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3月4日早上7點多,西安市紅會醫院閻良院區精神心理科閆小梅主治醫師注意到了一條朋友圈信息。

這條朋友圈,來自榆林市米脂縣的14歲孩子的父親,孩子4月前可能因為被別人多次批評后出現雙膝處疼痛等癥狀。起初不明顯,可正常行走,只是在上下樓時疼痛明顯,漸漸在平地上走路也有疼痛感。現在患者不能正常走路,緩慢而且不能正常抬腳。

曾在當地骨科及西安市紅會醫院門診求治,做各項相關檢查均無明顯異常,且情緒低落,高興不起來,不愿出門,整天在家玩手機,西安市紅會醫院骨科專家和精神心理科門診專家共同會診后,考慮為精神心理科問題,轉入西安市紅會醫院閻良院區精神心理科住院治療。
入院后,閆小梅醫生給孩子進行了全面體檢及精神科檢查,初步診斷為“分離(轉換)障礙”,及時給予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等。經過3天的治療,孩子可以自己走路,家長高興極了,就發朋友圈表示感謝。
現今社會,中學生心理問題很多,情緒障礙,軀體形式障礙,分離障礙引起的厭學,逃學等問題,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很大的壓力,重視和關注青少年心理問題刻不容緩。

分離障礙(dissociative disorders,DD),又稱分離(轉換)障礙,原名歇斯底里癥(hysteria),該詞源于希臘文,即子宮之意,故中文譯為癔癥。在ICD-11中,改稱為分離障礙(sociative disorders)。
分離障礙是一類由明顯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和自我暗示,作用于易患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分離性癥狀,而另一部分患者表現為各種形式的軀體癥狀,其癥狀和體征不符合神經系統生理解剖特點,缺乏相應的器質性損害的病理基礎。
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的意識,知覺、記憶、身份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分離障礙則是一類復雜的心理-生理紊亂過程,患者非自主地、間斷地喪失部分或全部心理-生理功能的整合能力,在感知覺,記憶、情感、行為、自我(身份)意識及環境意識等方面地失整合,即所謂的分離狀態,分離癥狀可導致患者的家庭、社會、教育、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明顯損害。每個人在某段時間均可出現短暫分離現象,這是正常的心理現象。
分離障礙可以出現類似任何疾病的癥狀表現,故有人把分離障礙喻為“偉大的疾病”或“疾病模仿家”。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癥狀,意識范圍縮小,暗示性強,選擇性遺忘或情感爆發等精神癥狀。該病預后一般較好,60%-80%的患者可在一年內自行緩解。1982年我國12地區精神疾病流行學調查,本病在15~59歲人口中患病率為3.6‰;占全部神經癥病例的16%,居神經癥中第二位,僅次于神經衰弱。農村患病率明顯高于城市,女性患病率顯著高于男性,文盲半文盲者的患病率顯著高于較高文化者,貧窮者患病率顯著高于富裕者。
西安市紅會醫院精神心理科
從2021年11月份開始,西安市紅會醫院根據“一院三區(紅會醫院總院院區、高鐵新城院區、閻良院區)”同質化管理的部署,一院三區精神心理科實施統一管理,任命王禮群同志任主任,負責一院三區精神心理科教學、科研、臨床等工作。總院目前開展精神心理科門診診療及院內會診等工作。閻良院區精神心理科是西安市殘聯“西安市市級精神殘疾康復定點機構”、閻良區精神衛生防治技術指導中心、閻良區精神疾病防治康復中心、閻良區民政局指定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中心。已經形成了一支由心理治療、心理咨詢、精神科醫師、精神科護士、精神康復師等組成的優秀的診療團隊。

醫院按照“三級甲等醫院”臨床科室建設,治療手段豐富、多樣,科室采用中西醫結合、心理治療為其特色。 主治各類精神分裂癥,神經官能癥(抑郁癥、焦慮癥、強迫癥、疑病癥、神經衰弱、恐怖癥、癔癥、失眠 ),癲癇,躁郁癥,更年期綜合癥,兒童期精神心理障礙,腦炎后遺癥,顱腦外傷等引起的精神障礙。尤其對長期失眠,依賴藥物的患者有獨特治療方案。也開展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
西安市紅會醫院閻良院區精神心理科現在已成為渭北一所非常知名的精神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的專科醫療機構。山西、河南、甘肅、寧夏及本省陜南、陜北等地精神疾病患者慕名而來.精神心理科決心發揮紅會醫院的學科、管理優勢,盡快創建區域精神心理疾病治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