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新春喜慶的氛圍還未完全消散,西安市閻良區武屯街道作為陜西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已然在希望的田野上擂響戰鼓,用“開局即沖刺”的姿態,全力跑好新一年鄉村振興的第一步。這片充滿活力的土地上,處處涌動著蓬勃發展的力量,正演繹著一個個動人的奮斗故事。
新春號角:產業發展“加速跑”
春節剛過,武屯街道國強農業園區仍是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大棚里,鮮嫩的早甜瓜、翠綠的黃瓜和紅彤彤的西紅柿掛滿枝頭,散發著誘人的色澤。菜農們穿梭其中,手法嫻熟地將成熟的果實采摘下來,放進菜簍,再由運輸工人迅速運往園區的分揀裝箱點。
“今年訂單太多了,工人們初二就回來上班了!”國強園區負責人邢旭昊一邊忙著指揮裝箱,一邊笑著說道。原來,年前天氣晴好,氣溫偏高,園區的瓜果品質格外好,甜瓜、蔬菜禮盒備受市場青睞,訂單如雪花般飛來。為了保證農產品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口感送到客戶手中,園區與多家快遞公司達成合作,通過線上渠道,將精心挑選、包裝好的瓜果發往全國各地。
這只是武屯街道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武屯街道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積極引進新技術、新品種,不斷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除了瓜果種植,還形成了多個特色產業項目,構建起多元化的農業產業體系,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環境蝶變:昔日“垃圾場”變身共享菜園
在武屯街道廣陽村邢家組廣場旁,曾經堆滿建筑垃圾、雜物的空地,如今已變成了井然有序的共享菜園。2月的陽光下,一個個用花樣透水磚劃分出的小菜園里,各類蔬菜長出嫩苗,充滿生機。
去年,武屯街道包村科室針對這片空地組織村民代表、村“兩委”成員和人大代表共同商議改造方案。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最終決定將其改造成共享菜園。經過一番努力,3000余平方米的空地被劃分成19塊小菜園,村民可以認領并自行命名。
春節期間,不少村民在閑暇之余來到這里,翻土、播種,種下了春天的希望。“以前這兒全是建筑垃圾和雜物,又臟又亂,根本沒人愿意來。”王奶奶回憶起過去,連連搖頭,“現在可大不一樣啦,變成了漂亮的菜園子,還能帶著孫子種種菜,多有意思!”
為了減少污染,菜園全部使用有機肥,村級集體經濟公司還免費提供農具和后期維護服務。共享菜園不僅讓村莊環境煥然一新,還增進了鄰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真正實現了共建共享。
基礎設施升級:鄉村顏值大提升
“現在這條路又寬敞又干凈,晚上還有路燈,散步、鍛煉都方便多了!”廣陽村的張新利對村里新改造的西環路羊乳大道贊不絕口。武屯街道西環路羊乳大道提升改造項目去年5月竣工,并陸續完成了路燈亮化、景觀節點打造、綠化栽植等建設內容,這條連接廣陽組至關中環線的道路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西環路、振關路、南環路……鎮區這一片的主干道到了夜晚燈火通明,照亮了村民的回家路,出來擺夜市的小商販也多了起來,咱街道越來越有煙火氣了!”張新利說道。
規劃引領:共繪和美鄉村新畫卷
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武屯街道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尊重村民的意愿。“我們組村道太窄了,得拓寬一下。”“咱們村整體看起來有些雜亂,能不能設計些墻面彩繪,讓村子更有特色?”在武屯街道組織的宜居和美鄉村建設設計方案討論會上,村民代表們紛紛踴躍發言,為家鄉的建設出謀劃策。
在村民們齊心協力下,24年順利完成了廣陽村和美鄉村建設任務,街東、街南、邢家、廣鎮四個組環境發生大變樣,住戶門前統一栽植了石榴樹、小菜園,還有專用停車位,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家庭紛紛安裝上了充電樁,出行成本也減少了,一個又一個美麗宜居的鄉村正逐漸呈現在人們眼前。
展望未來:砥礪前行創輝煌
在新的一年里,武屯街道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主線,統籌抓好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村民議事協商等各項工作,推動美麗村莊實現從“一處美”到“處處美”的華麗蛻變,努力打造黨建有魂、產業有質、城鎮有品、治理有方、民生有情的示范鎮建設標桿。
“我們要打造黨建有魂、產業有質、城鎮有品、治理有方、民生有情的示范鎮建設標桿。”這是武屯街道全體干部群眾的共同目標。在未來的征程中,閻良區武屯街道將繼續砥礪前行,不斷探索創新,努力讓鄉村更美麗、產業更興旺、村民更幸福,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書寫更加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