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村級議事協商是在行政村范圍內,相關利益主體基于平等、公正、公開和理性原則,積極主動進行議事協商和溝通交流,以取得公共利益及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并且能夠有效化解矛盾、維護各自利益的民主形式和過程,是基層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有效實現形式。2021年以來,根據民政部要求,我區在老寨村開展了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工作,總結形成了以黨建引領為核心 ,以協商主體多元化、事項清單化、形式多樣化、過程規范化、結果實效化為主要內容的“一核五化”村級議事協商經驗,并在全區推廣,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全面展示我區村級議事協商工作的成果和經驗,現推出“閻良區村級議事協商成果展示”專題。
閻良區新興街道邰家村:“五步工作機制”讓議事協商顯成效
為進一步優化基層治理,西安市閻良區新興街道瞄準群眾“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從關系群眾利益的身邊事破題,開展村民議事協商活動。街辦全程跟進督導,在各村議事工作過程中,新興街道按照邊試點、邊總結的思路,經常性深入村組,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對議事工作進行全程指導,形成“集、定、議、推、評”五步工作機制,推動組織力量“沉”下去,社情民意“浮”上來。
新興街道邰家村率先運用“五步工作機制”,暢通群眾參與渠道,提升議事協商實效,全面創新鄉村治理模式。
“集需求”,邰家村成立議事會以來,通過二維碼、網格員上門、村級服務平臺等方式向群眾征集意見需求,對意見需求分析研判,按照公共事務、村務管理、公益事業等方面分類整理,形成需求清單,目前已收集各類需求15條。
“定事項”,根據需求清單再制定行動清單,按照“大事大議、小事小議、急事快議”的原則,做出議事時間安排。墓園建設正是征集議題過程中,群眾呼聲較高的問題之一,目前邰家村傳統土葬共69處,占用耕地面積約6畝,公用墓地已經飽和,將面臨無地可葬的局面,建設村級公墓已成為必然趨勢。
“議辦法”,墓園建在哪里?怎么建?建什么形式?都是面臨的問題,邰家村議事會組織成員多次開展協商,并邀請民政局專業人員參與指導,先后召開2次會議集中議,還多次實地議,最終確定了建設方案。
“推舉措”,建設墓園過程中,規劃的公墓建設中有老墳,而平墳工作一直都比較敏感,議事會成員多次到群眾家中,宣傳政策、分析利弊,群眾最終表示配合,平墳工作順利完成。
“評效果”,墓園第一期試點已建成26個雙墓,平墳4座,后期將進行生態安葬設施等建設。通過測算,和傳統土葬比較群眾治喪費用節約至少1萬元,土地資源可節約90%。已有群眾主動要求安葬親人,墓園建設得到群眾一致認可。
截至目前,邰家村開展村級議事協商會議12場,解決議題共計10個,大到美麗鄉村建設,小到生產路提升,大小事一起商量著來,真正實現了群眾事情群眾說了算。
“全過程議事協商不僅拉近了代表與群眾的距離,而且為基層治理提供了多樣的思路。”新興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還要探索村民議事協商的新模式,充分調動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發揮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自治作用,把基層治理的“獨角戲”轉變為群眾共同參與的“大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