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教育興則國興,教育強則國強。近年來,閻良區始終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對標教育高質量發展要求,積極踐行陜西省“三個課堂”改革要求,持續推動“西安好課堂”實踐,努力打造“閻良好課堂”,優質資源總量不斷擴大,城鄉一體化步伐不斷加快,在實現教育公平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
——聚焦“第一課堂”,緊扣課程教學新標準。堅持以課堂為中心,“零起點”教學,聚焦“第一課堂”持續發力,開展三級三類骨干教師教學觀摩研討、中學優質課評選,舉辦小學聚焦課堂教學改革系列主題活動7期;組建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專家團隊,常態化進校為課堂教學把脈,向每一節課要質量。積極探索基于情境、問題導向的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開展省市級課題研究133項,舉行教研員微課大賽、校長書記上示范課、新入職教師“亮相課”等活動,參與活動100余人次;創新開展閻良教研校校行活動聽評課1900余節、名校名師送課211節,力求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在西安市第二屆課堂教學創新大賽中,29人參賽24人獲獎,獲獎率達82.8%;3名教師的課堂教學入選國家精品課,為基礎教育貢獻了閻良力量。
——創新“第二課堂”,打造多維發展新樣態。“雙減”政策實施以來,閻良區36所中小學全部開展課后服務,結合實際開設體育、藝術、科技、非遺等社團5大類63項1017個(如實驗小學的“旱地冰壺”“秦腔”社團、武屯中心小學的“面食”社團、武屯初中的“手鼓”社團、西飛一小的“滑板”、西飛二小的“我是中國航空人”航模社團,關山初中等學校“我是非遺傳承人”的面花、泥塑、嗩吶等特色課程),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需求,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努力培養具有家國情懷、西安印記和閻良烙印的時代新人。廣泛動員有特長高水平的退休教師、學生家長、志愿者和其他專業人員共143人參與課后服務,家長走進課堂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累計561人次,促進學生多元全面發展。目前,參加課后服務的中小學生2.47萬人,參與率98.64%;教師1655人,參與率98.57%,課后服務已實現“一校一品”。
——拓展“第三課堂”,譜寫實踐育人新篇章。深度挖掘航空城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文化優勢,初步建立了“航空體驗+國防教育+秦漢文化+現代農業+社會服務”為主的實踐課程網絡。成功創建省市級3個航空體驗實踐教育基地、6個勞動教育實踐基地、3個社會教育實踐基地、2個國防教育實踐基地。開發博物館課程3個,利用網上博物館資源積極創建博物館教學新試點。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加強與公安、衛健、文旅、金融、法院等單位對接,系統開展場館解說、公益勞動、職業體驗、社區服務等社會活動。學生走出校園,走向大自然,走進社區企業,在看、學、思中感知生活、體驗生活、理解生活,讓生活即教育落地落實,引導學生知行做合一。
——深耕“名校+”融合,構建優質均衡新格局。堅持以強帶弱,以城帶鄉,努力促進“名校”特色化、“+校”優質化。共組建區級“名校+”共同體18個,其中一長多校11個,“名校+”教育集團9個;成立市區級“名校長+”共同體10個,“名師+”共同體25個,率先在全市實現學前、小學、初中、高(職)中全覆蓋;優質教育資源總量不斷擴大,家門口的好學校、好校長、好教師越來越多,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主動與西安名校對接,成立跨區“名校+”共同體13個,在全市率先開展“名校名師”送教活動,高新一中、鐵一中、曲江一中、后宰門小學、第一保育院等10多所名校名師到閻送課,累計送課530余節,課后及時開展教研活動,對名師優課解剖分析學習,在交流研討中提高質量,逐步縮小與西安主城區的差距。
——推動教育數字化,煥發課堂教學新活力。堅持以教育數字化推進教育現代化,實現全區中小學“校校通”“班班通”、智慧黑板全覆蓋,85%的學校設置錄播教室;建成主副在線課堂15個、智慧教室14個、創客教室18個,創成市級智慧校園5所、網絡空間應用示范校7所。依托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開展教師研修6000余人次,9所“陜西教育扶智平臺”應用試點學校組建“1+1”“1+N”校際結對幫扶,上傳示范課100余節次,趙海平、余民樂等7位教師被評為先進個人,開展市區“名校+”教學互聯互通、教研協作互助和優質資源共建共享20余場次,助力教育教學水平再提升。近三年師生在各級各類教育信息化賽事活動中成績逐年攀升,閻良區教育局被評為優秀組織單位,5月26日,在西安市教師教育教學信息化優秀作品展示交流暨表彰活動中再次評為優秀組織單位。5月31日承辦的“西安好課堂?助力西安名校+”第9期展示活動正是在教育數字化變革教育發展新路徑的推力下,在西飛二中主會場和西飛一小等7個分會場同時線上線下舉行,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閻良教育將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使命,抓好“西安好課堂”提質量,抓實“雙減”增內涵,抓牢“五項管理”促“五育”,多措并舉打造課堂教學改革“新生態”,潛心研究教育發展“新內涵”,使“立德樹人”在課堂深耕厚植,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努力實現閻良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貢獻閻良智慧和閻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