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5年下半年,街道將始終秉持“以人為本、服務至上”的核心理念,把政務服務提質、扶殘助殘暖心、失地農民就業保障、文化服務惠民等民生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堅持統籌規劃、協同推進、精準落地,讓民生幸福底色更加鮮明。
深化便民服務建設提升為民服務質效
一是強化作風建設。以紀律作風整治為抓手,嚴抓“四項機制”“16不準”負面清單落實,推行“提前到崗”“綜合窗口主動問詢”“每日考勤”等制度,同步建立問題即時通報機制,確保服務規范不松勁。二是優化補位機制。明確AB崗制度,實行“關鍵窗口1崗2人、非關鍵窗口跨崗補位”,保障人員空缺時5分鐘內完成業務替補,杜絕服務斷檔。三是提升服務效能。邀請區級部門開展專題培訓,組織技能競賽、“崗位大練兵”等活動,以練促學、以學促干,切實提升工作人員業務能力;完善《崗位業務手冊》并制成PPT在大廳電子屏循環播放,方便群眾直觀知曉業務。同時依托街、村便民服務中心構建“1+8+N”服務體系,將街、村干部100%納入幫代辦隊伍,重點為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公開服務事項及聯系方式,強化基層服務效能。
提升民政工作水平筑牢民生幸福底色
一是堅持“腳步摸排+大數據比對”雙軌并行,精準銜接線上預警與線下核查,嚴格規范救助流程。每月組織干部開展入戶核查,同步聯合醫保、教育等部門構建多元化幫扶體系,推動救助政策精準落地、直達快享。二是嚴格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政策,積極申報殘疾人扶持項目,常態化開展“上門評殘”便民服務。聚焦殘疾人實際需求,推進個性化康復救助與輔具適配服務,切實改善殘疾人生活質量、提升幸福感。三是主動對接稅務部門梳理繳費基數,線上線下多渠道宣傳醫保政策,針對重點家庭提前開展繳費動員。以政策普及度提升推動參保覆蓋面擴大,以精準動員強化醫保救助實效,筑牢群眾健康保障防線。
精準服務退役軍人落實優撫保障政策
扎實建立退役軍人數據庫,動態完善“一人一檔”信息臺賬,全面精準掌握退役軍人基本情況。聚焦退役軍人個性化需求精準施策,為有就業意愿的退役軍人提供技能培訓與崗位定向推薦,為困難退役軍人協調納入社會救助體系及三級慰問體系;深入挖掘優秀退役軍人先進典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引導其積極投身轄區重點工作。同時嚴格落實常態化聯系、優待證精準發放、光榮牌規范懸掛、重要節日走訪慰問等服務舉措,切實讓退役軍人感受到關懷與溫暖。
強化養老就業保障增進民生福祉成色
一是持續加快失地農民養老保險辦理進度,以“政策熟、流程清、效率高”為目標,強化工作人員業務培訓與實操指導,嚴格把控資料收集精準度,不斷提升參保辦理效率,切實解決失地農民養老后顧之憂,筑牢養老保障底線。二是有序推進“家門口就業”,依托“秦云就業”平臺、北屯就業服務驛站平臺、村組微信工作群、LED屏等,多渠道發布崗位信息,搭建便捷就業橋梁,助力轄區群眾就近就業。同時開展精準摸排與就業匹配,嚴格落實“1131”就業服務機制(1次政策宣傳、1次職業指導、3次崗位推介、1次技能培訓),實現就業服務“點對點”對接,提升就業幫扶實效。
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打造服務品牌標桿
一方面打造“閻良區秦韻百姓秦腔大舞臺”特色品牌,充分發揮鄉賢資源優勢,依托北屯梨園大舞臺,常態化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文化惠民活動。分層分類開展區域特色文體活動,有序舉辦毽球賽、游泳賽、趣味運動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賽事;積極對接上級專業院團與社會文藝社團,邀請其走進北屯開展惠民演出,生動講好北屯發展故事。同時,以梨園大舞臺為載體,策劃舉辦酥梨品鑒會及農產品展銷活動,推動文化與農業深度融合;組織非遺皮影表演進校園活動,傳承非遺文化、豐富學生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聚焦鄉村振興目標,整合轄區特色資源,打造鄉村一日游精品路線。串聯北屯皮影戲主題展示館、李橋村旅游示范村(酥梨基地)、眾天蜂業研學基地、北屯歷史文化展示館、四葉草花卉基地、中華蜂趣園等特色點位,通過優化路線設計、完善配套服務,強化農文旅融合發展動能,切實以旅游產業帶動鄉村經濟發展、提升群眾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