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課后服務后,我們的春天來到啦!不懂或者不會的,老師隨時輔導,作業早早就完成了。放學后,再也不用上課外輔導班啦!每天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手工、練毛筆字、打羽毛球、同父母做家務、做美食、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等等,學習、生活又快樂又有意義。”談起課后服務,閻良區實驗小學四年一班同學張子涵開心地說。
“雙減”拉開了教育新篇章,實驗小學順應教育改革潮流,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努力為孩子營造快樂的校園生活,把煙火氣息還給孩子,帶領孩子感受詩和遠方。
深耕第一課堂
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戰場、主陣地,實驗小學通過“三四四”教科研模式,讓教師通過“培訓—課堂—課題—反思”系統性成長,依托信息技術手段,鼓勵教師開拓創新授課模式。學校還定期開展推門聽課、隨堂聽課、三級三類骨干教師示范課、思政課大練兵等活動,多種形式促進教師在實踐中提升課堂質量。

“我們學校蘇阿平、雷紅霞兩位英語老師把握‘雙減’命脈,以‘中國文化·世界表達’為突破口,對英語課進行了大膽改革嘗試,取得良好效果。李蕊市級‘名師+’研修體多次開展‘深耕課堂提質增效’教學研討活動,依托信息技術手段,狠抓教師課堂執教水平的提升,向課堂40分鐘要質量。”教研主任介紹道。
多彩第二課堂
以學生核心素養為出發點,實驗小學精心構建“七彩陽光”課程體系,打造豐富多彩的課后服務。以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興趣為目標,學校開設體育、藝術、科技、傳統藝術、心理健康等10大領域77個社團,模塊化、體系化、多元化的社團活動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菜單式”課后服務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特長,孩子們在這一片小天地里盡情渲染屬于自己的個性,激發內心深處的小宇宙。

電聲樂隊社團的鼓手李隆宇同學激動地說:“我每一次的敲擊,都是發自內心的吶喊,在變幻的節奏中,我感受到了音樂的魅力。”秦腔社團的小唱將們委婉的唱腔細膩甜美,一招一式、一顰一笑都有模有樣;北京冬奧會期間,學校將冰壺運動引入校園,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冰雪運動,“小冰坨”燃爆校園……多彩的社團活動助力學校第二課堂,讓體育藝術2+1項目落到實處。

拓展第三課堂
在“青青菜園”里,從開墾到播種、從施肥到除草,同學們一起享受勞動的辛苦和樂趣;在烈士陵園里,同學們聆聽英雄的故事,重溫入隊誓詞,表達崇高敬意,激發愛國情懷;在“紅領巾志愿者”服務隊中,同學們爭做垃圾分類小達人、小小安全交通員、打餐服務志愿者;在功勛飛機園里,同學們與試飛英雄黃炳新爺爺一起重溫功勛戰機的歷史,了解鮮為人知的試飛英雄故事……

學校拓寬第三課堂渠道,通過社區志愿活動、研學旅行、勞動實踐、國防教育等多種形式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將小小的實踐課堂融入大大的社會場景之中,行走的課堂,讓學生看到生活中不同的風景。

“讓每個孩子的童年有故事。快樂豐富的學校生活定會讓實小孩子們的成長充滿自信、幸福與陽光。”校長張智林表示。
實驗小學將不斷堅持明德、啟智、尚美、悅動、樂勞“五育”并舉,遵循教育發展和學生成長規律,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依托“三個課堂”平臺,將“雙減”落地生根,做到減負提質,為培育“微笑、快樂、自信、幸福”的陽光少年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