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20年,全國上下全力抗擊疫情,區衛生健康局全體干部身先士卒,積極投身到疫情防控的嚴峻斗爭中,立足本職,主動作為,實現疫情防控和信息化建設 “兩手抓”“兩不誤”。在配合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涉疫重點人員排查、“一場五站”應急處置與“一碼通”推廣使用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同時,區衛生健康局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緊密圍繞國家“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要求,以醫院、群眾的迫切需求為出發點,以信息化助力疫情防控工作為契機,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載體,創新智慧醫療線上線下一體化就醫模式,為抗疫提供強有力保障,發揮了信息化在提質增效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開辟抗疫第二戰場,開通在線問診服務
2月17日,區衛生健康局開通“在線問診”服務。依托“閻良區人民醫院”微信公眾號,20個科室的50名醫生在線服務,患者可以通過圖文的方式在線咨詢,無須掛號預約,醫生網上答疑解惑,給予專業遠程指導。該服務開通以來,在線咨詢問診量達2184次。
二、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加快智慧醫院建設進程
為解決掛號、交費時人員聚集的問題,我區在全市區(縣)二級醫療機構中率先探索互聯網醫院建設,4月24日在區人民醫院試點推行“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向公眾提供預約掛號、掛當日號、在線支付、檢查檢驗結果查詢、病案郵遞等服務。線下自助掛號繳費機、自助檢查檢驗報告打印機及“掃碼付”的應用,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就醫新模式,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三、推進“互聯網+基層檢查”,實現遠程診斷診療新模式
1.深化醫學影像遠程會診,提升遠程醫療系統服務能力。
區域醫學影像集中處理中心成立以來,群眾在街道衛生院付一級醫院的檢查費用享受二級醫院的診斷水平,節約了資源、降低了醫療費用。疫情期間,區遠程影像診斷中心高時效、高質量為6家衛生院出具影像診斷報告。本年度,影像中心共審閱影像17920張,為基層醫療機構患者合計9769人次出具診斷報告。
2.完成區域遠程心電診斷平臺建設,遠程醫療服務區域全覆蓋
區域遠程心電診斷平臺以區人民醫院心電科室的技術力量為依托,建立區級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全面提高基層醫療機構心電診斷業務水平。實現區級、街道、村級三級聯動心電診斷新模式,解決基層無專業心電技術人員的問題,下沉優質資源,讓老百姓以一級醫院的診療價格享受到二級醫院的診斷水平。

3.打通院前急救與院內救治生命通道,提高胸痛中心救治能力。
為120急救車安裝移動式心電圖機,通過4G網絡連接區域遠程心電診斷中心,實現心電圖的實時傳輸,胸痛中心專家及時判讀,指導救護車醫生開展給藥干預措施。院前第一時間得到診斷結果,院內第一時間做好救治準備,最大限度為病人爭取搶救時間,提高了胸痛急診患者的救治質量。
四、推進“互聯網+移動支付”,醫療費用手機支付便捷高效
1.住院押金手機在線交納方便快捷。以微信公眾號為平臺,患者輸入住院號即可查看住院花費清單,在線支付住院費用,免去上下奔波與排隊等候之苦。
2.社區醫療移動支付全面推廣。全區6家街道衛生院及鳳凰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已實現收費窗口微信、支付寶繳費,為更多群眾就醫帶來方便。
五、推進“互聯網+醫保結算”,城鄉醫保一站式結算全面運行
2020年1月1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系統與城鎮居民醫保系統正式合并。為應對新農合和城鎮醫保結算給醫院醫保科報銷工作造成人員聚集問題,區衛健局信息中心積極協調各參建方,推進城鄉醫保一站式結算系統改造測試工作。1月9日,區內二級醫院正式啟用城鄉醫保一站式結算工作;4月27日,全區6家街道衛生院城鄉居民醫保一站式結算系統全面建設完成。我區在全市區(縣)一、二級醫院率先完成了城鄉醫保一站式結算平臺建設工作。
六、推進“互聯網+病案郵寄”服務,開通線上預約獲取住院病歷通道
為持續改進和完善便民惠民舉措,10月16日區人民醫院開通微信預約復印病歷服務,患者可以享受到在線申請、在線支付、病例郵寄、物流查詢。這一措施為來我區就醫的外地患者提供了便利,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七、推進“互聯網+公共衛生服務”,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信息化管理水平
1.預防接種預約服務:為改善接種門診時常出現的排長隊情況,鳳凰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6家衛生院采取線上分時段預約方式對接種人群進行分流,接種流程更加規范化、精細化,極大地方便了家長和兒童。
2.居民健康檔案開放查詢: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規范,通過區政府門戶網站,向全區居民開放個人健康檔案查詢入口。采用身份證號+健康檔案預留手機號碼短信認證方式,杜絕非本人隨意調閱,最大程度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八、推進“互聯網+人工智能”應用服務,步入無創、智能技術新時代
區人民醫院引入膠囊胃鏡系統,為病患帶來全新、舒適的胃部檢查體驗。隨水吞服一顆膠囊,即可完成一次準確的胃部檢查。醫療數據模型和閱片質控,大大提高每一例檢查的準確性,成為醫生的得力助手。這是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在我區醫療行業的一次成功應用。
九、推進“互聯網+網絡安全”管理,全力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
1.開展醫療衛生行業網絡安全檢查及培訓:全年組織網絡安全檢查2次,覆蓋全區2家二級醫療機構6家街道衛生院80家村衛生室。在市衛健委、區委網信辦、公安閻良分局的支持下區衛生健康局舉辦網絡信息安全培訓1次。全區各層級醫療衛生機構100余名工作人員參加了培訓,顯著提升了機構網絡安全意識與管理水平。

2.可視化監管平臺建設:建立監測管理平臺,對各業務服務器、網絡的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控,一旦出現問題早發現早處理,進一步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
3.完成區域醫藥衛生信息平臺等級保護工作:根據國家網絡安全法律法規要求,區域醫藥衛生信息平臺等保工作全面完成,以三級信息系統保護標準為依據,完善管理和技術措施,整改消除安全風險隱患,全力保障網絡與信息安全。
閻良區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緊跟國家大政方針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群眾需求為導向,致力于以信息技術推動優化就醫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增強服務能力。新的一年,我們將不忘初心再出發,加速推動區域醫藥衛生信息平臺向更高建設水平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