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新華路街道2020年度全年目標任務完成
情況自查報告
2020年,新華路街道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統領,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總體部署,堅持“在服務中發展,在發展中服務”理念,踐行新華路街道的使命擔當,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完成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一、亮點工作和獲得的表彰與榮譽
街道農興村棚戶區改造創造了“新華速度”,受到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示表揚,并在全區推廣新華拆遷經驗;“七人普”工作代表我區接受國家統計局調研檢查,給予高度評價;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被推薦為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成立了全市首家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全區首家商圈黨建聯盟、首家就業創業服務工作站和首家計劃生育協會“百合暖心家園”。
多項經濟指標名列全區前茅,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排名全區第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全區唯一正增長,排名第一;省考內資排名全區第二。
多項工作獲不同層次表彰,街道榮獲“西安市離退休干部先進集體”、“2020年西安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青年示范崗”、“西安市2019年度標準化便民服務站點”、“閻良區2019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閻良區2019年度計劃生育協會工作先進單位”;公園街社區榮獲“省級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前進東路社區榮獲“陜西省優秀調解委員會”和“西安市五化標桿社區黨組織”,福美社區榮獲“西安市2019年度標準化便民服務站點”,麻張村榮獲西安市“2020年度十佳運營規范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潤天花苑社區“誦讀國學經典,構建書香社區”國學公益讀書會被授予2020年西安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二、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一)經濟運行穩健增長。截止11月底,限額以上商貿企業銷售額完成12.4億元,同比增長138.5%;先進制造業產值完成0.34億元,同比增長4.6%;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完成4.5億元,同比增長2.4%;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1億元,省考內資完成5.88億元,規上服務業完成1.3億元。
(二)疫情防控高效有力。全辦凝心聚力,堅決落實“三個一切”、“五個所有”防控措施,不分晝夜和節假日,吃住在單位,以單位為家。397名黨員干部投身一線,緊要關口、危難時刻挺身而出,哪里有危險、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新華人,用責任和擔當詮釋了新華人的初心和使命,為閻良乃至全國疫情防控大局做出了新華貢獻。
疫情期間,開展五輪次大排查,共排查36000余戶,78000余人次,入戶率100%。嚴守卡口進出關,設立檢查咨詢點113個,實行24小時工作制,嚴格做到“四個一律”和“六個一”。組建志愿者隊伍,無死角對無物業管理小區規范消殺。落實重點人員“六項”管控措施,實行“一對一”管控和“四個一”鼓勵機制,全年共排查重點人員7858人,居家隔離2208人,健康服務2695人,集中隔離448人。對涉及確診病例的4個單元樓棟、共計60戶186人實行集中隔離,堅持24小時輪流值守,全方位服務,解除隔離現場,被隔離人員感謝聲、掌聲激動人心。疫情以來,共收到特殊黨費及愛心捐款共計15萬余元,捐物價值18萬余元,儲備疫情物資共計76萬元,為85家門店發放生鮮,果蔬及補貼共計17萬余元。嚴抓企業復工復產,設立復工復產專班,一企一策,點對點服務,傾力紓解復工復產困難問題。2020年4月份,9個區級重點項目復工率100%,轄區企業、門店復產率達75%以上。至9月份,各項經濟指標全面轉正。
(三)黨的建設不斷加強
1.強化政治思想建設。一是班子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嚴格執行黨內政治生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則,全年中心組理論學習25次、領導班子成員交流發言72人次,機關例會學習18次;深入開展肅清趙正永流毒和以案促改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區委“四個查一查”、“四個專項工作 ”要求,召開教育警示大會4次,開展“先進典型月月學,反面警鐘月月敲”5次、班子成員集中專題學習8次,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得到極大提升。認真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動真碰硬,對領導班子和班子成員查擺的121個問題,建立整改臺賬,實行銷號管理。新建、修訂制度26個,121個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并長期堅持。二是黨員教育管理形式多樣化。利用街道黨校平臺,組織開展“回家過年--2020年春節流動黨員冬訓班”、“青春心向黨 奉獻航空城”青年干部培訓班等培訓21次,激勵黨員干部煥發新氣象、展現新作為。組織開展了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表彰大會暨“初心永鑄、致敬黨旗”誦讀比賽,對10個先進集體和39個優秀個人進行了表彰。
2.夯實基層黨建基礎。在農村,成立農興村棚戶區改造項目指揮部臨時黨支部,臨時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拆遷改造工作中發揮明顯。打造繩張村紅色“初心廣場”,建成繩張村“黨小組之家”,為繩張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結合地域優勢和產業特色,開展社區與農村結對幫扶,將農村綠色果蔬直接引進社區小區,既減少了中間環節,保障果蔬安全,也促進農民增收;在城市,創新打造新華路街道城市“1+5+N”黨建品牌,構建“‘厘’級服務”(立即服務)新模式。聚焦社區體制機制和治理突出問題,著力打造“5+5”基層治理新模式,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快速反應服務機制,努力打造平安和諧“安心家園”、真情關愛“暖心家園”、溫馨安居“開心家園”、志愿服務“愛心家園”、服務群眾“貼心家園”。潤天花苑社區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中推行“321”服務模式,建管理制度,創服務品牌,展多彩活動,整頓順利通過市委組織部驗收并得到一致肯定。前進東路社區成功創建市級“五化”標桿社區黨組織。深化區域黨建聯盟和社區教育學校作用發揮,成員單位由最初的10個增至16個,實現了轄區重點企業黨建工作全覆蓋,各聯盟黨組織根據各自職能特點,堅持事務共商、服務共享,在疫情防控、社區治理、老舊小區改造、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等工作中不斷形成合力。截至目前,共舉辦全員參與大型活動7次,解決問題28個,打造出具有新華特色的城市基層黨建品牌。推進商圈黨建新模式,組建全區首家夢想城商圈黨建聯盟,聯合6家區級職能部門、設立4個服務站,以打造“紅色商圈、活力商圈、誠信商圈、繁榮商圈、和諧商圈、共贏商圈”為總要求,為轄區黨員群眾、企業員工搭建“黨建共融、資源共享”的新平臺。
3.同心共筑文明城市。嚴格落實創文工作要求,全街上下團結一心,奮戰一線,從環境衛生整治入手,夯實硬件基礎,宣傳引導居民了解創文、支持創文、參與創文,營造濃厚的創建文明城市氛圍。向轄區居民、沿街商戶發放宣扇20000把,發宣傳冊和宣傳畫40000冊,張貼公益廣告600余處,添置微型消防站設備21套,主要道路設創文小品4個,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場1處,為我市創文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4.黨風廉政建設不斷加強。制定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清單、主體責任清單和“一崗雙責”責任清單,定期聽取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匯報和研判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扎實落實談心談話制度。全面提升硬件建設,支持街道紀工委監察組工作,制定印發了《新華路街道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監督管理工作從“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使黨員干部的行為時時處處得到有效監督。2020年給予黨內嚴重警告2人、黨內警告2人、運用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38人次。
5.人才隊伍助推科技創新。摸清鄉賢底數,建立了新華路街道31人、區級7人的鄉賢人才庫,制定《新華路街道鄉賢人才工作制度》,建立鄉賢人才聯系機制,組建微信聯系群,收集意見、建議15條,均進行了專題研究、答復。特別是農興村鄉賢在新西組、新東組拆遷改造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另外,街道武裝部按照“六有”要求,完善了硬件設施建設,達到了省軍區基層武裝部正規化建設標準。嚴格履行宗教工作兩級責任,轄區1個宗教場所和諧穩定,秩序良好。
(四)基層治理實現新突破
1.完善全科網格服務體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投資50余萬元,高標準建成180㎡的街道綜網中心,充分運用西安市社會治理網絡平臺,整合全科網格,實現安全生產、治污減霾、維護穩定、疫情防控等統一指揮、聯動處置。全街劃分52個基礎網格和4個專屬網格,并將區域內所有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公共場所、居民小區、城鄉空地、沿街商鋪等全部納入網格,編制全街“一張網”。健全受理、流轉、交辦、督辦、反饋閉環管理。全年受理網格事件15002件,辦結15002件。
2.積極爭創“平安鼎”,打造平安幸福街道。建立包抓機制、夯實責任,邀請社區民警開展平安講堂活動,懸掛平安宣傳橫幅、印制平安建設一封信,營造了平安建設宣傳的濃厚氛圍,實現無進京非訪、無赴省到市集體訪目標。全年群眾信訪投訴89件,受理率和按期辦結率達100%。
3.夯實主體責任,安全生產常抓不懈。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萬里行”活動,制定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方案,梳理責任清單,夯實主體責任。結合季節、重大節日,適時開展安全生產大排查,重點領域、人員密集場所常態化檢查,建立安全工作臺賬,形成“橫向講配合、縱向做指導”的工作機制。全年排查整改安全隱患136處,開展消防安全培訓8場次,有效提高干部群眾工作責任意識和消防安全意識,轄區無重大安全事件發生。
(五)城市管理再上新臺階
1.推進綠色發展,打贏藍天保衛戰。堅持以大氣污染防治為主線,突出散煤治理、揚塵管控、餐飲油煙治理、露天焚燒、煙花爆竹禁燃等五個重點環節,精準施策,科學治霾,確??諝赓|量持續改善。2020年,我辦子站空氣質量數據位居全市205個微子站第92名,全區9個街辦、開發區第2名。一是強化揚塵管控,全年共檢查72次,督促整改12次,確保了各類工地真正做到“6個100%”和“7個到位”;二是強化油煙治理,登記餐飲門店351家,并對289家產生油煙的門店安裝油煙凈化設施,使用清潔燃料覆蓋率達100%;三是強化散煤治理和露天焚燒管控,“三夏”“三秋”實現“零著火點”目標。四是強化“散亂污”企業監管,對臺賬內85家“散亂污”企業落實日常巡查制度,發現問題立即處理;五是強化網格員隊伍管理,組建專職網格員隊伍,制定《新華路街道辦專職網格員考核管理辦法》,實現“2個100%、1個前列”,即網格員日常簽到率、污染源管控率達到100%,人均有效案件數量位居全區前列。
2.探索環衛運營新模式,城鄉垃圾分類取得新成效。一是強化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創建,落實“街辦主導、社區牽頭、試點帶動、全民參與”工作機制,通過建機制、廣宣傳、強執法等手段,進一步營造垃圾分類全民參與氛圍,規范城市生活垃圾收集運輸管理。全年開展“小手拉大手、垃圾分類齊步走”、“垃圾分類一小步,低碳生活一大步”宣傳活動20余次,發放垃圾分類投放指南15000份,參與志愿者人數142人,開展聯合督導檢查15次,實現區級達標小區44個,定時定點投放小區達80%以上。二是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強化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硬件設施建設。全年動用車輛1200臺次、人員800余人次,清理各類垃圾近4500余噸,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村莊占比100%,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100%,生活垃圾有效治理行政村占比100%。
3.堅持建設核心引擎,農興村棚戶區改造彰顯“新華速度”。堅持拆遷“公開、公平、公正”原則,落實按照市委提出的“最好的位置、最好的規劃、最好的設計、最好的配套”要求,街道主要領導親自掛帥,抽調精兵強將,注重發揮黨員干部和鄉賢作用,強化正面宣傳引導,用時40天完成新西組154戶征收房屋的拆除,用時23天完成新東組169處宅基地的拆除,實現了拆遷“三個零”目標。銘峰郡城相關土地手續辦理完成,爛尾樓2020年8月銷號,91畝閑置土地通過招拍掛得到盤活。
拆遷工作受到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批示:
區委書記王育選同志在《新華路街道關于農興村新西組棚改工作的專報》上批示:“這次新西組拆遷僅用時40天完成了154戶、700人的拆搬遷任務,彰顯了‘新華速度’,而且‘三個零’的反應足見工作之扎實。這一切都體現了區級領導帶頭深入研判,街辦領導干部一線走訪宣傳,村干部及鄉賢與廣大群眾交心儀理全程幫助。可謂是三級互動全員互動的現實效果,向大家道聲辛苦!向你們提出表揚!望新華路街道在總結中不斷彰揚好的做法,使街道全面工作再創佳績!”在《關于農興村新東組拆遷工作提前完成的報告》上批示:向新華路取得的又一拆遷效率與成效表示祝賀!望你們在做好后續工作的同時,認真總結提煉好的做法,以資學鑒。
區長茍繼東同志在《關于農興村新東組拆遷工作提前完成的報告》上批示:對新華路街辦本次拆遷工作提出表揚。要認真總結經驗,通過打硬仗提高全街辦同志的工作勁頭和水平,另外,安置樓建設盡量在2021年基本建成,再創新速度、新紀錄、新標桿。
3.老舊小區改造注重民意,民心工程收獲贊譽。2020年,老舊小區綜合提升改造涉及3個社區,18個小區,38棟樓和1355戶居民,改造總面積13.76萬平方米,總投資5600余萬元。街道主要領導牽頭,從“三拆二清”工作入手,開展宣傳政策、調研摸底、實地察看,廣泛征求居民意見建議,吸納并制定改造方案。同時,嚴格辦理相關手續,確保改造項目依法、規范,真正將老舊小區改造辦成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實行老舊小區改造“五方聯動”周例會制度,查擺隨時產生的問題并當場形成解決對策,確保改造質量和工期。本次改造,拆除違法建筑5800平方米,拆墻并院小區9個,改造后的18個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群眾滿意度達97%以上,全部順利通過市級評估驗收,并取得了17個優秀,1個良好的佳績。收到居民贈送錦旗6面。
4.嚴守城市規劃底線,全面完成違法建筑拆除任務。拆除違法建設臺賬內128處,占全區任務總量的50.4%。拆除面積7000余平方米,按期完成整治任務;拆除違法建設臺賬外12處,拆除面積800余平方米;拆除門頭牌匾、廣告標識、遺留廣告支架20余處,拆除面積200余平方米,按期完成違法建筑拆除任務。
(六)為民服務達到新水平
1.打造全域“15分鐘養老服務圈”。按照“政府公益化扶持+市場化運營”原則,高標準建成集托老、餐食、助潔、康復等服務于一體的全市首家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同飛、紅旗2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于2020年12月30日開業,市、區相關領導出席揭牌儀式,受到高度評價和關注,并在學習強國上推送。目前,轄區養老機構共有床位132張、從業人員56人,服務老年人1600余人次。
2.高質量率先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任務。轄區451個普查小區、15個普查區,3973個建筑物,占全區36%,街道實行“兩員普查制”,配備79名普查指導員,404名普查員,共摸底45036戶,摸底登記111528人,其中戶籍人數62611人,提前完成46302戶登記,占街道普查總戶數的114.5%。
3.文旅融合發展促進群眾幸福指數提升。全年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110余場次、惠民演出13場次,其中街道健身秧歌《扇舞飛揚》榮獲閻良區“舞動長安”全民技能大賽一等獎。成功舉辦了“醉美繩張 蜜桃飄鄉”水蜜桃推介系列活動,承辦了閻良區首屆籠式足球賽,高質量完成文化大禮堂“六廊”“兩堂”“六室”一舞臺建設,受到區文體局肯定。
(七)城鄉融合促人居環境再提升。
1.扎實推進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展現。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方面。建立周抽查、月檢查、季評比、年考核工作機制,全面清理村莊房前屋后和村道沿線積存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共投入資金34萬元,參與干部群眾600余人,清理各類垃圾近4500余噸,徹底解決了村莊內“臟、亂、差”現象;開展廁所革命方面,在全區率先完成147座戶廁改造任務,無害化戶廁普及率97.9%;推進農村污水治理方面,投資465萬元完成全區第一批PPP項目繩張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建設,投資350萬元對農興村李皮組生活污水管網進行了改造,農興村牌樓、北朱組2個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全部銷號,全辦3個村18個村民小組生活污水全部達到治理標準,全區首家街道全域農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達100%。推進片區化建設方面,投資139萬元,建成566㎡的繩張村改擴建農村片區化中心社區項目;美麗鄉村建設方面,投資100萬元,完成農興村李皮組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順利通過市級驗收。2020年12月4日上午,我區農村天然氣通氣點火儀式在農興村李皮組舉行,區政府主要領導、相關部門及各街辦領導參加,自此,實現農興村七個村民小組全部通天然氣,我辦78%的村組使用上了天然氣。
2.落實中央部署,扎實開展農村亂占耕地建房整治。嚴把建設時間節點、用地手續等關鍵因素,對設施農業用地嚴格審核,并規范“一斑一檔”。摸排圖斑 86處,涉及項目171個。其中排查不納入項目144個,納入項目27個。完成86處圖斑省市級信息系統的錄入、公示、上報工作。完成144個不納入項目的佐證資料上報及27個納入項目的信息采集上報。
三、重點項目完成情況
建立重大項目綜合服務機制,全面實施街辦領導班子定期走訪制、項目經理負責制和重點項目微信群直報制,及時召開研判會,制定推進措施。2020年,承擔的區級重點項目9個,年度計劃投資4.74億元,完成投資6.076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128.2%,重點項目建設全區排名第一。其中農興村(新東組、新西組)棚戶區改造項目、寶安.紫韻四期項目、劍橋公館項目、309號工程與軍機客服中心項目、516號改裝調試廠房項目、600號試飛綜合測試及設計樓項目共6個項目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農興村(新東組、新西組)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投資1.636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272.6%;航材儲備中心項目、600a號飛行模擬器廠房、600b號飛控試驗廠房項目、閻良區康視眼科醫院項目已經完成建設,達到100%投資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