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區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企業單位,各街道辦事處:
《閻良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已經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3月13日
閻良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
(2019—2021年)
為加快補齊我區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根據住建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陜西省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和《西安市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按照“規劃引領、建管一體;突出重點、遠近結合;部門聯動、統籌推進;強化督查、完善機制”的思路,加快補齊我區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為盡快實現城鎮建成區污水管網全覆蓋、全收集、全處理目標打下堅實基礎。到2020年,完成錯接混接改造,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顯著提高,建成區基本實現無污水直排口;到2021年,加快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基本消除城中村、老舊城區和城鄉結合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完善長效管理機制。
二、主要任務
(一)推進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改造和建設
1.全面開展城市排水管網排查
2020年6月底前,全面排查城市建成區市政排水管網及其附屬設施,對排水用戶數量、分布及排水管網雨污錯接混接情況,分批分期登記造冊,建立臺賬,形成污水管網排查工作報告,理清管網位置、長度、管徑等基本現狀,建立私搭亂接、錯接混接、管網破損等問題清單。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城管局、資源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2.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
結合市實施方案,依法建立市政排水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排水設施信息化、賬冊化管理。系統包括“源、站、網、廠、河”從源頭到末端的各個組成單元信息數據,具備完善的管徑、標高、材質、廠站規模、設備配置等基本數據,并結合排水設施規劃、建設、運行、養護、檢測、治理以及重點排水單位接入情況等信息及時更新,為我區防汛排澇應急指揮、排水管網改造、雨污錯接混接改造、暴雨積水分析、系統事故排查、污水處理調度等科學決策提供技術支持。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逐步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氣象局、區數據信息中心、資源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3.編制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
根據閻良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結合排水管網普查結果,全面評估現有排水系統規劃、建設、運行情況,科學確定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總體規模和布局(污水收集處理能力與服務片區人口、經濟社會發展、水環境質量改善要求相匹配),2020年6月底前,編制完成閻良區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建設規劃。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城管局、區水務局、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4.加快推進新建排水管網建設
污水管網規劃建設與城市開發同步推進,實行雨污分流,進一步強化排水管網系統性建設。全面推進實施雨污分流改造,通過污水截流、收集、新建、改建等措施,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建成區內所有道路排水管道建設,完成人民路雨水主管網和部分次干道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加快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排水管網建設,到2021年12月底前,基本消除管網收集空白區。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城管局、區城改事務中心、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區城投公司
5.全面推進現狀排水管網混錯接及直排口改造
根據排水管網普查和檢測評估結果,有計劃、分片區的組織實施排水管網錯接混接改造、破損管網修復。2020年底前,完成市政排水管道混接錯接點改造。開展管道功能性病害和結構性病害整治,進一步加大排水管網普查力度,發現一處、整治一處。2020年5月底前,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口。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城改事務中心、資源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6.加快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加大黑臭水體和劣V類水體排查力度,建立臺賬,逐一制定整改方案、逐個銷號,2020年4月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生態環境分局
配合單位:區住建局、區城管局、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7.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及提標改造
按照排水專項規劃要求,加快污水處理廠建設,提升污水處理能力。加快實施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明確改造任務清單,確保2020年10月份完成城東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生態環境分局
8.推進污泥處理處置和污水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
加快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2019年底,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2021年底,完成污泥處置設施建設,污泥資源化處置水平顯著提高。
推進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提高污水處理再生水的利用率,在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中優先使用再生水,2020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城管局、生態環境分局、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城投公司
9.加快海綿城市建設
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提高雨水滯滲、調蓄和排放能力。新(改、擴)建設項目應按照《西安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和《西安市進一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重點對城區居民小區、公園綠地、道路廣場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改造。加強規劃、建設、驗收全過程管控,減少初期雨水污染,實現雨水資源化利用。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資源規劃分局、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城改事務中心,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區城投公司
(二)健全排水管理長效機制
10.健全排水設施專業運行維護管理機制
積極推行污水處理廠、管網與河湖水體聯動的“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管理,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排水管網運行維護主體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定額實施運行維護,根據管網特點、規模、服務范圍等因素確定人員配置和資金保障。加強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的監督管理,相關責任主體應建立健全相應工作制度和保障機制。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區水務局、生態環境分局
配合單位:區財政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11.完善排水管理制度
認真貫徹執行《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條例》《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和《西安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的要求,建立健全污水接入服務和管理制度,2020年12月底前實施閻良排水許可制,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
建立健全生活污水應接盡接制度。市政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應當依法接入管網,嚴禁雨污混接錯接;嚴禁小區或單位內部雨污混接、錯接到市政排水管網,嚴禁污水直排;新建居民小區或公共建筑排水未規范接入市政排水管網的,不得交付使用;市政污水管網未覆蓋的,應當依法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排放。
建立健全“小散亂”規范管理制度。結合市場整頓和經營許可、衛生許可管理建立聯合執法監管機制,整治沿街經營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污水亂排直排現象。
建立健全市政管網私搭亂接溯源執法制度,在市政排水管網上私搭亂接的進行嚴格處罰。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區城管局
配合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12.規范工業企業排水管理
生態環境、住建等部門要構建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完善污染防治區域聯動機制。加強對接入市政管網工業企業的日常監管,依法處罰超排、偷排等違法行為。杜絕工業企業通過雨水口、雨水管網違法排污,做好管網關鍵節點水質、水量日常監測。
各街道辦、開發區要組織對進入市政污水收集設施的工業企業排水情況進行排查并逐一開展評估,經評估認定污染物不能被城鎮污水處理廠有效處理或可能影響城鎮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的,要限期整改;經評估可繼續接入污水管網的,要督促工業企業依法取得排污許可,并將排污許可相關信息向社會公示,接受公眾、污水處理廠運行維護單位和相關部門監督。
牽頭單位:生態環境分局
配合單位:區住建局、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水務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13.強化建設施工降水管理
強化對市政設施施工降水、建筑基坑降水的許可管理,明確排水接口位置和去向。原則上市政設施施工降水、建筑基坑降水不得排入污水管網、合流制管網以及末端設置截流設施的雨水管道,避免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的運行造成影響,或因接入水量超過管網輸送能力導致檢查井冒溢及污水處理廠前溢流等現象。依據住建部《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管理辦法》,各類施工作業需要排水的,由建設單位向區住建部門申請領取排水許可證。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水務局、區城管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14.完善河湖水位與市政排口協調制度
按照《西安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充分發揮城市水體景觀和內澇防治功能,杜絕盲目抬高水位營造景觀的現象。合理控制石川河、清河等河湖水體水位,妥善處理河湖水位與市政排水的關系,防止河湖倒灌進入市政排水系統。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
配合單位:區住建局、區城管局、生態環境分局
15.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
建立污水處理收費動態調整機制,按照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統籌使用污水處理費及財政補貼資金,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向提供服務的單位支付服務費,充分保障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牽頭單位:區水務局
配合單位:區發改委、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16.嚴格質量安全管控機制
排水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各方主體要嚴格履行法定基本建設程序,按照有關工程技術標準和設計文件依法組織實施,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生產安全;嚴格排水管道養護、檢測與修復質量管理。按照質量終身責任制要求,強化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行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
牽頭單位:區住建局
配合單位:區市場監管局、區應急管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政府成立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領導小組,各相關單位按照《實施方案》要求制定各自工作方案,細化工作任務,落實各項保障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確保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工作有序推進,三年行動取得實效。
(二)強化監管考核。實行目標責任制和監督考核制度,將《實施方案》工作內容納入涉及街道辦、開發區、區級有關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區住建局會同區級各牽頭部門,明確考
核任務和標準,加大考核力度,對年度任務完成出色的予以通報表彰,對責任不實、工作不力的進行通報。
(三)確保資金投入。區級財政要提供資金保障,各任務單位、街道辦、開發區管委會按照現有城建管理體制,積極開展提質增效工作。各任務單位積極包裝策劃項目,建立項目庫,爭取中省市資金支持,同時,充分發揮市場融資優勢,吸引社會資金投入建設。
(四)加強宣傳引導。做好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信息發布、宣傳報道、輿情引導等工作,積極宣傳提質增效措施和成效。同時,引導公眾自覺維護雨水、污水管網等設施,不向水體、雨水口排污,不私搭亂接管網,鼓勵群眾監管治理成效,形成全民參與的治理氛圍。
附件:1.西安市閻良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領導
小組組成
2.《西安市閻良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
施方案(2019—2021年)》任務分解表
附件1
西安市閻良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
三年行動領導小組組成
為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短板,健全排水管理長效機制,成立西安市閻良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具體人員組成及任務職責如下:
組 長:茍繼東 區委副書記、區長
副 組 長:權利軍 區委常委、副區長
成 員:區發改委、區財政局、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應急管理局、區城改事務中心、區數據信息中心、區氣象局、生態環境分局、資源規劃分局、區城投公司,各街道辦、開發區主要負責同志。
職 責:統籌全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工作的決策、實施和管理,協調解決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區住建局,辦公室主任由區住建局局長邢崇軍兼任,負責領導小組日常工作及有關決策部署的監督落實,承擔閻良城鎮污水處理三年行動的組織、協調、指導、考核等工作。
領導小組成員如有變動,由各單位承擔相應崗位職責的人員自行遞補,報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不再另行發文。該項工作任務結束后,領導小組自行撤銷。
附件2
《西安市閻良區城鎮污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19—2021年)》任務分解表
序號 | 主要任務 | 重點工作 | 工作要求 | 牽頭單位 | 配合單位 | 完成時限 |
1 | 全面開展城市排水管網普查 | 形成污水管網排查工作報告,建立臺賬和問題清單。 | 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區市政排水管網以及居民小區、公共建筑、企事業單位內部等非市政污水管網排查工作。建立私搭亂接、錯接混接、管網破損等問題清單。 | 區住建局 | 區城管局、資源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6月底 |
2 | 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 | 依法建立市政排水地理信息系統(GIS)。 | 系統包括“源、站、網、廠、河”從源頭到末端的各個組成單元信息數據,具備完善的管徑、標高、材質、規模、設備配置等基本數據,并結合排水設施規劃、建設、運行、養護、檢測、治理以及重點排水單位接入情況等信息及時更新。 | 區住建局 | 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應急管理局、區氣象局、區數據信息中心、資源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1年12月底 |
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 | 落實排水管網周期性檢測評估制度,逐步建立以5—10年為一個排查周期的長效機制。 | 2021年12月底 | ||||
3 | 編制城市排水與 污水處理規劃 | 編制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規劃。 | 結合排水管網普查結果,全面評估現有排水系統規劃、建設、運行情況,科學確定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總體規模和布局,編制閻良區城市排水與污水處理、建設規劃。 | 區住建局 | 區城管局、區水務局、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6月底 |
4 | 加快排水管網建設 | 加快雨污分流建設和改造。 | 污水管網規劃建設與城市開發同步推進,實行雨污分流,進一步強化排水管網系統性建設。全面推進實施雨污分流改造,通過污水截流、收集、新建、改建等措施,2021年12月底前完成建成區內道路雨、污水管道建設。 | 區住建局 | 區城管局、區城改事務中心、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區城投公司 | 2021年12月底 |
消除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 | 加快城中村、老舊城區、城鄉結合部排水管網建設,到2021年12月底前,基本消除管網收集空白區。 | 2021年12月底 |
序號 | 主要任務 | 重點工作 | 工作要求 | 牽頭單位 | 配合單位 | 完成時限 |
5 | 全面推進現狀排水管網混錯接及直排口 改造 | 加快雨污水錯接、混接及污水直排口改造。 | 根據排水管網普查和檢測評估結果,有計劃、分片區組織實施排水管網錯接混接改造、破損管網修復。2020年底前,完成市政排水管道混接錯接點改造。開展管道功能性病害和結構性病害整治,進一步加大排水管網普查力度,發現一處整治一處。2020年5月底前,基本消除污水直排口。 | 區住建局 | 區城管局、區水務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城改事務中心、資源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12月底完成錯接混接改造、2020年5月底前消除污水直排口。 |
6 | 加快實施城市黑臭 水體治理 | 加快實施城市黑臭水體治理。 | 加大黑臭水體和劣V類水體排查力度,建立臺賬,逐一制定整改方案、逐個銷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區水務局、生態環境分局 | 區住建局、區城管局、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4月底 |
7 | 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及提標改造 | 加快推進污水處理廠建設及提標改造。 | 加快實施污水處理設施提標改造工作,明確改造任務清單,確保2020年10月份完成城東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 | 區住建局 | 生態環境分局 | 2020年10月底 |
8 | 推進污泥處理處置和污水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 | 加快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建設。 | 2019年底,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達到90%以上;2020年底,污泥資源化處置水平顯著提高。 | 區水務局 | 區城管局、生態環境分局、資源規劃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1年12月底 |
推進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 | 提高污水處理再生水的利用率,在工業生產、城市綠化、道路清掃、車輛沖洗、建筑施工中優先使用再生水,2020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 | 區住建局 | 2020年12月底 | |||
9 | 加快海綿城市建設 | 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充分利用自然生態系統,提高雨水滯滲、調蓄和排放能力。 | 重點對城區居民小區、公園綠地、道路廣場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改造。加強規劃、建設、驗收全過程管控,減少初期雨水污染,實現雨水資源化利用。 | 區住建局 | 資源規劃分局、區城管局、水務局、區城改事務中心,各街道辦、開發區,城投公司 | 2021年12月底 |
10 | 健全排水設施專業 運行維護管理機制 | 建立完善污水系統運行調度機制,積極推行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管理。 | 積極推行污水處理廠、管網與河湖水體聯動的“廠—網—河(湖)”一體化、專業化運行維護管理,保障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 | 區住建局、區水務局、生態環境分局 | 區財政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1年12月底 |
建立健全污水管網維護管理工作制度和保障機制。 | 加強排水管網及污水處理設施運營的監督管理,相關責任主體應建立健全相應工作制度和保障機制。 | |||||
序號 | 主要任務 | 重點工作 | 工作要求 | 牽頭單位 | 配合單位 | 完成時限 |
11 | 完善排水管理制度 | 實施排水許可制度。 | 實施排水許可制,核發《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證》。 | 區住建局 | 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12月底 |
建立健全生活污水應接盡接制度。 | 市政污水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生活污水應當依法接入管網,嚴禁雨污混接錯接;嚴禁小區或單位內部雨污混接、錯接到市政排水管網,嚴禁污水直排;新建居民小區或公共建筑排水未規范接入市政排水管網的,不得交付使用;市政污水管網未覆蓋的,應當依法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達標排放。 | 區住建局 | 2020年12月底 | |||
建立健全“小散亂”規范管理制度。 | 結合市場整頓和經營許可、衛生許可管理建立聯合執法監管機制,整治沿街經營性單位和個體工商戶污水亂排直排現象。 | 區城管局 | 區住建局、區市場監管局、區衛生健康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12月底 | ||
建立健全市政管網私搭亂接溯源執法制度。 | 建立健全市政管網私搭亂接溯源執法制度,在市政排水管網上私搭亂接的進行嚴格處罰。 | 區住建局 | 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12月底 | ||
12 | 規范工業企業 排水管理 | 治理超排、偷排等違法行為;組織評估現有接入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工業廢水對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出水的影響。 | 依法處罰超排、偷排等違法行為。杜絕工業企業通過雨水口、雨水管網違法排污,做好管網關鍵節點水質、水量日常監測。各街道辦、開發區要組織對進入市政污水收集設施的工業企業排水情況進行排查并逐一開展評估,督促工業企業依法取得排污許可。 | 生態環境分局 | 區住建局、區城管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水務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12月底 |
13 | 強化建設施工 降水管理 | 強化對市政設施施工降水、建筑基坑降水的許可管理。 | 強化對市政設施施工降水、建筑基坑降水的許可管理,明確排水接口位置和去向。原則上市政設施施工降水、建筑基坑降水不得排入污水管網、合流制管網以及末端設置截流設施的雨水管道,或因接入水量超過管網輸送能力導致檢查井冒溢及污水處理廠前溢流等現象。 | 區住建局 | 區水務局、區城管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12月底 |
序號 | 主要任務 | 重點工作 | 工作要求 | 牽頭單位 | 配合單位 | 完成時限 |
14 | 完善河湖水位與市政排口協調制度 | 完善河湖水位與市政排口協調制度。 | 合理控制石川河、清河等河湖水體水位,妥善處理河湖水位與市政排水的關系,防止河湖倒灌進入市政排水系統。 | 區水務局 | 區住建局、區城管局、生態環境分局 | 2020年12月底 |
15 | 完善污水處理 收費政策 | 建立污水處理收費動態調整機制。 | 建立污水處理收費動態調整機制,按照補償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設施運營成本并合理盈利的原則,統籌使用污水處理費及財政補貼資金,充分保障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 區水務局 | 區發改委、區財政局、區住建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1年12月底 |
16 | 嚴格質量安全 管控機制 | 按照質量終身責任制要求,強化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行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 | 排水工程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參建各方主體要嚴格履行法定基本建設程序,按照有關工程技術標準和設計文件依法組織實施,確保工程建設質量和生產安全;嚴格排水管道養護、檢測與修復質量管理。按照質量終身責任制要求,強化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推行建筑市場主體黑名單制度。 | 區住建局 | 區市場監管局、區應急管理局,各街道辦、開發區 | 2020年12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