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淡淡粽葉香,濃濃世間情。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為了讓學生感受端午節日氛圍與文化內涵,體會傳統節日的魅力,閻良區各學校開展系列主題節日活動,讓學子在活動中走進端午、感知端午、品味端午,在潛移默化中增強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關山中學
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挖掘端午節的文化內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關山中學以“濃濃端午情,紅心永向黨”為主題開展活動。
老師和同學們用自己的巧手,在一幅幅精美的剪紙、畫作中表達一心向黨的質樸情懷。


濃情端午,四維意深。本次活動在學子間宣揚民族文化,加深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助推思想道德建設。
武屯三義小學
端午節名稱來由是什么?習俗來源是什么?習俗的背后又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三義小學組織同學們講述端午節的傳說,體會節日濃厚氛圍。
傳說端午節人們都會系五彩線,戴香包,用以避邪驅瘟,同學們動手制作傳遞祝福,互系五彩線,祈求吉祥、安康!

學生和家長一起包粽子,看誰的手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家長們耐心教孩子們包粽子,孩子們聽的認真,學的有模有樣。活動不只是一次手工實踐,還是一份家人之間的相互陪伴,這就是傳統節日的魅力所在。

一陣陣粽香飄滿校園,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不但學到了端午民俗知識,而且通過分工合作,懂得團結的重要性。
武屯御寶小學
為引導廣大少先隊員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御寶小學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各班通過詩歌、繪畫、手抄報深入了解端午節來由,既了解傳統習俗,又學習文化知識。

學校邀請部分家長和老師、孩子們一起包粽子。孩子們認真學習,主動參與,有的洗粽葉,有的淘米,成就感滿滿。

閻良區第二幼兒園
端午節有著許多的傳說、故事,二幼的師生們通過觀看視頻、閱讀繪本故事,讓孩子深入了解端午。孩子們自己動手,創作出屬于自己的龍舟,開展“賽龍舟”活動,競渡場面活力四射。

投壺是古人宴會時禮節性游戲,孩子們以矢代箭、以壺代侯,體驗具有射禮色彩的游戲活動。

老師在孩子們額頭上點雄黃,借此驅邪避禍,保佑孩子如意吉祥。
吃粽子和綠豆糕是端午最常見的習俗,老師帶領孩子們制作綠豆糕,在勞作過程中認識原材料、了解制作過程,體驗勞動樂趣。
北屯中心幼兒園
北屯幼兒園開展了一系列節慶主題教育活動。清晨,孩子們踩著帶露水的艾草進入校園,這種習俗在一些地方被稱為“打露水”,因為艾露可以驅蟲,所以此舉有祈福禳災的含義。
端午節沐浴蘭湯,是古俗,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孩子們效仿古人艾草水洗手,去邪氣,治百病。

在古代,祛毒消災是端午節一項重要的活動。老師們在幼兒額頭上畫下“王”字圖樣,希望孩子們百病不侵,平安喜樂。小朋友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做出各種精美手工作品,表達自己對家人和朋友的祝福。

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感受端午節深厚的傳統文化,為培養有傳統文化烙印的現代兒童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