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全面提升轄區農村環境品質,讓藍天常駐、碧水長流、街巷整潔、村容煥新,閻良區振興街道創新運用“加減乘除”工作法,從責任凝聚、問題攻堅、全民動員、機制保障四個維度精準發力,破解農村環境治理中的痛點難點,推動整治提升行動向縱深發展,讓鄉村既有“顏值”更有“內涵”。
做好“加法”聚合力,全域攻堅無死角
嚴格執行“3510”深度保潔機制,激活多元力量形成整治合力。街道黨員干部帶頭沖鋒,村民群眾主動參與,志愿者隊伍積極響應,三方力量擰成“一股繩”,聚焦背街小巷的積存垃圾、田間地頭的散落雜物、房前屋后的亂堆亂放、廢棄院落的荒草枯枝、危舊房屋的殘垣斷壁等“老大難”區域,開展“地毯式”清理行動。通過清“死角”、掃“盲區”、治“頑疾”,讓每一寸土地都干凈整潔,讓“人人參與整治”成為鄉村新風尚,凝聚起“環境共護、家園共建”的強大正能量。
做好“減法”除頑疾,靶向整治見實效
堅持問題導向,每周三對12個行政村開展解剖式聯查,用“放大鏡”找問題、用“刻度尺”量差距、用“對標表”促規范。針對排查出的亂搭亂建、污水橫流、垃圾暴露等問題,建立詳細臺賬,實行“銷號管理”—— 整改一處、驗收一處、銷號一處。秉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的決心,逐片篩查、逐村督導、逐戶走訪、逐個問題核查,對整改不到位的堅決“回爐重造”,對敷衍了事的嚴肅追責,以“減法”思維減掉環境“病灶”,讓村莊從“臟亂差”蛻變為“潔凈美”,切實提升村民的居住幸福感。
做好“乘法”激活力,全民參與成常態
以宣傳為杠桿,撬動全民參與的 “乘法效應”。采用“線上+線下”雙軌并行的宣傳模式:線下,通過發放宣傳單頁、村頭大喇叭循環播報等方式,讓環境整治的意義和要求走進千家萬戶;線上,依托微信公眾號、微信群推送整治動態,通過多元化宣傳,讓“環境整治人人有責”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導村民從“要我整治”轉變為“我要整治”,主動清理門前雜物、維護公共空間,形成“自家門前自清、鄰里互助共清、全村聯動保潔”的良好氛圍。
做好“除法”建機制,長效管護保長效
用制度“除法”清除短期行為,保障整治成果長效鞏固。建立健全四項機制:村莊深度保潔機制明確日常清掃標準,確?!懊咳沼星鍜?、每周有檢查”;“紅黑榜”公示機制定期晾曬整治成效,激勵先進、鞭策后進;積分超市兌換機制讓村民通過參與整治積累積分、兌換物資,激發持續動力;整治成果評比機制將環境質量與評優評先掛鉤,形成良性競爭。同時,完善“戶分類、保潔收集、街辦轉運”的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將整治成效納入年度績效考核,用剛性制度確保環境改善“不反彈”,讓干凈整潔的鄉村面貌成為“新常態”。
下一步,閻良區振興街道將持續深化“加減乘除”工作法,在細節上做文章、在創新上求突破,推動農村環境從“外在美”向“內涵美”跨越,用“繡花功夫”精雕細琢,奮力描繪出一幅生態宜居、和諧共富的鄉村振興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