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楊廣義代表:
您好!您提出的關于“提升農村環境衛生”建議,我局已收悉,感謝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我局對您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您的建議非常及時。按照全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安排,現就有關工作進展情況答復如下:
一、全區農村污水治理情況
按照靠前準備、突出重點、梯次推進的思路,圍繞提前做好“十五五”期間農村污水治理工作,2024年12月以來,分局先后5次組織精干力量下沉村組一線,在現場踏勘的基礎上,先后3次分片組織3個街辦12個村委會及村民代表召開“一村一策”污水治理座談會,準確掌握村情民意、發動群眾參與、統一治理思路、形成共識共為。目前已指導12個村按照資源化利用模式形成初步治理思路。截至目前,全區73個行政村中,51個村已完成治理,治理率達到70%。
二、李橋村污水治理總體考慮
在認真研究《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南(試行)》(環辦土壤函〔2024〕390號)文件精神的基礎上,經走訪調研及現場考察,李橋村污水治理條件相對成熟,初步考慮納入優先實施治理村,實踐中重點把握以下幾個關鍵環節:
一是農村污水治理的堵點在于排水去向問題。調研走訪發現,凡是雨水溝健全的村莊,一般都能夠達到污水治理“三基本”要求。
二是優先考慮資源化利用模式。不同于城市污水治理,農村人口密度小、污水具備就地就近就便消納利用條件。
三是雨水、污水應同步設計、同步治理,一次開挖、雨污同治理。農村無法做到完全的雨污分流,雨水、灰水可通過蓋板明渠開放收集,黑水按照“一戶一策”、尊重群眾意見的原則,具備封閉納管條件的使用波紋管(DN20-30mm)集中收集。
四是農村收水管網建設中應重點考慮垃圾問題。黑水進入主干管網前應設置格柵沉渣清掏井,灰水、雨水在每戶前門主管網設置1道密網沉渣清掏井+1道格柵井,終端大三格前設置第3道格柵沉渣清掏分流井。通過三道格柵,最大程度避免垃圾進入管道。
五是積極動員群眾參與。群眾參與是確保治理成效的關鍵,村兩委班子團結有力,在群眾中間有較強號召力,能夠協調用地矛盾,村集體愿意做好管網設施運維管理。
六是區內部門聯動,項目集約建設??紤]農業農村、住建、財政等部門聯動、項目集中投放,實現打造一個污水治理村、全面提升整村面貌的集約效果。
七是堅持群眾全過程參與污水治理。行政村“一村一策”資源化利用方案,均由村組設計、街辦匯總上報。后期項目實施過程中,村兩委、村民代表全程參與工程監督、協調。項目實施過程中,鼓勵村集體參與群眾入戶納管建設。
八是農村應以道路巷子(戶)為單元模塊制定方案。關于“一村一策”的基本考慮:一是“一巷一策”,結合巷子、村道現狀條件,靈活采取聯戶利用(單戶利用)+黑水源頭分離(黑水源頭混合)等組合模式。二是“一戶一策”,具體條件的群眾,鼓勵建設灰水小三格,先利用、再集中。
三、下一步措施計劃
一是靠前儲備項目,分階段梯次推進全區“十五五”期間污水全域治理。一是2025年6月底,指導街辦包裝重點村治理項目,爭取上級資金支持;二是2025年6月至2026年6月,采取資源化利用模式,在資金到位的情況下,爭取先行啟動3個行政村治理項目;三是按照示范引領的思路,2027年底前完成剩余行政村治理。
二是針對李橋村污水治理實際,指導街辦按照“一村一策、一巷一案”思路,進一步優化方案。結合村內排水管網建設現狀,以解決污水收集、末端處置為重點,形成“ABCDE五類治理套餐”,供街道村組參考選擇(詳見附件)。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做好污水治理管控。組織街辦通過引導未治理農戶有序規范排放生活污水,杜絕生活污水亂排亂放;依托村莊現有排水系統收集農戶污水,因地制宜就近消納,實現污水管控。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爭取群眾的支持,提高全社會的參與和責任意識,共同做好農村污水治理成果。
感謝您對我們工作提出的寶貴意見,希望今后能繼續得到您的支持。我們將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繼續努力工作,持續推動我區農村污水全域治理。
西安市生態環境局閻良分局
2025年3月20日
聯系人及電話:李 輝 86208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