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以來,閻良區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打造以農業強帶動農村美、農民富的示范樣板,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聚焦穩產保供,促進糧食生產
我區糧食面積完成27.82萬畝,小麥完成產量5.81萬噸,預計玉米產量6.11萬噸。全區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3.963萬畝,較上年增加0.072萬畝,同比增長0.2%,總產量預計達到52.86萬噸,同比增長0.4%。生產肉3310.18噸、蛋1036.9噸、生牛奶7453.6噸、水產品214噸。果業面積14016畝,三季度桃、梨、葡萄、棗等重點水果預計產量2.8萬噸,產值達到1.8億元。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18396元,同比增長6.5%,農林牧漁業增加值預計完成19.5億元,同比增長2.8%。
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升級產業鏈條
園區25個項目,23個項目已完成并投入使用,2個液態奶項目正在加緊建設,向11個符合條件的項目支付中央財政獎補資金2965.82萬元,支付進度99%,積極籌備近期國家終期驗收。實施“三改一提”3000畝,高標準建設專業化育苗基地3個,培優標準化種植基地5個,助推畝產增效3%以上;支持專業合作社和企業,就地發展甜瓜等果蔬分選、包裝及配送。新建特醫粉、奶酪等乳品生產線,打造多元化產品線,持續提升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附加值。支持羊乳龍頭企業發展自有品牌,引導企業在走出陜西、擴大出口上取得更大突破,力爭2025年產業園總產值突破67億元,較創建初增長30%以上。充分發揮西農大蔬菜、瓜果、羊乳3個技術中心作用,“校地企”聯動組建3支“百人服務隊”,累計開展培訓100余場,服務群眾超過6000人,抓實技術指導、品種推廣,全力助農增產增收。
推動“千萬工程”建設,帶動全域提升
爭創5個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指導各村完成“一村一方案”及項目資金使用方案編制。同步創建16個“千萬工程”市級重點村,建成北馮、濱河、康橋3個“鄉村空間站”。完善建立“四級聯動·多元共治”農村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圍繞重要節假日,組織街辦開展全域提升的村莊清潔專項行動,全面提升村莊“顏值”。目前,全區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94%,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70%,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
踐行共富機制,促進集體經濟和農民“雙增收”
依托13家龍頭企業,鼓勵農戶、新型經營主體與龍頭企業簽訂訂單合同,加強企業和合作社聯農帶農力度,建立穩定產銷對接關系。新培育甜瓜聯合體3家,繼續優化原有6家產業聯合體的帶動作用,推動農戶“抱團發展”取得更大突破。全區已建成7個街道農村集體資產監管運營服務中心,實現街道全覆蓋,村集體“兩賬”分離率實現100%;73個村的集體資產、資產發包合同全部納入“三資三化”平臺,全區已注冊“三資公開”手機APP成員戶5.2萬戶,實現農村集體“三資”及經濟合同全流程線上監管。印發年度資產清查等11項制度,對集體經濟管理運行全過程進行監管。依托城鄉融合要素交易市場分公司,推動村集體閑置資源和資產進入市、區產權交易平臺公開交易,累計完成線上交易信息發布21條,成交18宗,累計成交金額2345.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