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4月19日至20日,2025年閻良區中小學生科技素養創新活動在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圓滿舉行。本次活動由區教育局、區科工局、區科協聯合主辦,由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和迎賓小學承辦,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協會協辦。
陜西省航空運動協會副主席劉鋼,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張立志,黨委副書記、副局長程娟瑩,區科工局副局長、區科協副主席馬曉艷,團區委副書記、區少先隊總輔導員郭磊,區教育局三級調研員張本利,黨委委員高鎖用、王天驪,區融媒體中心總編室主任馮長濤參加。
開幕式上,兩架無人機在主席臺兩側緩緩升起,印制著“放飛云端夢想 點燃快樂童年”的活動主題條幅隨風展開,伴隨著“2025年閻良區中小學生科技素養創新活動現在開始”的宣布,數十枚模型火箭騰空而起劃破長空,五彩煙幕構筑的“科技彩虹”噴涌而上驚艷全場,在高空中形成一道絢爛的彩虹墻,現場千余名師生共同見證這一科技盛典,激發了學生們探索科技未知領域的熱情。
活動圍繞“實踐、探索、創新”三個主題,分航空航天模型、建筑科技模型、機器人編程、模擬飛行四大類展開,共設置橡筋動力飛機、火箭傘降、機器人對抗等17個項目進行比賽,吸引了來自全區中小學29支代表隊、1200余名選手同臺競技。活動中,學生們以多元比賽形式盡情綻放才華與創造力,各項目選手均亮點頻現、收獲頗豐。
航空航天模型制作與放飛。選手們巧手構建模型,從零件打磨到整體組裝,將航天知識融入指尖操作。當模型劃破長空,不僅展現了精準的結構設計能力,更讓“星辰大海”的夢想隨飛行器一同翱翔。
建筑科技模型設計與制作。選手們以“毛澤東故居”為藍本,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用手中的材料與智慧,搭建起一座連接歷史與現代的橋梁,通過精細的手法和豐富的想象力,讓“毛澤東故居”以別樣的形式“活”了起來。選手們不僅提升了自己的建筑設計與制作能力,更在制作過程中深入了解紅色歷史,讓紅色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競速模擬飛行。在虛擬空域中,選手們化身“飛行員”,憑借敏捷的反應力和對飛行原理的透徹理解,在賽道上挑戰速度極限,每一次精準轉向與姿態調整,都是理論知識與臨場應變能力的完美碰撞。
MakeX機器人對抗。機器人戰隊成員分工明確,有人專注代碼調試,有人精修機械結構。賽場上,機器人如精密協作的“戰士”,通過反復優化程序邏輯與機械聯動,在對抗中展現出強大的系統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
實物開源創客作品創新展示。一件件融合生活觀察與技術創意的作品令人眼前一亮,選手們以開源硬件為“畫筆”,在物聯網、智能裝置等領域勾勒創新藍圖,從創意構思到原型落地,全程彰顯突破傳統的思維火花與扎實的動手實踐力。
AR視界算法與圖形化編程。在虛實交互的世界里,選手們用代碼編織“魔法”,通過設計算法優化AR場景邏輯,以圖形化編程構建互動體驗。每一行代碼的調試、每一個場景的流暢運行,都是邏輯思維與創新設計的雙重淬煉。
無論是個人賽中獨立完成從“創意”到“實現”的技術攻堅,還是團體賽中跨角色協作的“頭腦風暴”,選手們都在反復測試中打磨細節,在溝通碰撞中激發靈感,他們用專注與熱情,讓科技思維轉化為可見的成果,讓團隊精神凝聚成突破困境的力量,在賽事舞臺上閃耀著屬于新一代的創新光芒。
經過兩日激烈角逐,西飛一中、西飛一小分別獲得中學組和小學組團體冠軍,閻良職中、實驗二小、新華小學、荊山小學、關山康橋小學等5個學校獲得本屆活動的優秀組織單位,西飛一中陳俊杰、西飛二中白翔宇、西飛一小高堂竣、關山四維小學喬欣妍等40余名選手分別獲得各個參賽項目的冠軍。
近年來,閻良教育在各學校積極開展學生科技創新提升實踐活動,學生的科技素養提升已成為閻良區一項有傳統、有規模、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活動,也涌現出許多創意新穎、內涵豐富、制作精良的優秀作品。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主任李揚介紹:“科技素養已成為每一位中小學生必備的核心素養之一,祖國的下一代只有具備良好的信息素養,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把握未來的機遇。作為航空城,閻良已形成‘校校有航模隊、年年辦科技節’的育人格局,此次活動,就是為全區中小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展示的平臺,引導學生在學習交流和實踐創新中弘揚科學精神、激發創新熱情、培養社會責任、提高綜合素質,全方位提升學生科技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