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各工作部門、各直屬企事業單位,各街道辦事處:
《閻良區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工作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二OO七年三月十九日
閻良區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
(2006—2010年)
為了有效控制艾滋病的傳播,保證我區艾滋病防治各項措施的落實,按照《西安市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的精神和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閻良區遏制與防治艾滋病行動計劃(2006—2010年)》 (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一、工作原則
(一)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
(二)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
(三)依法防治、科學防治、綜合評估。
(四)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注重實效。
(五)分級管理、分工負責、加強監督。
二、目標和工作指標
(一)總目標。
進一步完善政府組織領導、部門各負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防治工作機制,建立區鎮街兩級領導、多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參與的艾滋病預防控制體系,全面落實各項預防、控制和治療措施,減少艾滋病病毒對廣大人民群眾的危害。在全社會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識,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的流行與傳播,阻斷艾滋病病毒經采供血途徑的傳播,遏制艾滋病病毒在吸毒人群中迅速蔓延的勢頭。到2010年,把我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控制在全國平均水平以下。
(二)具體目標和工作指標。
到2007年底實現以下目標:
1.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設置獨立的艾滋病和性病預防控制科室,配備相應的設備和專職工作人員。建成覆蓋全區的艾滋病監測體系和篩查實驗室檢測網絡,實現各鎮街以上醫療衛生機構艾滋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全區建立3個免費自愿咨詢檢測點,建立分布合理的性病監測網絡,為艾滋病和性病防治效果評價提供依據。開展免費艾滋病初篩檢測和咨詢服務。
2.全區15—49歲人口中,城市居民對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達到75%以上,農村居民達到65%以上,流動人口達到70%以上,校內青少年達到90%以上,校外青少年達到65%以上。在人員流量較大的主要街道、千禧廣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70%以上設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廣告牌或宣傳欄,候車室放置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區級領導及各鎮街、部門負責同志90%以上接受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關知識培訓。
4.城市社區和鎮街衛生服務人員80%以上、村衛生室鄉村醫生50%以上接受過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提供孕產期保健和助產服務人員50%以上接受過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和技能培訓。
5.區級承擔艾滋病檢測工作的人員80%以上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專業培訓;艾滋病防治專職人員80%以上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
6.有效干預措施覆蓋全區7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動人口。對吸毒者建立登記注冊制度,在區人民醫院建立藥物維持治療門診,為40%以上符合條件的吸食阿片類毒品(主要指海洛因)成癮者提供藥物維持治療。各類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安全套使用率達到70%以上,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30%以下。
7.建立和實施醫療衛生機構輸血技術人員崗位培訓制度和執業資格制度,上崗人員100%實行艾滋病和性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臨床用血100%以上來自自愿無償獻血,阻斷艾滋病經采供血傳播。性病的年發病增長率低于國家水平。
8.建立農村以鄉村為主、城市以社區和家庭為主的,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提供關懷和救助的社會支持機制。符合治療標準的艾滋病病人5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療或中醫治療;有治療需求的艾滋病病人70%以上得到相應的機會性感染治療服務。艾滋病致孤兒童100%免費接受義務教育。
到2010年底實現以下目標:
1.在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立艾滋病初篩實驗室,全區二級以上綜合醫療衛生機構建立艾滋病初篩實驗室(檢測點)。
2.全區15—49歲人口中,城市居民對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農村居民達到75%以上,流動人口達到80%以上,校內青少年達到100%,校外青少年達到75%以上。全區各廣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等公共場所90%以上設置艾滋病防治大型公益廣告牌或宣傳欄,候車室80%以上放置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材料。
3.區級領導和各鎮街、部門負責同志100%接受過艾滋病防治政策和相關知識培訓;區級艾滋病防治政策宣講團的宣講面應覆蓋全區各鎮街。
4.城市社區和鎮街衛生服務人員90%以上、村衛生室鄉村醫生70%以上接受過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技能培訓。提供孕產期保健和助產服務人員90%以上接受過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和技能培訓。
5.承擔艾滋病檢測工作的人員100%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專業培訓;艾滋病防治專職人員100%接受過自愿咨詢檢測基本知識和技能培訓。
6.有效干預措施覆蓋全區90%以上的主要高危人群和流動人口。為70%以上符合條件的吸食阿片類毒品(主要指海洛因)成癮者提供藥物維持治療。各類高危人群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率達到90%以上,安全套使用率達到90%以上,靜脈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的比例控制在20%以下。
7.臨床用血100%來自無償獻血,阻斷艾滋病經采供血傳播。建立一個性病規范診療和預防保健服務的示范醫療衛生機構。
8.符合治療標準的艾滋病病人80%以上接受抗病毒治療或中醫治療;有治療需求的艾滋病病人90%以上得到相應的機會性感染治療服務。
三、防治策略和行動措施
(一)廣泛深入開展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教育,營造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和支持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
1.加強大眾媒體宣傳教育。區衛生局和新聞單位要開展艾滋病防治、無償獻血知識和“四免一關懷”等政策的宣傳。宣傳媒體積極刊播防治艾滋病、性病和宣傳無償獻血知識的公益廣告。區政府網站要開設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欄目,定期更新欄目內容。
2.加強公共場所和社區宣傳教育。全區的主要路段、街頭、廣場、公園、商業街,要設立艾滋病防治、無償獻血知識的戶外公益廣告牌或宣傳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及公共交通工具,要放置艾滋病防治及其相關知識宣傳材料。賓館飯店應做好相應的艾滋病防范和宣傳工作。招待所和旅店登記服務臺,要備有供顧客自取的艾滋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材料。影劇院、文化館等文化、科普場所,要按照有關規定在節目開始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科普宣傳片或公益廣告,并結合日常工作每年至少開展1次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
各鎮街及居委會、村委會,要設立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的宣傳欄、墻報、黑板報、墻體標語等,定期更新宣傳內容;每個村至少有5條艾滋病防治知識固定標語或公益廣告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街衛生院和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在門診大廳、病房走廊等設立艾滋病防治宣傳欄或墻體標語,每年至少開展2次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動。
各相關部門要利用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在農貿集市、節假日活動場所等群眾集中的地點,開展形式多樣的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區農林局要在農業科技培訓、外出務工人員就業培訓中,安排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內容。
3.加強工作場所和校園宣傳教育。各部門、單位要在工作場所普及艾滋病防治和無償獻血知識,開展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傳教育活動。企事業單位要將艾滋病防治政策及相關知識培訓納入職工崗位培訓和行業安全教育,每年至少開展1次相關知識的專題教育。公共職業介紹機構要為求職人員免費發放艾滋病防治宣傳材料。
普通中學、技工學校、高等學校要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區教育部門要將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考核內容。共青團要組織青年學生參加社會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動;高等學校要發揮青年志愿者服務組織的作用,在校園內外廣泛開展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活動和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活動。
4.加強對重點人群的宣傳教育。宣傳、勞動保障、建設、農林、衛生、計生、工商、工會、團委、婦聯等部門和各農民工相對集中的企業要認真組織實施《全國農民工預防艾滋病宣傳教育工程實施方案》,在進城務工人員中廣泛宣傳預防艾滋病知識。民政、衛生部門要利用婚前咨詢、產前檢查等,加強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知識宣傳。公安、司法部門要將艾滋病防治知識納入被監管人員的常規教育內容。要充分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團體工作網絡優勢,在繼續深入開展“預防艾滋病,健康全家人”活動、“中國職工紅絲帶健康行動”和“青春紅絲帶”行動等專項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預防艾滋病知識和關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的宣傳教育活動。
(二)大力推廣和實施有效干預措施。
1.積極開展針對性傳播艾滋病的預防干預工作,落實推廣使用安全套措施。各有關部門要建立高危行為干預工作專業隊伍,制訂干預工作方案并建立干預工作信息收集和報告制度,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深入有關公共場所和流動人口集中場所開展深入細致的預防干預工作;公安系統被監管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刑滿釋放后,由其所在看守所通知區衛生局,區衛生局要做好定期隨訪工作;鼓勵高危人群接受艾滋病抗體檢測和規范化性病診療服務。全區范圍內的賓館(旅館)、飯店(酒店)、招待所等住宿場所,夜總會、歌舞廳、茶秀、咖啡廳、酒吧等娛樂場所,美容美發、洗浴(足浴)等場所均要在有關公共場所以及高危人群中積極推廣使用安全套,住宿場所要做到安全套進客房,其他場所要采取適宜方式設置安全套發售設施,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2.落實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干預措施。區衛生局要發揮三級醫療救治、婦幼保健及疾病預防控制網絡的作用,建立有效、可行、便捷的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服務模式。醫療衛生機構要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及其嬰兒免費提供相關咨詢和檢測、產前指導、阻斷、隨訪、營養指導等服務,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提供免費抗逆轉錄病毒藥品;積極倡導并指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產婦對嬰兒進行人工喂養。
(三)加強血液管理。
1.堅決取締、打擊非法采供血液活動。建立舉報制度,開展經常性的打擊非法采供血液(血漿)、組織他人出賣血液(血漿)或者制售血液制品的活動;嚴禁高危人群獻血液(血漿)。要加強對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流通、臨床使用和使用后處理的監督管理;打擊非法制造、回收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的行為。
2.加強臨床合理用血管理。區衛生局要將科學用血納入醫師繼續醫學教育考核內容,嚴肅查處醫療衛生機構非法自采和自供臨床用血。
(四)提高艾滋病醫療服務質量,開展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庭的關懷救助。
1.規范艾滋病抗病毒治療,提高可及性。區衛生局要認真執行艾滋病診療技術規范、制定藥品管理和治療信息管理規范,統籌安排衛生技術人員、經費和設備資源,開展醫療服務工作;要加強治療、隨訪、督導服藥、心理支持、轉診服務等各項工作的管理。區人民醫院、西安一四一醫院為區艾滋病醫療救治定點醫院,負責艾滋病醫療救治工作,按規定對相關人員免費提供抗艾滋病病毒治療藥品,支持開展中醫藥治療艾滋病臨床服務;各鎮街衛生院應有經過相關部門組織培訓的醫護人員負責門診和家庭病床的醫療救治工作。
2.開展艾滋病抗病毒治療的實驗室檢測和耐藥監測。區級醫療衛生機構要根據有關技術規范要求,開展對接受抗病毒治療人員的輔助性T淋巴細胞、病毒載量等相關檢測。為科學指導治療和評價抗病毒治療效果,調整治療方案、制訂應對措施提供依據。
3.加強機會性感染的預防和治療,積極開展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防治工作。積極開展艾滋病機會性感染病人的有效預防和治療工作,對農村和城鎮經濟困難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適當減免抗機會性感染治療藥品的費用。要建立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的合作機制,開展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監測,對所有已知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進行結核病篩查,提高結核病/艾滋病雙重感染診斷水平,加強預防、轉診、治療和關懷工作。
4.開展艾滋病致孤兒童和孤老的救助安置工作。要建立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未成年子女和老人登記、上報和隨訪制度,落實孤兒安置和免費入學的政策措施。要將生活困難的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屬和孤老、孤兒納入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按規定予以救助和妥善安置。
5.鼓勵和引導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艾滋病預防、救助工作。各有關部門要積極發揮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個人的作用,幫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開展生產自救,參加艾滋病關懷護理和救助工作,并對參加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的單位和人員提供培訓和支持。
(五)健全艾滋病檢測監測體系,完善艾滋病檢測監測網絡。
1.建立適宜的服務模式,開展自愿咨詢檢測服務。要充分利用現有服務網絡開展自愿咨詢檢測工作,強調自愿和保密原則,提高自愿咨詢檢測的可及性。要建立和完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屬、駐區綜合醫院和婦幼保健機構的免費自愿咨詢檢測點,承擔國家免費自愿咨詢檢測任務。開展艾滋病檢測服務的機構,要提供檢測前后咨詢、相關健康教育信息和轉診服務;不具備檢測條件的機構,可開展自愿咨詢服務,并通過轉診服務由具備檢測條件的機構提供艾滋病檢測。
2.完善艾滋病監測網絡,加強對高危人群的監測。建立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相結合的綜合監測網絡,根據有關規定對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和流行病學調查,對監管場所被監管人員開展艾滋病抗體檢測。根據有關規定為新婚人群和孕產婦免費提供艾滋病抗體初篩檢測和咨詢服務,有艾滋病檢測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對手術病人、性病病人等開展艾滋病抗體檢測,對應征入伍青年免費實施艾滋病抗體檢測;將公共場所服務人員艾滋病抗體檢測納入從業人員常規健康檢查內容,并依法告知檢測結果。
3.合理規劃和建設艾滋病檢測實驗室網絡,提高檢測技術水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建立艾滋病篩查實驗室,區人民醫院、西安一四一醫院要設立檢測點,開展快速檢測。
4.健全實驗室質量控制、檢測能力驗證和質量考核體系。要按照國家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標準對艾滋病檢測實驗室進行配置,并建立健全職業暴露預防和處理制度;健全質量控制責任制,實行分級管理和年度考核。
(六)加強性病防治管理。
1.建立健全性病監測網絡。區疾控預防控制中心要加強性病疫情監測和性病患病率等相關流行病學調查。要加強性病檢測實驗室的質量控制,開展耐藥監測,指導臨床用藥。
2.規范性病診療服務。各有關部門要加大性病診療市場整頓力度,規范性病診療和咨詢服務。開展性病診療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要開展預防艾滋病性病知識健康教育,將推廣安全套作為性病門診規范化服務內容,配合開展高危行為干預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健全管理機制。
成立閻良區防治艾滋病工作領導小組,由主管衛生的副區長任組長,各鎮街、區發改委、衛生局、人口和計劃生育局、教育局、財政局、農林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設局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衛生局,配3名專職工作人員。每季度要向上級防治艾滋病領導機構報告工作情況。
(二)健全政策和法制保障,完善相關管理規定和工作規范。
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艾滋病防治條例》,制定或完善相應的政策措施,依法按政策開展艾滋病防治工作,打擊毒品犯罪、賣淫嫖娼等違法活動。要進一步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的消毒、臨床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器官移植等醫療活動的管理規定和工作規范,嚴防艾滋病醫源性傳播。
(三)加強機構和能力建設。
要建立艾滋病防治專業隊伍,各鎮街居委會、村委會要確定預防艾滋病專職或兼職人員,開展預防艾滋病知識宣傳,參與防治干預工作。要努力改善基層艾滋病防治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鼓勵醫療衛生人員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到基層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
各有關部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開展艾滋病防治知識和有關政策與評價方法的培訓,提高政策制定與評價水平。要在醫療衛生行業及有關行業組織開展全員艾滋病防治知識培訓,對從事艾滋病性病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臨床醫護、檢測檢驗、采供血等方面的人員進行艾滋病防治專業培訓,對存在職業暴露風險的人員進行艾滋病自我防護培訓和上崗考核;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遵守標準防護原則,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消毒管理制度,預防艾滋病醫源性感染。結合工作實際,每年進行一次防治艾滋病工作人員的業務培訓,保證培訓效果。
(四)增加財政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統籌管理和使用。
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分級負擔、多渠道籌資的經費投入機制。區政府將艾滋病防治專項經費列入年度財政預算;財政部門加強對經費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資金專款專用,加強與市財政聯系,積極爭取市財政對我區給予適當的補助。鼓勵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持艾滋病防治工作。
五、督導與評估
區艾滋病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組織制定《行動計劃》的檢查評估指標和方案并組織實施,將檢查評估結果作為政府目標管理責任考核的內容,同時向上級領導小組報告年度工作。市2008年初、2010年底進行《行動計劃》的中期、終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