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北馮村擁有千年相棗林資源,但長期以來,棗林的經濟價值僅局限于傳統種植,未能充分轉化為發展優勢。為響應鄉村振興戰略、推動“三產”融合,村集體計劃依托棗林資源發展“林下經濟”,打造集研學、露營、拓展、種養加工等為一體的全域農文旅項目,壯大集體經濟、拓寬村民收入渠道,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前期醞釀,精準摸底
北馮村黨支部成立以支部書記為組長的協商工作組,通過入戶走訪、召開“村口議事會”等方式,收集村民對發展“林下經濟”的意見和建議,對村民提出的擔心土地流轉后收益不穩定、對入股存在一定的風險等問題進行逐一研判和解釋,同時對收集的意見進行梳理匯總,形成項目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土地使用方式、資金來源、收益分配及村民參與路徑。
多方征集,協商議事
為確保棗園投資項目建成落地,北馮村組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成員、企業代表、村民代表召開專題協商會,匯聚多方智慧,共同開展議事協商。會上詳細解讀資金“三步走”策略(村企共建——社會資本——村民入股),明確收益分配規則,村民可通過薪資、股金、分紅等獲益。
達成共識,形成決議
經過多輪討論,村民對項目的可行性、收益穩定性及參與方式達成一致,同意通過項目方案。企業代表承諾優先聘用本村村民,村集體明確將定期公示項目進展及收益情況,確保公開透明。規劃分四期開發總計600畝棗林,包括建設青少年心理調整平臺與極地越野俱樂部、打造休閑茶吧等業態、建設研學基地及種養加工產業,實現“三產”融合全域運營。項目投資采用“村集體+企業+村民”合作模式,目前共投資220余萬元,項目預計為全村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
經濟增收,治理增效
協商達成后,一期項目迅速啟動,150畝棗林從傳統林地轉變為包含青少年心理調整平臺、極地越野俱樂部的文旅載體,企業資金及村民首批入股資金順利到位。按照規劃,后續將有序推進二、三、四期開發,逐步實現休閑茶吧、研學基地等業態落地及三產融合全域運營,千年棗林資源得到深度盤活?!坝惺潞蒙塘俊钡膮f商機制讓村民深度參與集體事務,既保障了項目順利推進,也為基層治理積累了“共識、共建、共享”的實踐經驗。
北馮村村民表示:“在家門口干活,工資是現錢,照顧老人孩子也方便。投點錢入股,年年有穩定的股金,這可比光種地或者打零工強太多了,實實在在增加了收入。看著項目越辦越好,我們心里也有底了,覺得跟著集體干,在家門口也能穩穩當當地致富奔小康?!?/p>
北馮村通過議事協商,讓林下經濟項目從“規劃圖”變為“施工圖”,既盤活了特色資源,又凝聚了鄉村發展合力,為“三產”融合助推鄉村振興提供了生動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