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奮楫者先,勇為者成。為展現閻良區關山街道高質量發展的新探索、新成果,“魅力關山”微信公眾號開設【關山“治”慧】專欄,聚焦街道在示范鎮建設、大氣污染防治、人居環境提升、集體經濟壯大等重點工作中的經驗做法與亮點成效,旨在“提煉一批可復制的好方法,講述一群肯實干的好故事,展現一幅有溫度的新圖景”,匯聚智慧、分享經驗、激發干勁,共同譜寫“魅力關山”更加出彩的篇章。
面對露天焚燒屢禁難止的治理頑疾,關山街道勇于破題、精準施策,以系統思維打出系列“組合拳”,形成一套務實高效的“關山解法”,實現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
1.責任鏈條“一環不漏”
街道堅持高位推動,不斷優化“四級包抓責任制”(分管領導包片、科室協同包村、干部組織包組、村組分片包戶),將監管責任精準錨定到人、直抵田間地頭。配合常態化研判調度,確保壓力層層傳導,構建起“事事有人管、層層有擔子”的嚴密責任閉環。
2.獎懲激勵“一策到底”
制定街道《露天焚燒管控獎懲辦法》,旗幟鮮明地樹立獎優罰劣導向,有效激發了基層干部“主動巡查、即刻處置”的內生動力,實現了從“要我管”到“我要管”的根本性轉變。
3.巡查監控“一體聯動”
構筑“人防+物防+技防”模式。人防上,網格員與街村干部定責定區,開展常態化巡查,確保問題早發現、早報告;物防上,各村配備鐵锨等滅火設備,灑水車24小時待命,確保一旦發生火情,第一時間撲滅;技防上,利用無人機巡航,高效覆蓋廣闊農田與隱蔽角落,精準掃除人工盲區,實現巡查效率與精度的雙重提升。
4.疏堵結合“一步不慢”
暢通“村組收集-街道轉運-多元利用”資源化路徑。推動老王村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形成“收集-加工-銷售”一體化模式,實現秸稈變飼、農民增收;對接高陵發電廠開展能源化利用,實現秸稈發電、變廢為寶,從源頭消除焚燒隱患。
5.宣傳引導“一著不讓”
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通過公眾號、廣播、橫幅等方式進行常態化宣傳。關鍵時期入戶走訪,簽訂《禁燒承諾書》,強化主體責任。同時,強化典型案例曝光,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徹底筑牢“不愿燒、不敢燒”的群眾思想堤壩。
6.執法震懾“一查到底”
城管關山中隊、執法隊開展聯合執法,對露天焚燒行為堅持“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起,撲滅一起,查處一起”,并及時通報典型案例,以案釋法,讓群眾直觀感受違規行為的代價,有效遏制僥幸心理。
通過以上舉措,閻良區關山街道成功構建了露天焚燒立體化防控體系,不僅有效遏制了焚燒現象,更在實踐中生動踐行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這套“關山解法”將生態治理與綠色發展相結合,通過資源化利用變“生態包袱”為“綠色財富”,實現了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生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