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3年,我辦緊盯區委區政府“八個之城”目標定位和“十個閻良”建設,聚焦“1+10”黨建引領和十個攻堅行動,緊緊圍繞街道“1+5+29”重點工作,永葆銳氣、勇爭一流,推動各項工作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即日起,我們將在“新華路街道辦”開設【向人民報告】專欄,以圖文形式分為5期,編發街辦2023年工作亮點和突出實績,全面展現2023年的高質量發展成果,為奮力譜寫和美新華新篇章凝聚磅礴力量。
01 獲獎榮譽
這一年,街辦先后榮獲“西安市保障中國—中亞峰會先進集體”“西安市愛國擁軍模范單位”“2023年度生活垃圾分類市級示范片區”“全市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先進單位”“市級退役軍人示范單位”“西安市五四紅旗團委”“殘疾人福利工作先進單位”“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單位”“城鄉社區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社會組織發展工作先進單位”“民政工作先進單位”“生態環保工作網格化考核第一名”“生態環保工作優秀宣傳三級網格”“檢察業務協作配合先進集體”等榮譽。
社區榮獲“全國老年友好型社區”“陜西省老年友好型社區”“2023年度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省級和諧示范社區”“陜西省防災減災示范社區”“陜西省標桿型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等27項榮譽。
02 黨建專班掛圖督戰
成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工作專班,發揮專班牽頭抓總作用,強化指導督導,注重宣傳引導,靠前指揮、高位推進,探索建立“1+7+1”工作模式,狠抓落實,善作善成,切實推動基層治理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03 黨建品牌賦能添力
深化“1+5+N”城市基層治理黨建品牌,精心培育“潤心匯”“左鄰右社”“福小將”等15個各具特色的黨建品牌,與重點工作互融互促、同頻共振,為轄區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區域黨建聯盟組織開展“聯盟同心聚合力 踔厲奮發新征程”“聯盟聚力賦能 協作共促發展”等活動6次,召開黨建聯盟聯席會議2次;商圈黨建聯盟開展“政務服務進商圈?群眾辦事更方便”等活動3次,召開黨建聯盟聯席會議1次;更新打造“凌云治”“鄰聚力”“e同行”“紅色管家團”“福小將”“家文化”6個社區黨建特色品牌,實現“一社區一品牌”。
04 服務載體持續創新
推進“閻必行”工作機制,落實黨建促基層治理“N+1+N”模式,完成電梯安全檢查、食品安全風險排查、安全隱患整治等承諾服務事項41項,區稅務局聯合潤天花苑社區建成首個稅收志愿網格化服務站;全面推行“一年10件實事”,確定實事172件,集中解決了如暖氣改造、污水倒灌、安裝充電樁等惠民實事;推行社區積分兌換超市,共開展積分兌換百余次,環境衛生整治、社會治安排查、公益文化活動等服務活動200余次。在14個社區全覆蓋打造“紅色議事廳”,“線上+線下”議事廳開展協商議事130余次,解決危墻拆除、車棚改造等急難愁盼問題126件。
05社區陣地規范提升
投入200多萬元對公園街、勝利街等5個社區進行改造提升,建成航城·驛家2處,實現為民服務最大化。
06 為老服務再添舉措
新建潤天花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倚天社區第二養老服務站,新增床位20張。采用“六統一”標準,建成前進東路、同飛、興飛等6家社區食堂,建成率和運營率均排名7個街道第一名。國企退休服務精準,創新開展“七項服務承諾”,扎實開展各項工作104次,接收退休人員453人。
07 紅色物業效能初顯
已初步完成紅色物業小區創建17個,其中成功創建紅色物業小區8個,占全區已創建小區總數70%;創新物業評價“紅黑榜”,依據群眾評價,引導紅榜物業進駐、黑榜物業退場,全年完成8個小區物業公司更替。
08 網格治理精準高效
配備專職網格員46名,兼職網格員102名,累計上報網格事件40305件,辦結40296件,處置辦結率99.98%,入選區級優質典型工單165條,市級優質典型工單21條,完善制度15項。
09 民生實事狠抓落實
聚焦群眾電動車充電難、私拉電線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在69個居民小區安裝充電樁共計636組5134個充電位,實現轄區居民小區共享充電樁100%全覆蓋。
10 雙擁創建成效明顯
不斷完善陣地建設,創建省級“標桿型”服務站8個,市級“示范型”服務站4個,規范型服務站6個,轄區星級服務站創建實現全覆蓋。我辦被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警備區命名為“西安市愛國擁軍模范單位”。
11 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引入256家社會組織、團體、協會構建“善治+”共同體,與西安市青曲社、易俗社成為基層文藝結對單位,舉辦有影響力的近千人演出活動2場,開展“文化搭臺 黨群連心 和美新華”系列文體活動,打造新華文化品牌,全年累計開展活動4070場次,累計參與人數960672人次,排名7個街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