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劉杰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推進轄區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規范運行的建議收悉。現答復如下:
感謝您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我局對您的建議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您的建議非常及時,直擊當前農村污水治理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對進一步做好我區污水治理工作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結合區情實際,現就相關情況答復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截至目前,全區73個行政村中,51個村已通過工程措施實施污水治理,治理率約70%,位于全市涉農區縣前列。“十四五”期間,市上下達我區3個村(關山光明村、東興村,新興邰家村)的治理任務,均已提前完成。全區剩余22個村未實施治理,主要集中在關山15個、武屯5個、北屯1個、振興1個。
一是建立責任明細的污水處理設施運維管護機制。為進一步加強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保障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出水水質達到規定排放標準,確保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成一個、運行一個、見效一個”。“十四五”以來,按照“誰建設、誰主管、誰運維”的原則,區政府專題制定印發了《西安市閻良區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方案(暫行)》(閻政辦函〔2021〕65號)。現已明確區水務局、關山街辦、新興街辦、區城投集團分別為PPP項目、老康橋污水處理站、邰家村污水處理站、斷垣污水處理站運維管理主體,生態環境分局為監督主體。同時,建立污水處理設施第三方運維體系,PPP項目涉及108座場站由云水公司專業第三方運維管理,斷垣、老康橋站分別由威龍環境公司、天創環保公司專業第三方運維管理,邰家村污水處理站由村委會實施管理及中水資源化利用。
二是多措并舉確保現有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規范運行。全區現有111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其中正常運行109座(新康橋站、橋東村1-1#站超負荷運行),運行率達到98%以上。當前主要矛盾集中在PPP項目,涉及108座場站,制約場站穩定運行的因素包括:一是雖然能夠基本保障場站運行電費,但設施加藥、巡查維修、智慧化監管平臺運維等相關費用未有效保障,客觀上導致出水水質不能穩定的情況;二是康橋村、橋東村等農村商業活動聚集區包含大量餐飲企業,超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容量不足以滿足日常需求,客觀上導致超負荷運行;三是雖然MBR膜工藝處理出水效果好,但運維更換成本過高,從全生命周期運營考慮,現有運行體系、資金保障現狀難以保證設施長效穩定運行。針對新康橋站超負荷運行的情況,經與主管部門(水務)、屬地街辦(關山)溝通協調,短期內通過加強人工濕地清掏維護、錯峰收水、調整收水范圍等方式,臨時解決超負荷運行問題,長期措施通過啟動老康橋站擴容及收水管網改造項目,一攬子解決康橋村污水處理能力不足問題。針對橋東村污水亂排問題,經與主管部門(水務)、屬地街辦(北屯)會商協調,在將原15噸/日污水處理規模擴容至45噸/日的基礎上,制定污水收集資源化利用整治方案,擬建設大三格利用池,徹底解決該區域污水收集處理能力不足問題。
三是著力建強機制加強監督管理。運維單位依托PPP項目智慧化監管平臺,通過視頻監控系統、處理設施實時感知、人工巡查等方式,基本實現污水處理設施遠程監控。生態環境部門采取監測執法聯動方式,按照執法監測全覆蓋、重點場站跟蹤加密監測等方式,持續加強環境執法監管,同時建立調度管控閉環管理機制,及時向主管部門(單位)移送問題、跟蹤整治,確保轄區污水處理設施總體保持動態穩定。區水務局已制定《農村生活污水治理PPP項目考核實施細則(試行)》,對運維單位運維管理情況實施專項考核。
四是“一村一策、一村一案”持續推進分類治理。全區51個已完成治理行政村中,城區及城區周邊市政收水管網范圍內的10個行政村采取納管等方式完成治理,40個村依托區水務局農村污水治理PPP項目完成治理,1個村通過“建站+中水資源化利用”方式完成治理。按照靠前準備、突出重點、梯次推進的思路,圍繞提前做好“十五五”期間農村污水治理工作,2024年12月以來,分局先后7次組織精干力量下沉村組一線,在現場踏勘的基礎上,先后3次分片組織3個街辦12個村委會及村民代表召開“一村一策、一村一案”污水治理座談會,準確掌握村情民意、發動群眾參與、統一治理思路、形成共識共為。對照中省市農村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目前首批5個村初步治理方案已形成,目前正在進一步論證,待方案修訂成熟后,盡快包裝項目申請上級資金支持。
二、下一步措施
圍繞進一步做好現有農村污水處理設施運行,靠前籌劃“十五五”期間污水全域治理,結合提案指導意見,下一步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靠前儲備項目,分階段梯次推進“十五五”期間污水全域治理。全區剩余22個行政村,分四個階段實施。一是2025年12月底前,依托《石川河流域農村污水治理項目》新增完成1個行政村治理(新義村,納管模式);二是2025年12月前采取資源化利用模式包裝3~12行政村治理項目并爭取資金,2026年6月前完成治理;三是2027年底前完成剩余行政村治理。
二是試點先行,逐步探索資源化利用。在認真研判中省資源化利用試點示范典型案例及指導意見的基礎上,從街道、村委組織能力、群眾全過程參與度、重點村以及污水治理緊迫性等方面,從現有的12個行政村中選取3個村開展試點,每村確定1個組、1條巷進行前期摸索,經驗成熟后,逐步推廣。
三是“一村一策、一巷一案”,進一步優化方案。結合村內排水管網建設現狀,以解決污水收集、末端處置為重點,依托現有排水管道,完善污水治理措施。避免資金重復投入,合理精簡壓縮總投資。在具體實施方案上,形成“ABCDE五類治理套餐”,供街道村組參考選擇。
四是部門聯動,項目集中投放。加強區內生態環境、農業農村、住建、財政、屬地街辦等部門單位協同,項目集中向“千萬工程”示范村、市級重點村及擬實施農村污水治理村投放,實現村莊農村環境全面提升。
五是實施農村污水治理全過程監管。以街辦為主體實施,村委、村民代表全程參與污水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過程監管,確保民心工程落到實處、群眾滿意。建立區級部門聯合監管機制,生態環境、農業農村、財政、審計等部門,定期下沉項目現場,開展項目績效監督。
六是探索實施PPP項目中水資源化利用改造。鼓勵支持行業主管部門包裝項目、爭取資金,探索建設末端中水收集池,將小型農污場站中水進行集中收集,用于場站周邊農田、林地、果園灌溉利用。在削減污染物入河排放總量的基礎上,最大程度實現農村地區廢水綜合利用。
七是加嚴執法檢查,嚴格排放監管。持續加強污水處理設施執法檢查力度,開展重點入河排污口巡查監管,加強水質監測工作,進一步壓實行業與屬地、第三方運維單位主體責任,確保污水處理設施規范運行。
再次感謝您的寶貴建議!我們將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進農村污水治理工作,為打造共同美麗鄉村貢獻環保力量。
西安市生態環境局閻良分局
2025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