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走進同飛社區1518棟,提及樓棟長、黨小組長石懷敏,居民們總會微笑著說:“石阿姨就如同樓道里的明燈,既亮堂又溫暖,有她在,我們心里倍感踏實。”年逾八旬的石阿姨,退休后毅然承擔起“三長兩員”的重任,將黨員的初心銘記于心,將居民的需求扛在肩上,通過一件件細致入微的小事,織就了社區鄰里間的“幸福網”。
一、傳黨音、強信念,做政策宣講的“帶頭人”
身為1518棟黨小組長,石懷敏把“讓黨的聲音傳進鄰里”當作首要責任,常年牽頭組織黨員學習各項政策,讓黨課教育不止于“讀文件”,更能“入人心”。她會結合居民看得見的變化解讀政策,不用生硬說教,而用通俗的比喻、拉家常式的交流讓政策在大家心里悄悄扎根。


二、嚴自我、睦家庭,做家風建設的“示范者”
退休前,石懷敏曾任西飛二小校長,畢生致力于培育棟梁之才;退休后,她用行動詮釋“黨員既要帶好大家,更要管好小家”。三十年來,她悉心照料久病在床的愛人,用堅韌與溫情為子女樹立榜樣,更與兒媳、女婿相處融洽,印證了“好婆婆成就好兒媳”的溫情道理。她深知“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用自己的和睦家庭,為小區居民樹立了“家風正、社會安”的鮮活典范,贏得大家由衷敬佩。
三、暖鄰里、解難題,做群眾身邊的“知心人”
“為人民服務”是石懷敏始終踐行的宗旨,尤其對弱勢群體,她更是傾盡全力。1520棟獨居老人楊阿姨因喪子深陷悲痛,她主動陪伴、耐心開導,幫老人走出陰霾;同棟的武師傅、張師傅兩位老人年老體弱,82歲的她仍常上門幫忙;1527棟的孟師傅更是將她視作“良師益友”,從日常瑣事到尋醫問藥,都愿向她請教。經她幫助的人和事不勝枚舉,“知心大姐”的稱號,是居民對她最真摯的認可。


四、憂社區、獻良策,做社區建設的“有心人”
在石懷敏心中,“社區是居民的主心骨,建設好壞關乎每個人”。她不僅主動承擔起保護社區環境、參與社區建設的責任,更善于發現問題、及時行動:1517棟外來租住老人多次拉拽未關車門,她第一時間向社區反映,化解安全隱患;1524棟西頭小廣場的健身器械年久失修、根部斷裂三分之二,她緊急聯系社區與物業,避免老人鍛煉時受傷;今年5月2日遭遇極端大風,1524棟前大樹被刮傾斜,她一邊協調物業,一邊組織1號院居民合力扶正樹木,既保護了小區環境,也保障了行人與車輛安全,用行動贏得居民廣泛好評。
五、化矛盾、促和諧,做鄰里關系的“調解員”
面對居民矛盾,石懷敏總是主動靠前,用耐心與智慧化解糾紛。作為樓棟長,一對夫妻因性格差異頻繁爭吵,她上門當“義務調解員”,讓兩人重歸于好;李叔叔因家庭矛盾喪失生活希望,她先上門疏導,再及時向社區匯報,最終幫老人化解矛盾、安享晚年;席師傅與靳師傅因十幾年前的誤會積怨,甚至發展到肢體沖突,她主動介入調解,并求助社區協助,最終讓兩人解開多年心結。
石懷敏同志“退休不退責”,這里的“責”,是一名共產黨黨員始終堅守的初心與使命,是“三長兩員”始終肩負的擔當與責任。在同飛社區,像她這樣的黨員與熱心居民并非個例,他們共同繪就了社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我們堅信,有這樣一群“知心人”“帶頭人”,同飛社區定能在發展之路上穩步前行,真正實現“同飛”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