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現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日,閻良區多所小學開展觀摩、研討展示課活動,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加快轉變教學思路和方法,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師隊伍專業成長。
武屯紅豐小學
4月30日,曲江一小教育集團優課鄉村行活動來到紅豐小學,為教師搭建了一個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李欽老師的《童話城堡》從整體情景教學入手,充分體現了新課改下的課堂風貌,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活起來,動起來,主動參與到活動中。

李怡老師帶來教學《清貧》,大方得體的臺風、行云流水的板書、別具一格的教學設計,不知不覺將學生帶進生動的教學情境之中,打造了快樂和諧的課堂氛圍。“我覺得李老師講得很生動,通過這一節課,讓我明白了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是革命者戰無不勝的力量源泉,也讓我認識了矜持不茍、舍己為公的方志敏。”紅豐小學五年級二班梁怡敬說。

評議活動中,老師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紅豐小學教師李芮芮說,“李怡老師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引導學生,做到了語文與思政的充分融合。”“李老師精彩的展示課,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課都從課堂預設到動態形成,一環扣一環,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活動高潮迭起,教師引導巧而得法,使我獲益匪淺。”武屯中心小學教師張紅表示。
新華小學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學質量的靈魂所在,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途徑,4月以來,新華小學開展“落實生本課堂,聚焦思維教學”研討課活動,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構建高效、有生命力的課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樊新娟執教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巧妙還原了詩人得聞唐軍收復失地消息后的狂喜與強烈的歸思,在學生自主探索中,以古詩為點,緊抓重點字詞,入情入境,感受詩人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遷移到千千萬萬個“杜甫”,千千萬萬的愛國詩作,最終落腳于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

楊麗娜老師帶來的《圓的認識》,借助身邊事物精心設計問題,以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建構新知體系,展示知識間的聯系和發生發展過程,引導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探究中成長。

評課活動中,教師集思廣益、暢所欲言,剖析教學重難點,深挖課堂潛在資源,探究解決問題的巧妙方法,分門別類中趨向學科融合,在以點帶面的貫穿融通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學副校長趙雅麗表示,“骨干教師示范課為全體教師互觀互學、交流研討搭建學習平臺,對學校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專業水平的提高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新入職教師以飽滿的教學熱情,大膽嘗試、努力創新,潛心鉆研教材,用真誠與孩子們心靈零距離互動,讓課堂教學氣象為之一新,為學校教師隊伍注入了強勁的活力。”
西飛第二小學
為加強教師隊伍專業化建設,助力教育聯合體新入職教師提升綜合素質,4月29日—30日,西飛二小“名校+”教育聯合體開展“新入職教師教學技能展示”活動。
郭茜玥老師的數學課《角的初步認識》,這節課郭老師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將電子白板、智慧課堂,平板電腦等多種信息手段融于教學中,通過六個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通過用毛線、小棒等手工操作途徑,讓學生充分體驗與探索角的知識。另一方面利用移動終端做練習題鞏固課堂知識,利用大數據瞬間統計結果,讓學生個性化學習成果一目了然,極大提升了課堂效率。

張軍老師執教音樂課《迷人的火塘》。張老師優美的嗓音、自身對音樂的愛與超強的專業能力,深深吸引著學生。歌曲創編環節,學生踴躍參與活動。整節課學生學的積極主動,課堂效果顯著。

活動前,8位新入職教師同結對師傅、所在教研組多次磨課、研討,通過反復修改、試課、展示,有效提升了新教師的教學專業能力和教學創新能力,進一步激發了教師更新教育理念和掌握現代教學方法的熱情,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化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