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閻良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區政府各工作部門、直屬事企業單位,各街道辦事處:
《閻良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已經區政府研究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閻良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2022年9月
目錄
附件1:閻良區主要氣象災害 28
附件2:西安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 31
附件3:閻良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通訊錄 56
閻良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
1總則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重要論述,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建立健全分工明確、協同高效的氣象災害應急響應機制,著力提高我區氣象災害防御、處置能力,最大限度減輕或避免氣象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氣象災害防御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抗旱條例》《森林防火條例》《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辦法》《陜西省氣象災害防御條例》《陜西省氣象災害應急預案》《西安市氣象災害防御條例》《西安市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西安市應急預案管理辦法》《西安市氣象災害應急預案》《閻良區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適用于影響本行政區域的暴雨、暴雪、干旱、寒潮、大風、沙塵暴、高溫、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道路結冰、霾等氣象災害的叫應會商應對工作。
因氣象因素引發水旱災害、地質災害、森林火災、重污染天氣等其他次生、衍生災害,及可能導致安全事故、重大環境事件、工農業生產事件等的處置,按照有關應急預案執行,保持各應急預案之間的有效銜接。
以人為本,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作為首要任務和應急處置工作的出發點,全面加強氣象災害應急體系建設,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氣象災害按照行政區域實施分級管理,各街辦、開發區管委會是本行政區域內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本轄區氣象災害的應急處置工作。
預警先導,部門聯動。根據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按氣象災害影響程度和范圍,及其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種類,有關部門按照其職責和預案,啟動應急響應機制。
預防為主,科學高效。實行工程性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結合,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和防御標準。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項應急準備,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依法規范,協調有序。依照法律法規和相關職責,做好氣象災害的防范應對工作。加強各街道(開發區)、部門間信息溝通,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實現資源共享,促進氣象災害應對工作更加規范有序、運轉協調。
閻良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為全區暴雨、干旱、暴雪、寒潮、大風、高溫、雷電、冰雹、霜凍、大霧、霾、沙塵暴、道路結冰等氣象災害防御和應對指揮機構。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氣象災害應急指揮機構指導下開展工作。
總指揮:由區政府分管氣象工作的領導擔任。
副總指揮:區政府辦主要負責人、區應急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區氣象局主要負責人擔任。
成員單位:區政府辦、區應急管理局、區氣象局、區委宣傳部、區融媒體中心、區委網信辦、區發改委、區教育局、區科工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人社局、資源規劃分局、生態環境分局、區住建局、區城管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水務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投資商務局、區文化旅游局、區衛健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數據信息服務中心、區人武部、區消防救援大隊、供電分公司、電信分公司、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西安市閻良支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閻良支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西安市閻良支公司。
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應根據應急響應的級別,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氣象災害應急處置工作,啟動本單位的應急機制。
區政府辦:協助區政府分管領導,協調聯系相關單位開展工作。及時傳達有關指示和命令,協調各街道(開發區)、部門間氣象災害應急工作。
區應急管理局:負責統籌協調氣象災害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指導各街道(開發區)和有關單位緊急轉移和安置受災群眾;協調有關救援隊伍參與救災行動,協調有關專家指導應急救援工作;統籌指導各街道(開發區)有序開放應急避難場所,組織協調災害救助工作,管理、分配中央和省、市、區救災款物并監督使用;負責監督、指導和協調重大氣象災害影響前后安全生產工作;指導組織開展災后復工復產的安全生產相關工作;組織指導災情核查、損失評估、救災捐贈工作,依法發布災情。
區氣象局:負責全區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發布等相關工作;承擔重大災害性天氣跨地區、跨部門的聯防監測、預報工作;組織災后氣象災害評價和災害成因界定工作;建立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專家咨詢機制,牽頭設立專家組,為區政府、各街辦(開發區管委會)氣象災害應急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區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媒體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指導有關部門(單位)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引導社會輿論客觀正面報道。
區融媒體中心:做好氣象災害事件新聞發布,及時通報氣象災害事件應急處置工作進展情況,開展氣象災害預防和應對、自救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
區委網信辦:負責網絡輿情引導工作,打擊造謠傳謠信息傳播,協調區級網絡媒體及時向公眾發布氣象預警信息和防御指引。
區發改委:負責做好氣象災害損毀設施修復等相關工程項目的審批工作;加強價格監測預警,按要求及時上報監測情況。
區教育局:負責協調、指導、監督學校按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情況實施停課機制,保障幼兒園及學校學生安全;督促、指導開展危及學校的氣象災害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組織、指導學校開展防災減災知識宣傳、教育、演練等工作,提高師生防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區科工局:指導做好工業企業的氣象防災減災工作;協調組織有關工業企業應急產品生產。
公安分局:負責組織維護災區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組織、指導開展治安、交通等方面防災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演練工作;積極配合做好救災救援和應急救助工作,組織、指揮、協調公安機關參與搶險救災,配合各街辦(開發區管委會)組織疏散、撤離受氣象災害威脅的人員;做好災區交通管制和疏導工作,保證搶險救災車輛通行。
區民政局:支持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氣象防災減災救災工作,指導各街辦做好受災困難群眾生活救助工作。
區財政局:負責做好閻良區本級氣象災害應急處置相關資金的保障工作。
區人社局:完善災害性天氣條件下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通過宣傳和引導,提高用人單位在惡劣天氣下保護員工安全的意識。
資源規劃分局:負責氣象因素誘發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組織指導協調和監督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及隱患的普查、詳查、排查,指導開展群測群防、專業監測和預報預警工作。
生態環境分局:負責氣象災害影響區域的環境監測。牽頭協調氣象災害引發的次生突發環境事件調查處置及重點區域、流域環境污染防治工作,開展受災期間環境監測、發布相關環境信息。
區住建局:指導住建領域安全施工,督促施工單位對在建工程采取安全措施,撤離、轉移施工人員;負責督促物業公司做好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安全防范工作,協助引導物業服務企業配合各街辦(開發區管委會)、消防救援機構、公安部門等開展人員疏散和安全防護工作。
區城管局:負責組織督導相關單位做好城市道路等區域除雪除冰工作;負責加強對所管轄區域綠化樹木及附屬設施的排查,對影響安全的綠化樹木及時進行加固、修剪或移除,對影響安全的綠化附屬設施及時進行維修;組織督導各街道(開發區)切實加強戶外廣告設施安全監管。
區交通運輸局:負責組織指導協調有關單位和部門做好所管轄公路、橋梁、隧道、邊坡、客運場站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負責交通建設工程、公路交通設施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及時修復、加固或拆除存在安全隱患或已損壞的設施;負責指導全區道路運輸行業和城市客運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組織協調各種交通運力,做好搶險物資和人員輸送工作,為搶險救災工作提供運輸保障。
區水務局:組織、指導水務工程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單位加強巡查維護,提前預置物資、搶險力量做好水務工程設施搶修準備;加強保障高溫和干旱期的居民用水;配合區環境主管部門加強水源水質監測工作,確保用水安全。
區農業農村局:負責農業生產氣象防災減災和救災工作;負責監測、提供農業旱澇災情;指導、協調林區防汛抗旱工作,組織指導林區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指導農業緊急救災和災后生產恢復。
區投資商務局:配合相關部門協調有關企業做好部分生活必需品的市場供應工作。
區文化旅游局:負責督促旅行社及時關注氣象變化,科學安排旅游線路,引導游客安全出行;督促各旅游景區、星級酒店及所轄文體場館做好災害性天氣下安全提示警示和安全運行工作。
區衛健局:負責組織開展災區傷病員醫療救治工作;根據需要組織開展衛生防疫工作和傷病員心理危機干預、心理疏導工作,提出保護公眾健康的措施建議。
區市場監管局:負責對食品相關產品、食品生產、流通和消費環節以及食用農產品流通環節中造成的食品安全事故進行現場控制和違法行為的行政調查處理,并采取必要的應急處置措施。依法規范和維護市場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經營行為,查處壟斷貨源、哄抬物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區數據信息服務中心:協調推進氣象災害應急防御領域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和開放,協助區氣象局做好氣象防災減災類政務信息系統項目信息化技術工作。
區人武部:負責做好搶險救災、營救群眾、轉移物資及群眾,協助開展災后重建。
區消防救援大隊:負責做好搶險救援、社會救助和執勤備戰等應急救援任務,協助開展災后重建。
供電分公司:負責所轄電力設施氣象災害防御應對;落實氣象防災減災用電保障措施。
電信分公司、移動分公司、聯通分公司:做好應急通信保障和災區通信設施的搶修等工作,保障災害救災現場等重要通信暢通;在區氣象局發布高級別預警信息后,通過預警信息快速發布的“綠色通道”,準確、及時地向社會公眾發送預警信息。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西安市閻良支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閻良支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西安市閻良支公司:負責氣象災害政策性保險以及因氣象災害造成損失的投保理賠。
各成員單位應根據實際情況,組織做好本部門(單位)的氣象災害防御及相關應急處置工作;其他有關單位應按照職責,配合做好氣象災害防御及相關應急處置工作。
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設在西安市閻良區氣象局,負責指揮部日常工作。辦公室主任由西安市閻良區氣象局局長兼任,辦公室副主任由區氣象局、區應急管理局分管負責同志兼任。
辦公室主要職責:負責組織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工作,進行氣象災害趨勢會商,分析研判氣象災害影響程度和范圍,并及時向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匯報;根據指揮部的決定,啟動、變更或終止氣象災害應急響應;組織協調成員單位間信息共享,召開年度聯席會議、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組織成員單位聯絡員、工作人員培訓,參加、籌劃、組織和評估有關氣象災害事件應急演練;組織開展氣象災害風險調查和重點隱患排查,檢查指導各街道(開發區)及有關部門落實各項應急準備措施。
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應與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建立應急聯動工作機制,指定本單位相關職能部門作為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的聯絡單位,明確有關同志擔任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的聯絡員。聯絡員既是本單位氣象災害應急工作的協調、聯絡人員,又是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的兼職工作人員。
各街辦(開發區管委會)要建立相應的氣象災害應急指揮機構,建立工作機制,負責統一組織、協調和指導本行政區域氣象災害的防范和應對工作。
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應成立全區重大氣象災害應急專家組,并完善相關咨詢工作機制,為重大氣象災害應對工作提供分析評估、決策咨詢和處置建議等。可根據工作需要,安排專家組成員直接參加重大氣象災害的具體應急處置工作。要根據工作實際需要,適時調整專家組成員。
區氣象局負責全區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的布局規劃、建設和維護,各街道(開發區)協助氣象監測設施的選址,為氣象設施安裝、維護等工作提供便利,并配合做好相關氣象設施及環境的保護。各有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優化加密觀測站網,完善氣象災害及其衍生、次生災害的綜合監測體系。
各有關部門應按照職責分工,優化加密觀測站網,完善氣象災害及其衍生、次生災害的綜合監測體系。
氣象部門應及時發布氣象災害監測預報信息,并與教育、公安、資源規劃、生態環境、住建、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水務、衛生健康、應急管理、電力、鐵路等部門、單位建立相應氣象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監測聯動機制,實現災情、險情等信息的實時共享。
3.2.1預警信息
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是指區氣象臺根據《西安市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辦法》,單獨或者會同有關部門向社會公眾發布的預警信息,是本轄區防御氣象災害的統一信息,由名稱、圖標、含義及防御措施組成(詳見附件2《西安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
根據氣象災害的緊急程度、發展態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預警信號由低到高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
3.2.2預警準備
各街道(開發區)、各部門和單位要高度重視氣象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災害發展趨勢,依法依規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開展必要的處置工作。預警級別達到規定標準后,有關責任人員應立即上崗到位,組織力量深入分析、評估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危害,尤其是對本轄區、本部門和單位風險隱患的影響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預控措施。
各街道(開發區)應完善緊急疏散管理辦法和程序,明確各級責任人,確保在緊急情況下公眾安全、有序轉移或疏散到應急避難場所或其他安全地帶。
3.2.3預警信息發布
(1)發布制度:遵循“歸口管理、統一發布、快速傳播”的原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由區氣象局負責制作,并通過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統一發布。
(2)發布內容: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內容主要包括:氣象災害的種類、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范圍、警示事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等。
(3)傳播要求:區有關部門、各街道(開發區)應通過現有的信息發布渠道,準確、及時傳播預警信息,實現預警信息全覆蓋。
區委宣傳部統一協調全區電視臺、廣播電臺、本地網絡媒體、移動媒體、戶外媒體等社會媒體及時向社會公眾播發氣象災害預警信息。電信、移動、聯通等基礎電信運營商應根據應急需求,對手機短信平臺進行升級改造,提高預警信息發送效率,在區氣象局發布高級別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時,通過預警信息發布的“綠色通道”向公眾免費發送預警信息。公共場所電子顯示屏、有線廣播、應急廣播等傳播媒介的所屬單位、企業或組織應落實專人負責關注預警信息發布情況,及時接收和傳播氣象災害預警信息。
各社區(村)、學校、醫院、企業、建筑工地等要指定專人負責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傳遞工作,健全工作機制,確保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在“最后一公里”有效傳遞。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人群以及學校等特殊場所和警報盲區應當采取有針對性的公告方式。
3.2.4預警級別調整和解除
區氣象局根據氣象災害發展趨勢,適時調整預警信號級別并及時發布。氣象災害程度不符合預警條件時,應當立即宣布解除預警信息,終止預警。
(1)氣象災害應急處置遵循“統一指揮、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應急管理體制,形成統籌協調、統分結合的“全災種、大應急”工作格局。
(2)按分級管理原則,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應當根據氣象災害種類、程度及影響范圍及其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程度和范圍,分災種由相關自然災害應急指揮部組織實施。區有關部門、各街道(開發區)應當以及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響應級別、應急預案和災害發生情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按照其職責啟動應急響應。
(3)應急響應措施包括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及災害發展趨勢,加強值班值守,分析評估災害可能造成的影響和危害,實施預防和控制措施,組織營救、傷員救治、人員轉移安置、公共設施的搶修、災情上報,查明并及時組織力量消除次生、衍生災害,落實協調應急救援隊伍和物資等。
(1)信息報告: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發生后,區有關部門、各街道(開發區)和社區(村)要按照國家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的有關規定逐級上報相關信息,并及時續報災害處置等有關情況。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災害性質、影響范圍、災害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報告要簡明扼要、迅速準確。
(2)信息共享:區氣象局負責發布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區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建立氣象災害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災情互通共享機制,協調組織公安閻良分局、區民政局、區資源規劃局、生態環境閻良分局、區交通運輸局、區水務局、區衛健局、區城管局以及電力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實現災情、險情等信息的及時通報、實時共享。
按照氣象災害影響程度、范圍及其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類別,有關部門(單位)按照職責和預案啟動應急響應。
按照氣象災害及其引發的次生、衍生災害的程度和范圍,氣象災害應急響應從低到高分為Ⅳ級、Ⅲ級、Ⅱ級、Ⅰ級四個等級。
4.3.1響應分級
4.3.1.1Ⅳ級應急響應
當區氣象臺發布暴雨黃色、暴雪黃色、寒潮黃色、大風黃色、霜凍黃色、高溫橙色、雷電橙色、冰雹橙色預警信號時,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立即啟動會商機制,對災害影響及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研判,由區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商相關分災種應急處置單位決定是否啟動Ⅳ級應急響應。
4.3.1.2Ⅲ級應急響應
當區氣象臺發布暴雨橙色、暴雪橙色、寒潮橙色、大風橙色、霜凍橙色、高溫紅色、雷電紅色、冰雹紅色預警信號時,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立即啟動會商機制,對災害影響及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研判,由區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商相關分災種應急處置單位決定是否啟動Ⅲ級應急響應。
4.3.1.3Ⅱ級應急響應
當區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暴雪紅色、寒潮紅色、大風紅色預警信號時,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立即啟動會商機制,對災害影響及趨勢進行綜合評估研判,由區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商相關分災種應急處置單位決定是否啟動Ⅱ級應急響應。
4.3.1.4Ⅰ級應急響應
當區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色、暴雪紅色、寒潮紅色、大風紅色預警信號,經對氣象災害的影響及趨勢會商研判,由區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商相關分災種應急處置單位確定有必要啟動I級響應,報請區人民政府啟動I級應急響應,由區人民政府向各有關部門(單位)發布啟動相關應急程序的命令。
4.3.2分災種響應
4.3.2.1暴雨、暴雪、干旱、寒潮、沙塵暴、霜凍、道路結冰、大霧、霾
當本行政區域出現暴雨、暴雪、干旱、寒潮、沙塵暴、霜凍、道路結冰、霾等氣象災害時,按照《西安市閻良區防汛應急預案》《西安市閻良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西安市閻良區抗旱應急預案》《閻良區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等專項預案執行。
4.3.2.2大風
4.3.2.2.1大風災害風險
(1)基礎設施:電力、通信設施設備及傳輸線路因大風損壞。
(2)農林牧漁業:設施農業、林木和養殖業因風受損。森林、草原發生火災風險增大。
(3)交通:大風導致交通設施受損,水上船舶安全受影響,甚至引發安全事故。
(4)教育:在校或路途師生安全受到威脅。
(5)生產安全:危房、企業廠房倒塌,發電廠、變電站、塔吊、龍門吊及其他大型設備等損毀可能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及次生、衍生災害,可能造成人員傷亡事故。
4.3.2.2.2應急響應措施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發布大風監測預報預警信息,適時加大預報警報發布頻率。
區應急管理局督促、指導行業主管部門加強建筑施工工地、塔吊、龍門吊、生產廠房、職工宿舍、臨建設施、倉庫等建筑和重點部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防范大風引起的安全生產事故。會同氣象部門做好森林草原火險預報預警,指導開展火災撲救工作。
區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做好大風預警信息傳播,提醒社會公眾注意防風,避免戶外逗留,遠離大樹、輸電線路、簡易房、高層建筑等,以免被砸、被壓或觸電。
區住建局督導施工單位和建設工地采取防風措施,必要時采取停止作業措施,保障安全。督促物業公司及時通知住宅小區居民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
區科工局指導所管理行業企業采取防風措施,防范大風災害影響。
區城管局加大對戶外廣告牌、綠化樹木的巡查,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廣告牌,必要時可強行拆除;及時清理死樹枯枝。
區農業農村局指導農業生產單位、農戶和畜牧水產養殖戶采取防風措施,減輕災害損失。
區文化旅游局督促指導景區采取有效防風措施,停止水上、高空娛樂項目,保障游客安全。
民政部門負責受災群眾的緊急轉移安置并提供基本生活救助。
區公安局、區交通運輸局提醒駕駛人員減速慢行,在高架橋、隧道等區域設立橫風警示標志,防范大風對交通安全影響。
國網閻良電力公司加強電力設施檢查和電網運營監控,及時排除危險、排查故障。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4.3.2.3高溫
4.3.2.3.1高溫災害風險
(1)供電、供水:電網負荷增大,供電緊張,可能引發區域性停電事件。供水量急劇增加,部分區域可能出現供水緊張。
(2)醫療:戶外、露天工作者健康受到威脅,熱射病、中暑、心臟病、高血壓等患者增加。
(3)交通:高溫可能導致汽車駕駛員疲勞駕駛以及汽車爆胎、自燃等交通事故。
(4)生產安全:高溫環境作業導致安全生產事故風險增加。易燃易爆危險品運輸或存放不當可能引發安全生產事故。
(5)農林牧漁業:影響農作物產量、林草生長、畜牧業以及水產養殖業,果業可能發生高溫熱害。可能引發森林草原火災。
(6)生態環境:高溫天氣易加劇臭氧污染,對人體健康威脅增加。
4.3.2.3.2應急響應措施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發布高溫預警信號及相關防御指引,適時增加預報發布頻次;了解高溫影響,開展綜合分析評估。
區應急管理局協調各街道(開發區)、有關部門(單位),指導預防高溫引發的安全生產事故。組織各街道(開發區)、有關部門(單位)核定和報告災情。加強會商和綜合研判,統籌協調森林火災撲救力量。
區委宣傳部負責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做好高溫預警信息傳播,提醒社會公眾注意高溫防御,減少午后高溫時段戶外活動,防止中暑事件發生。
區教育局指導、督促學校做好高溫防御工作,避免午后高溫時段戶外教學活動。必要時停止午后高溫時段戶外教學活動。
區公安局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提醒駕駛員做好車輛性能自檢,減少車輛因高溫造成自燃、爆胎等情況;同時,加強道路巡檢,及時處置各類路面交通事故。
區民政局指導各社區做好高溫預防工作,注意防暑降溫,對特殊群體采取必要的防暑應對措施。
區人社局加強勞動安全監察,提醒企業采取防暑降溫措施。在高溫時段根據情況發出停工建議。
區住建局督促建筑、施工等露天作業場所要采取有效防暑措施,防止發生人員中暑。必要時停止戶外和高空作業。
區交通運輸局指導交通運輸企業、單位,采取防暑降溫保護措施。提示公路作業單位合理安排戶外作業。
區衛健局提出保護公眾健康的防暑降溫措施建議,宣傳中暑防治常識,督促醫療衛生機構落實各項救治防范措施。
區農業農村局指導種植、養殖戶采取預防高溫措施,減少高溫對種植、畜牧、水產養殖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指導種植戶采取防暑降溫措施,防止中暑。
區城管局加強城管系統園林行業戶外工作人員高溫天氣的防暑降溫措施,必要時停止午后高溫時段戶外作業。
國網閻良電力公司加強高溫期間電力調配,落實保障措施,保證居民和重要電力用戶用電;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設備負載大而引發故障。根據高溫期間電力安全生產情況和電力供需情況,制定拉閘限電方案,必要時依據方案執行拉閘限電措施。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4.3.2.4雷電、冰雹
4.3.2.4.1雷電、冰雹災害風險
雷電、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常伴有短時強降雨、大風等天氣現象。短時強降雨氣象災害風險及應對處置措施參見暴雨災害風險及應急處置措施;對流性大風災害風險及應對處置措施適用大風災害風險及應急處置措施。
人身安全方面:雷電天氣時,在空曠的野外行走、作業、耕作的人員易被雷電擊中,造成人員傷亡。
交通方面:造成鐵路、航空、地面交通等信號系統受損,甚至癱瘓,導致運輸中斷或秩序混亂。
建筑物、構筑物方面:未安裝有效防雷裝置的建筑物易遭受雷電侵襲,導致建筑物毀壞、倒塌、起火燃燒,也可使建筑物內電源系統、信息系統癱瘓。
供電方面:可造成電力設施損毀,導致電力供應中斷,并可引起火災。
通信信息系統方面:可影響通信正常,并可損壞室內信息系統,造成通信中斷、信息數據丟失、信息系統癱瘓。
農林牧業:農作物因冰雹而受損減產甚至絕產,牲畜因雷電、冰雹傷亡。
旅游:旅游景觀、旅游設施損毀,旅游景區人員安全受到威脅,造成游客滯留。
安全生產方面:戶外作業、高空作業、爆破、施工、起吊、裝卸、危險品運輸等都可能由于雷電而不能正常進行,甚至可能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空難事故及其他安全事故等。
4.3.2.4.2應急響應措施
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及時發布雷電、冰雹監測預報預警信息,適時增加預報發布頻次;災害發生后,有關技術人員及時趕赴現場,會同有關部門做好災情應急處置、分析評估工作。做好易燃易爆場所雷電災害防御監管。
區應急管理局督促、指導行業主管部門加強電力、通信以及建筑施工工地、塔吊、龍門吊、生產廠房、職工宿舍、臨建設施、倉庫等建筑和重點部位的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防范雷電、冰雹引起的安全生產事故。加強森林草原火情監控,指導開展火災撲救工作。
區委宣傳部組織協調新聞媒體做好雷電、冰雹預警信息傳播和雷電、冰雹防御知識宣傳,提醒社會公眾注意雷電、冰雹防御,減少或避免戶外活動。
區教育局根據天氣情況暫停戶外教學活動,指導各類學校開展雷電、冰雹災害防御和學生避險逃生安全教育。
區住建局提醒、督促施工單位和建筑工地落實雷電、冰雹防御措施,必要時暫停戶外作業。
區農業農村局督導各街道(開發區),針對農業生產做好雷電、冰雹防御措施的落實,提醒農村人員暫停戶外作業、及時避險。
區文化旅游局指導、督導旅游景區、度假區等戶外場所及時發出警示信息,適時關閉相關區域,停止營業,組織游客避險。
區衛健局督導醫療機構及時開展醫療救治等工作。
國網閻良電力公司加強電力設施檢查和電網運營監控,及時排除故障和險情,及時做好電力故障搶修工作。
相關應急處置部門和搶險單位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
(1)區、街道(開發區)兩級按照分級響應原則,負責相關應急處置的信息發布工作。
(2)區、街道(開發區)兩級應加強信息發布和輿論引導,主動向社會發布氣象災害相關信息和應對工作情況。必要時,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統一向社會公眾發布相關信息。加強輿情收集分析,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澄清不實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穩定公眾情緒。
(3)氣象災害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發布的形式主要包括權威發布、提供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信息發布的內容主要包括氣象災害種類及其次生、衍生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因災傷亡人員、經濟損失、救援情況等。
(1)因氣象災害影響加重,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升級,或者氣象災害次生或衍生出其他氣象災害,已經采取的應急措施不足以控制事態發展,需由多個部門(單位)增援參與應急處置的,應及時上報本級人民政府。
(2)氣象災害得到有效處置后,經評估短期內災害影響不再擴大或已減輕,區氣象臺發布氣象災害預警降級或解除信息,區氣象災害指揮部根據綜合情況,商相關分災種應急處置單位決定降低應急響應級別或終止響應。Ⅰ級應急響應結束指令由區政府批準后發布。
區氣象災害指揮部、各街道(開發區)、各應急救援職能部門應加強人力資源保障,加強各項應急救援能力建設,并通過開展培訓、演練等方式提高救援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平。
城市供水、供電、燃氣、供熱、通信等生命線工程設施產權單位、管理或生產經營單位應加強搶險搶修隊伍建設。
氣象部門應采取多種方式配置氣象服務專業技術人員,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災害發展趨勢,收集并報告災害性天氣影響情況,協助做好轄區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信息的解讀等工作,為區氣象災害指揮部在氣象災害的防范和應對工作上提供技術支撐,切實履行轄區氣象防災減災職責,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
各街道(開發區)應當確定氣象協理員,社區(村組)應當確定氣象信息員,并報區氣象主管機構備案,為氣象協理員、信息員提供必要工作條件,做好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的接收和傳播、本行政區域災害災情(險情)信息收集和報告,協助做好基層群眾防災避險和應急聯絡等工作。
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志愿者等經過一定的應急救援技能培訓后,參與氣象災害的應急救援、善后處置、宣傳教育等工作。
街道(開發區)、各部門應當采取財政措施,保障氣象災害預防和應急處置相關工作經費,并建立資金快速撥付機制。
(1)各街道(開發區)、區級各有關部門(單位)應根據氣象災害的種類、頻率和特點,按照實物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生產能力與技術儲備相結合、政府采購與政府補貼相結合的方式,充分做好救災儲備整合,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分區域、分部門合理儲備一定數量的應急物資,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裝備。
(2)鼓勵和引導社區、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和居民家庭儲備基本應急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為應對氣象災害提供物資捐贈和支持。
在處置氣象災害過程中,相關單位應充分考慮氣象災害對人員造成危害的可能性和所有危害種類,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應急救援方案,配備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安全防護裝備,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確保救援人員安全。
公路、鐵路等主管部門應當完善搶險救災、災區群眾安全轉移所需車輛、火車的調配方案,確保搶險救災人員、物資運輸暢通。公安部門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暢通,做好災區治安管理、救助和服務群眾等工作。
中國電信閻良分公司、中國移動閻良分公司、中國聯通閻良分公司及時恢復遭破壞的通信線路和設施,做好通信網絡保障工作,確保通信暢通。
擔負重要應急機動處置保障的單位,結合氣象災害監測預警信號提前部署,充分利用移動發電裝備,為應急處置提供電力保障。
各街道(開發區)、區級有關部門(單位)負責本轄區、本行業、本領域的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管理和維護工作。災時由區應急管理部門統一協調使用和管理室內應急避難場所。
鼓勵和支持有關科研教學單位、學術團體和個人,開展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技術與方法研究,做好氣象災害應急技術儲備。
本預案管理遵循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級負責、動態管理、協同高效的原則。隨著相關法律法規、規范性文件的制定、修改和完善,將定期對本預案進行評估并及時修訂。
區級有關部門根據氣象防災減災需要,定期組織修訂完善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經區人民政府批準后發布,并報市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備案。
區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負責組織開展全區氣象災害應急預案演練。
各街道(開發區)、區級相關部門應當開展氣象災害應急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等能力。
區教育主管部門要組織指導各類學校定期開展氣象災害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區宣傳管理部門應當組織利用廣播、電視、互聯網以及安全實景模擬教育基地等多種載體,開展氣象應急科普宣傳教育。區融媒體中心新聞媒體應當無償開展氣象災害預防和應對、自救互救知識的公益宣傳。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本預案由區氣象災害指揮部負責組織制定,經區政府同意后印發,由區氣象災害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
附件1
閻良區主要氣象災害
(1)暴雨:暴雨是指短時間內產生較強降雨的天氣現象。按累計降雨時間有12小時和24小時兩種劃分規定:12小時內降水量大于30.9毫米、小于69.9毫米的雨;24小時內降水量大于50毫米、小于99.9毫米的雨。同時在量級之上還有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兩個等級。常引起江河洪水泛濫,淹沒農田和城鄉,造成農業或其他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的一種氣象災害。
(2)暴雪:暴雪一般指24小時內累計降水量達10毫米以上,或12小時內累計降水量達6毫米以上的固態降水,會對農牧業、交通、電力、通信設施等造成危害。
(3)干旱:干旱是指因水分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持續水分短缺現象。氣象干旱指某區域在某一時段內的降水量比其多年平均降水量顯著偏少的現象。
(4)寒潮:寒潮又稱寒流,是高緯度地區的冷空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侵襲,造成沿途地區出現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這種冷空氣南侵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對農牧業、交通、人體健康、能源供應等造成危害。
(5)大風:風即空氣的流動現象,氣象學中常指空氣相對于地面的水平運動,它是一個同時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用風向和風速(或風力)表示。瞬時風速≥17.2米/秒(或風力≥8級)的風為大風。大風可造成農作物倒伏、建筑物倒塌等災害。
(6)沙塵暴:沙塵暴是指強風將地面沙塵吹起,使空氣相當渾濁,水平能見度<1千米的天氣現象。對農牧業、交通、生態環境、人體健康等造成危害。
(7)高溫:高溫是指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的天氣現象,連續數天(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稱之為高溫酷暑),會對農牧業、電力、人體健康等造成危害。
(8)雷電:雷電是發生在雷雨云內、云與云、云與地或云與空氣之間的擊穿放電現象,常伴有強烈的陣風和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或龍卷,對農業、電力、通信等造成影響,嚴重時造成人員傷亡、建筑物損毀或引發火災等。
(9)冰雹:冰雹是從發展旺盛的積雨云中降落至地面的堅硬的球狀、錐狀或形狀不規則的固態降水,直徑一般在5㎜以上,是一種季節性明顯、局地性強,且來勢猛、持續時間短,以機械性傷害為主的天氣災害。
(10)霜凍:霜凍是指空氣溫度突然下降,地表溫度驟降到0℃以下,使農作物受到損害甚至死亡的農業氣象災害,通常出現在秋、冬、春三季。對農業、林業、牧業等造成危害。
(11)大霧:大霧是指近地面空氣冷卻到露點以下時,空氣中水汽凝結成水滴或凝華成冰晶,使水平能見度<1千米的天氣現象,會對交通、電力、人體健康等造成危害。
(12)道路結冰:道路結冰是指降水,如雨、雪、凍雨,或霧滴,碰到溫度低于0℃的地面而出現的結冰現象,對交通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13)霾:霾是指大量極細微的干塵粒等氣溶膠均勻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見度<10千米的空氣混濁現象,會對農牧業、交通、生態環境、人體健康等造成危害。
附件2
西安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及防御指南
一、暴雨預警信號
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由低到高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暴雨藍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準備工作。
2.學校、幼兒園采取適當措施,保證學生和幼兒安全。
3.駕駛人員應當注意道路積水和交通阻塞,確保安全。
4.檢查城市、農田、魚塘排水系統,做好排澇準備。
(二)暴雨黃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2.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路況在強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積水路段實行交通引導。
3.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在空曠地方的戶外作業,轉移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場所避雨。
圖標:

含義: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工作。
2.切斷有危險的室外電源,暫停戶外作業。
3.處于危險地帶的單位應當停課、停業,采取專門措施保護已到校學生、幼兒和其他上班人員的安全。
4.做好城市、農田的排澇,注意防范可能引發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
圖標:

含義: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暴雨應急和搶險工作。
2.停止集會、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災害的防御和搶險工作。
二、干旱預警信號
干旱預警信號分二級,由低到高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
圖標:

含義:預計未來一周綜合氣象干旱指數達到重旱(氣象干旱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縣(區)有40%以上的農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2.有關部門啟用應急備用水源,調度轄區內一切可用水源,優先保障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飲水。
3.壓減城鎮供水指標,優先經濟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農業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產性高耗水及服務業用水,限制排放工業污水。
5.氣象部門適時進行人工增雨作業。
圖標:

含義:預計未來一周綜合氣象干旱指數達到特旱(氣象干旱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縣(區)有60%以上的農作物受旱。
防御指南:
2.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啟動遠距離調水等應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車載送水等多種手段,確保城鄉居民生活和牲畜飲水。
3.限時或者限量供應城鎮居民生活用水,縮小或者階段性停止農業灌溉供水。
4.嚴禁非生產性高耗水及服務業用水,暫停排放工業污水。
5.氣象部門適時加大人工增雨作業力度。
暴雪預警信號分四級,由低到高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暴雪藍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防御指南:
2.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應當進行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駕駛人員小心駕駛,車輛應當采取防滑措施。
4.農牧區和種養殖業要儲備飼料,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準備。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
圖標:

含義: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6毫米以上,或者已達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防御指南:
2.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應當加強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3.行人注意防寒防滑,駕駛人員小心駕駛,車輛應當采取防滑措施。
4.農牧區和種養殖業要備足飼料,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準備。
5.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
圖標:

含義: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防御指南:
2.交通、鐵路、電力、通信等部門應當加強道路、鐵路、線路巡查維護,做好道路清掃和積雪融化工作。
4.加固棚架等易被雪壓的臨時搭建物,將戶外牲畜趕入棚圈喂養。
圖標:

含義: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5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雪災和防凍害的應急和搶險工作。
2.必要時停課、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必要時飛機暫停起降,火車暫停運行,高速公路暫時封閉。
4.做好牧區等救災救濟工作。
四、寒潮預警信號
寒潮預警信號分四級,由低到高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圖標:

含義:48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4℃,陸地平均風力可達5級以上;或者已經下降8℃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4℃,平均風力達5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寒潮準備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
3.對農作物、畜禽和水產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
4.做好防風準備工作。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0℃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4℃,陸地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者已經下降10℃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4℃,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寒潮工作。
2.注意添衣保暖,照顧好老、弱、病人。
3.對牲畜、家禽和熱帶、亞熱帶水果及有關水產品、農作物等采取防寒措施。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0℃,陸地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者已經下降12℃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0℃,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寒潮應急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農業、水產業、畜牧業等要積極采取防霜凍、冰凍等防寒措施,盡量減少損失。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最低氣溫將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0℃,陸地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者已經下降16℃以上,最低氣溫小于等于0℃,平均風力達6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寒潮的應急和搶險工作。
2.注意防寒保暖;
3.農業、水產業、畜牧業等要積極采取防霜凍、冰凍等防寒措施,盡量減少損失。
大風預警信號分四級,由低到高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大風藍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者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者陣風7~8級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2.關好門窗,加固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蓋建筑物資。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如回港避風或者繞道航行等。
4.行人注意盡量少騎自行車,刮風時不要在廣告牌、臨時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圖標:

含義:12小時內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者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8~9級,或者陣風9~10級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2.停止露天活動和高空等戶外危險作業,危險地帶人員和危房居民盡量轉到避風場所避風。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4.切斷戶外危險電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蓋建筑物資。
5.機場、高速公路等單位應當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關部門和單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圖標:

含義:6小時內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者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者陣風11~12級并可能持續。
防御措施:
2.房屋抗風能力較弱的中小學校和單位應當停課、停業,人員減少外出。
3.相關水域水上作業和過往船舶應當回港避風,加固港口設施,防止船舶走錨、擱淺和碰撞。
4.切斷危險電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蓋建筑物資。
5.機場、鐵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單位應當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關部門和單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圖標:

含義:6小時內可能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或者陣風13級以上;或者已經受大風影響,平均風力為12級以上,或者陣風13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大風應急和搶險工作。
2.人員應當盡可能停留在防風安全的地方,不要隨意外出。
3.回港避風的船舶要視情況采取積極措施,妥善安排人員留守或者轉移到安全地帶。
4.切斷危險電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蓋建筑物資。
5.機場、鐵路、高速公路、水上交通等單位應當采取保障交通安全的措施,有關部門和單位注意森林、草原等防火。
六、高溫預警信號
高溫預警信號分三級,由低到高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圖標:

含義:連續三天日最高氣溫將在35℃以上。
防御指南: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暑降溫準備工作。
2.午后盡量減少戶外活動。
3.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
4.高溫條件下作業和白天需要長時間進行戶外露天作業的人員應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
2.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進行戶外活動,高溫條件下作業的人員應當縮短連續工作時間。
3.對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溫指導,并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4.有關部門和單位應當注意防范因用電量過高,以及電線、變壓器等電力負載過大而引發的火災。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最高氣溫將升至40℃以上。
防御指南: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采取防暑降溫應急措施。
2.停止戶外露天作業(除特殊行業外)。
3.對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護措施。
4.有關部門和單位要特別注意防火。
七、雷電預警信號
雷電預警信號分三級,由低到高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圖標:

含義:6小時內可能發生雷電活動,可能會造成雷電災害事故。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雷工作。
2.密切關注天氣,盡量避免戶外活動。
圖標:

含義: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經受雷電活動影響,且可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較大。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落實防雷應急措施。
2.人員應當留在室內,并關好門窗。
3.戶外人員應當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車內。
4.切斷危險電源,不要在樹下、電桿下、塔吊下避雨。
5.在空曠場地不要打傘,不要把農具、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桿等扛在肩上。
圖標:

含義:2小時內發生雷電活動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經有強烈的雷電活動發生,且可能持續,出現雷電災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
2.人員應當盡量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車內,并關好門窗。
3.切勿接觸天線、水管、鐵絲網、金屬門窗、建筑物外墻,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和其他類似金屬裝置。
4.盡量不要使用無防雷裝置或者防雷裝置不完備的電視、電話等電器。
冰雹預警信號分二級,由低到高分別以橙色、紅色表示。
(一)冰雹橙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6小時內可能出現冰雹天氣,并可能造成雹災。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冰雹的應急工作。
2.氣象部門做好人工防雹作業準備并擇機進行作業。
3.戶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
4.驅趕家禽、牲畜進入有頂篷的場所,妥善保護易受冰雹襲擊的汽車等室外物品或者設備。
圖標:

含義:2小時內出現冰雹可能性極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災。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冰雹的應急和搶險工作。
2.氣象部門適時開展人工防雹作業。
3.戶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暫避。
4.驅趕家禽、牲畜進入有頂篷的場所,妥善保護易受冰雹襲擊的汽車等室外物品或者設備。
霜凍預警信號分三級,由低到高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表示。
(一)霜凍藍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48小時內地面最低溫度將要下降到0℃以下,對農業將產生影響,或者已經降到0℃以下,對農業已經產生影響,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2.對農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業育種要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
3.農村基層組織和農戶要關注當地霜凍預警信息,以便采取措施加強防護。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地面最低溫度將要下降到零下3℃以下,對農業將產生嚴重影響,或者已經降到零下3℃以下,對農業已經產生嚴重影響,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農林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霜凍應急工作。
2.農村基層組織要廣泛發動群眾,防災抗災。
3.對農作物、林業育種要積極采取田間灌溉等防霜凍、冰凍措施,盡量減少損失。
4.對蔬菜、花卉、瓜果要采取覆蓋、噴灑防凍液等措施,減輕凍害。
圖標:

含義:24小時內地面最低溫度將要下降到零下5℃以下,對農業將產生嚴重影響,或者已經降到零下5℃以下,對農業已經產生嚴重影響,并將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農林主管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霜凍應急工作。
2.農村基層組織要廣泛發動群眾,防災抗災。
3.對農作物、蔬菜、花卉、瓜果、林業育種要采取積極的應對措施,盡量減少損失。
十、大霧預警信號
大霧預警信號分三級,由低到高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圖標:

含義:1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的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霧并將持續。
防御指南: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霧準備工作。
2.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等單位加強交通管理,保障安全。
3.駕駛人員注意霧的變化,小心駕駛。
4.戶外活動注意安全。
圖標:

含義:6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的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霧并將持續。
防御指南:
1.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霧工作。
2.機場、高速公路、輪渡碼頭等單位加強調度指揮。
3.駕駛人員必須嚴格控制車、船的行進速度。
4.減少戶外活動。
圖標:

含義:2小時內可能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霧,或者已經出現能見度小于50米的霧并將持續。
防御指南:
2.有關單位按照行業規定適時采取交通安全管制措施,如機場暫停飛機起降,高速公路暫時封閉,輪渡暫時停航等。
3.駕駛人員根據霧天行駛規定,采取霧天預防措施,根據環境條件采取合理行駛方式,并盡快尋找安全停放區域停靠。
霾預警信號分三級,由低到高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一)霾黃色預警信號
圖標:

含義: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并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并可能持續:
(1)能見度小于3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
(2)能見度小于3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115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150微克/立方米。
(3)能見度小于5000米,PM2.5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
2.一般人群適量減少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及易感人群應減少外出。
圖標:

含義: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并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并可能持續:
(1)能見度小于2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
(2)能見度小于2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1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250微克/立方米。
(3)能見度小于5000米,PM2.5濃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
2.一般人群減少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及易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外出。
圖標:

含義:預計未來24小時內可能出現下列條件之一并將持續或實況已達到下列條件之一并可能持續:
(1)能見度小于1000米且相對濕度小于80%的霾。
(2)能見度小于1000米且相對濕度大于等于80%,PM2.5濃度大于250微克/立方米且小于等于500微克/立方米。
(3)能見度小于5000米,PM2.5濃度大于500微克/立方米。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采取相應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
2.空氣質量很差,人員需加強防護。
3.一般人群避免戶外活動,兒童、老人及易感人群應當留在室內。
十二、沙塵暴預警信號
沙塵暴預警信號分三級,由低到高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圖標:

含義:12小時內可能出現沙塵暴天氣(能見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經出現沙塵暴天氣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2.關好門窗,加固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風吹動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遮蓋建筑物資,做好精密儀器的密封工作。
3.注意攜帶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以免沙塵對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損傷。
圖標:

含義:6小時內可能出現強沙塵暴天氣(能見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經出現強沙塵暴天氣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沙塵暴應急工作。
2.停止露天活動和高空、水上等戶外危險作業。
3.機場、鐵路、高速公路等單位做好交通安全的防護措施,駕駛人員注意沙塵暴變化,小心駕駛。
4.行人注意盡量少騎自行車,戶外人員應當戴好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注意交通安全。
圖標:

含義:6小時內可能出現特強沙塵暴天氣(能見度小于50米),或者已經出現特強沙塵暴天氣并可能持續。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沙塵暴應急搶險工作。
2.人員應當留在防風、防塵的地方,不要在戶外活動。
3、學校、幼兒園推遲上學或者放學,直至特強沙塵暴結束。
4.飛機暫停起降,火車暫停運行,高速公路暫時封閉。
十三、道路結冰預警信號
道路結冰預警信號分三級,由低到高分別以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圖標:

含義:當路表溫度低于0℃,出現降水,12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有影響的道路結冰。
防御指南:
1.交通、公安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道路結冰應對準備工作。
2.駕駛人員應當注意路況,安全行駛。
3.行人外出盡量少騎自行車,注意防滑。
圖標:

含義:當路表溫度低于0℃,出現降水,6小時內可能出現對交通有較大影響的道路結冰。
防御指南:
1.交通、公安等部門要按照職責做好道路結冰應急工作。
2.駕駛人員必須采取防滑措施,聽從指揮,慢速行駛。
3.行人出門注意防滑。
圖標:

含義:當路表溫度低于0℃,出現降水,2小時內可能出現或者已經出現對交通有很大影響的道路結冰。
防御指南:
2.交通、公安等部門注意指揮和疏導行駛車輛,必要時關閉結冰道路交通。
閻良區氣象災害應急指揮部成員通訊錄
| 姓名 | 職務 | 手機 |
張園林 | 副區長 | 18092150333 |
宋鵬 | 政府辦主任 | 18991338270 |
苗高海 | 區應急管理局局長 | 13720435128 |
胡衛金 | 區氣象局副局長 | 13759979972 |
王小毛 | 區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 15909293549 |
李震 | 區融媒體中心主任 | 13572815928 |
張雅嶸 | 區委網信辦主任 | 18192738698 |
孟衛 | 區發改委主任 | 13572067678 |
張立志 | 區教育局局長 | 13468886111 |
高強勝 | 區科工局局長 | 13571852620 |
劉建邦 | 公安分局局長 | 18091810016 |
王飛 | 區民政局局長 | 13488158119 |
魏娜 | 區財政局局長 | 13891829429 |
李尚書 | 區人社局局長 | 13991295888 |
姓名 | 職務 | 手機 |
畢文軍 | 資源規劃分局局長 | 13891893933 |
鄭偉杰 | 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 13700207968 |
康震 | 區住建局局長 | 13700238239 |
馮新安 | 區城管局局長 | 13892859598 |
高峰 | 區交通運輸局局長 | 13772195172 |
劉新愿 | 區水務局局長 | 13991911201 |
王勇 | 農業農村局負責人 | 13991948090 |
劉根喜 | 區投資商務局局長 | 13709120347 |
呂海寧 | 區文化旅游局局長 | 13991110865 |
禚昭啟 | 區衛生健康局局長 | 13572891617 |
趙海衛 | 區市場監管局局長 | 13909220982 |
劉志強 | 區數據信息服務中心主任 | 13389231555 |
張引良 | 區人武部部長 | 19929067268 |
朱敬華 | 區消防救援大隊隊長 | 13891080009 |
夏建強 | 供電分公司總經理 | 13992910819 |
趙于樓 | 電信分公司總經理 | 13379069988 |
王武剛 | 移動分公司總經理 | 13609162558 |
左璐安 | 聯通分公司總經理 | 18602912271 |
姓名 | 職務 | 手機 |
舒凱紅 |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 西安市閻良支公司總經理 | 13992020565 |
孫虎 | 中國平安財產保險 閻良支公司總經理 | 15091630056 |
任侃 | 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 有限公司閻良支公司總經理 | 15909200577 |
高強勝 | 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 13571852620 |
尤浩然 | 荊山開發區管委會主任 | 13892876345 |
丁拓 | 鳳凰路街道辦主任 | 13572901333 |
丁海亮 | 新華路街道辦主任 | 13991897877 |
宋文儒 | 振興街道辦主任 | 15029962777 |
紀輝 | 北屯街道辦主任 | 18066669396 |
王瑞紅 | 新興街道辦主任 | 18192119060 |
胡偉 | 關山街道辦主任 | 13572813311 |
吳余良 | 武屯街道辦主任 | 15309228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