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勞動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是學生成長的必要途徑,閻良區各學校將勞動教育納入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深挖校內外資源,探索實施勞動教育的思路、方法、路徑,引導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發揮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
武屯職高學生齊聚農業實踐基地,共同探討作物生產奧秘,參與香菜、菠菜等作物種植過程,將理論與實踐、勞育與智育相結合,提升動手實踐技能,拓寬專業思路和視野。
“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模式,更是開展勞動教育的廣闊平臺。”學校負責老師表示,“此次活動,同學們增強了知農、愛農、惜農的意識,掌握了田間管理、作物生長、病蟲害防治等相關技術,還培養了實踐操作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同學們在未來的專業學習中更加得心應手。”
閻良區堅持育人為本、因校制宜、融合實施,以培養學生勞動素養為核心,一校一單構建特色鮮明的勞動教育清單,嚴格落實勞動教育課程每周1課時,將勞動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中,常態化開展實踐活動,支持學生深入社區、福利院等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讓學生真正做到以勞明理,以勞強技。
在金黃的玉米堆里,鳳凰小學學生如勤勞的小蜜蜂,用力剝著一顆又一顆玉米粒,每個動作都充滿了專注與熱情。一下午的時間過去,學生們額頭上溢出了汗珠,身上沾滿了泥土,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從課堂到實踐,從書本到生活,他們不由得期待起下一次的勞動時光。
學校圍繞“以勞育人 知行合一”主線,通過“家庭、學校、社會”三個平臺,“生活勞動、生產勞動、服務勞動”三大任務,創設“校園、家園、田園、職園、社園”五大渠道的校園必修課、家園生活課、田園體驗課、職園啟蒙課、社園參與課,結合學校果樹資源開展“柿柿如意”多學科融合課程,在多樣化的勞動課程中增強學生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情感。
“大班一年里,我嘗試將勞動教育浸入到幼兒一日生活中,從整理床鋪和衣物的自我服務到獨自一人完成值日生內容的集體服務,在布藝區帶領孩子們編辮子、縫沙包、縫指偶到幼兒自己穿針引線縫衣服。”北屯幼兒園教師甘夢婷說。
“我們還與園內自然資源相結合,引導孩子從種菜、擇菜、洗菜擇菜直到做菜。當香噴噴的搓搓、青團、菠菜餅、梨湯呈現在面前,食物的香味早已轉化為自豪與喜悅。”甘夢婷表示,現在大班的孩子已經升入小學,但在幼兒園里學會的技能可以讓其長時間受益。
目前,閻良區指導各學校立足現有條件,開發校內“種植園”“養殖區”,打造多領域、多行業的校外勞動實踐基地,其中省級1個(閻良區中國航空城飛翔夢航空體驗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市級3個(閻良區西安“眾天蜂業”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閻良區中國航空城雛鷹展翅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閻良區西安市美麗北馮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并將勞動教育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和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督導評估內容,為學校勞動教育落地落實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