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以案為鑒 、警鐘長鳴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匯編》等內容,在學習過程中認真撰寫心得體會、開展研討交流,為抓好依法行政工作打牢了思想理論基礎。同時,我們根據形勢發展,努力提高全局干部隊伍的依法行政能力,將《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就業促進法》等人社各項法規印制為宣傳單,作為法治宣傳學習資料,充分利用勞動執法檢查、招聘會、入企宣傳等活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服務對象宣傳人社法律法規、解讀惠民政策,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二)嚴格依法行政,夯實法治建設基礎。一是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嚴格執行集體領導、分工負責制度,在重大經費支出、社保基金管理、事業人員職級晉升、局系統干部職務任免、干部管理等重大事項決定上,堅持上會集體研究決定,該向區委、區政府請示報告的事情及時請示報告,確保了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二是完善監督管理制度。結合與各科室各單位簽訂的《黨風廉政責任書》的具體內容,每季度末對各科室各單位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帶頭落實黨委委員聯系支部制度,參與督促支部抓好“三會一課”制度的落實,夯實黨委成員“一崗雙責”的責任。建立黨員干部履職承諾制度。全體黨員從“遵守紀律、履行義務、工作職能、服務群眾”等四個方面作出承諾,黨委不定期對黨員履職情況進行檢查,有效地規范了履職行為。三是深入調查研究。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立足民生部門特點,發現和破解服務難點堵點問題。我和局領導班子帶頭深入村組、社區、企業一線,實地了解各項就業社保政策落實效果,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把群眾的需求作為第一考慮,結合實際確定工作重點、改進工作方法。在深入一線調研的基礎上,明確每名班子成員結合分管工作,形成調研報告3篇。
(三)創新管理方式,優化信用評價機制。一是加速和諧培育進程。全面開展我區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培育行動,推薦西安三角防務股份有限公司申報和諧企業;推薦3名勞動關系協議崗位人員參加西安市金牌勞動關系協調員評選。幫助西安安諾乳業有限公司制定個性培育方案,開展用工體檢,提高企業勞動用工管理水平。指導轄區企業續簽集體合同15份,續簽工資集體協議54份,新簽集體合同、工資集體協議6份,目前,集體合同覆蓋率及工資專項集體合同簽訂率均達到95%以上。二是提升誠信評定質效。在全區范圍內開展2021年度用人單位勞動保障書面審查暨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等級評價工作。累計組織60家企業參加等級評價,最終評定A級2家、B級55家,C級3家。對評定為C級的企業,對其違法行為進行公開曝光,取消其享有用工、社保、貸款等補貼優惠政策,實施懲戒教育。三是加大失信懲戒力度。加強人力資源市場誠信建設,規范職業中介行為,打擊各種黑中介、黑用工等違法失信行為。將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等列入失信責任追究范圍。將2022年以來形成的4條行政處罰信息歸檔,在“信用西安”專欄進行公示,接受社會監督;上傳信用承諾信息72條,作為事中事后監管的參考。
(四)規范執法制度,提升監管執法效能。一是不斷健全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嚴格落實工資支付保障制度,目前在建工程建設項目56個,已有52個項目落實了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實名制管理、總包代發、工資保證金等核心制度,全面夯實了工資支付源頭保障基礎。二是加大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將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企業作為主要監管對象,組織開展專項檢查5次,檢查用人單位156家次,涉及勞動者萬余人,有效防范了欠薪糾紛。及時查處各類欠薪案件。對農民工投訴進行“云受理”,接收“全國根治欠薪線索反映平臺”線索632條,已經全部辦結。累計接待投訴咨詢2521人次,幫助245名勞動者追討工資215.279萬元。三是強化仲裁調解效能。設立閻良區勞動仲裁、監察“一站式”維權服務窗口,為勞動者提供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信訪接待“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案件507起,結案502起,案件調解率達到74.7%,實效內結案率99%,均在審限內結案,無陳案積案及農民工及其他類型群訪案件發生。
二、存在問題和不足
理論學習不夠系統深入。具體表現在,雖然年初制訂了中心組學習計劃,但有時因班子成員工作繁忙,落實計劃不夠好;組織班子成員集中學習,有時存在照本宣科的問題,對一些理論文章和政策文件只是泛泛而讀,近期在組織班子成員學習研討二十大精神時,對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一些熱點、焦點問題,缺乏深層次互動和思想交流,目前來說,一班人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實質理解還不夠深透。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強化理論武裝,激發隊伍活力。以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建立學習情況定期自查、通報整改、督促落實的長效化學習管理監督機制;領導班子堅持每月安排1次集中學法,每年舉行學習專題交流6次以上。認真抓好“三會一課”“固定黨日”“在職黨員進社區”等制度落實,強化黨員教育管理。持續深化“大學習大練兵大比武”活動,推動干部職工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通過學習教育,提高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法治素養。
(二)深入調查研究,密切聯系群眾。帶著對群眾的深厚感情,沉下身子,深入企業、村組,耐心傾聽群眾的訴求,盡可能為群眾解決問題、提供方便。圍繞與群眾關系最密切的就業創業、養老保險問題開展調查研究,積極開展調研活動,著重摸清群眾在就業創業、養老保險方面的需求。集中力量組織解決調研中發現的問題,促進調研成果轉化。
(三)強化創新意識,增強工作實效。繼續健全人社服務專員隊伍,規范服務內容和流程,結合我區實際找準政策落實的最佳切入點,全程跟蹤服務政策落地,特別是對一些時效性、階段性的惠企政策,采用“點對點、手把手”模式,使政策直達企業,確保應享盡享在落實政策中求實效。積極吸收先進的工作方法和經驗,在上級政策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盡最大努力便民、惠民,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切實提高我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