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類別:B
簽發人:禚昭啟
閻衛提函〔2022〕8號
西安市閻良區衛生健康局對區政協九屆一次會議第92號提案的復函
陳濤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加快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緩解群眾看病難的提案收悉。現答復如下:
一、妥善做好疫情期間群眾就醫保障
患者到達接診醫院后,凡無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的,同步采集核酸后,即可正常就診。制定接診風險區人員急危重癥患者的工作預案,設立救治綠色通道。對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急危重癥患者,在急診搶救室、手術室、病房設置緩沖區,在積極搶救的同時進行核酸檢測,不以疫情防控為由延誤治療或推諉急危重癥患者、不拒診拒接或因為核酸結果不互認問題延誤救治。同時要開展24小時核酸采樣檢測服務,對急危重癥患者的核酸檢測要加急出具檢測結果,有條件的可采用快速檢測技術,最大程度縮短急危重癥患者檢測時間。
二、全面開通特殊人群就醫綠色通道
為做好特殊人群群眾就醫保障工作,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為老年人、殘疾人、健康扶貧對象、計生家庭成員、消防救援人員等特殊人群就醫開通了綠色通道,可優先辦理掛號、繳費、化驗、取藥、住院等業務。
三、多措并舉全力破解“看病難”問題
堅持以“小病不出鎮村、大病轉診省市、常見病不出轄區”為目標,著力打造15分鐘“醫療圈”,全力做好“上聯、下沉、固本、強基”四篇文章,確保群眾享受優質高效醫療服務。
所謂“上聯”,就是依托省市、聯合發展。近幾年來,先后引進市紅會醫院、交大一附院等三甲醫院,建立了紅會醫院閻良院區、交大一附院東院區。推動優質資源下沉閻良區,促進兩院區一體化、同質化發展,全面提升我區醫療服務水平能力。在“家門口”有效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
所謂“下沉”,就是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注重統籌區本級醫療資源,深入推進“區域醫共體”建設,常態化組織區級各醫療機構的專家和醫護人員深入街道、村組、社區,開展義診、坐診、講座等醫療服務活動,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到農村,全面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和水平,著力破解“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無人問津”等普遍性難題。
所謂“固本”,就是做強龍頭、做優服務。在區級財力有限的情況下,逐年加大醫療衛生事業剛性投入,在硬件設施配備、專技人員引進、醫療技能提升上下功夫。完成區婦幼保健院建設、加快實施了中醫醫院遷建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建立區域一體化智慧醫療服務平臺,以“健康閻良”微信公眾號為統一門戶,集合全區各級醫療機構線上服務項目,群眾可自主選擇區人民醫院、7家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預約掛號、在線掛號、在線支付、在線查詢等,服務平臺中嵌入個人健康檔案查詢、線上護理預約到家、病案郵遞、預約接種、智慧產科等模塊,實現關注一次,服務全包;通過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實行門診“一站式”服務模式,流程優化、醫保政策額調整和規范轉診等措施,著力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所謂“強基”,就是關注基層、夯實基礎。即以專科建設、急救能力、醫共體管理、中醫藥服務、學科帶頭人培養等為重點,加強醫療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努力實現區級優質醫療資源在基層醫療機構全覆蓋,足額落實各項財政補助并強化績效考核,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得到進一步鞏固。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提高政治站位、加大工作力度,著力在“優化流程、提高服務”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就醫新期盼、新需求。
一是全力加快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二級醫院功能定位,加快區中醫醫院整體遷建,加快推進感染性疾病定點收治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建設。持續支持交大一附院東院區、市紅會醫院閻良院區兩院融合發展。
二是全力提升區級醫院服務能力。加強二級綜合醫院臨床專科建設,加強中醫特色專科和臨床薄弱專科、醫技科室建設,提高中醫優勢病種診療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深化醫共體建設,加強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院之間的分工協作,實現醫療服務公平普惠、群眾就近就醫。
三是全力加大人才隊伍建設。堅持事業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進修培訓、提高待遇等工作力度,讓更多的人才愿意來、留得住、能扎根,共同推動我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更好地服務發展、服務群眾。
西安市閻良區衛生健康局
2022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