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在西安市閻良區的甜瓜種植戶中,張行的名字村民們人人皆知。“人實在,技術好,熱心腸”是大家對他一致的評價。
回憶起剛過去不久的西安市勞模表彰大會,張行覺得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汗水和幸福交織。
依靠科技壯大甜瓜產業
“在當下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大潮中,單純靠個人經驗,已經跟不上發展需要,要想讓合作社的甜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就必須依靠科技,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張行說。
為了能讓甜瓜產量更高、味道更甜,張行多次走進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拜訪請教甜瓜種植方面的專家教授,每次都認真地把所學習到的知識記下來,并反復研究。
幾年來,張行所在的合作社先后引進“新早蜜”“脆梨”“綠色經典”“千玉一號”“ 西州蜜25”等新品種20余個,引進和研發了“換頭整枝”“甜瓜雙根嫁接”等7項新技術,有效地解決了甜瓜重茬障害等疑難問題,抗病性顯著增強,使甜瓜二茬生長變為四茬生長,甜瓜上市期提前12天以上,產量和品質顯著提升。
2019 年元旦期間,針對霧霾天氣嚴重的情況,張行先后3次邀請西農大和閻良區農技中心專家教授在園區搞培訓。園區周圍600多甜瓜種植戶一同學習了如何應對極端天氣,促進甜瓜正常生長,進一步保障了甜瓜生產,提高了甜瓜品質。
甜瓜種植帶動鄉親致富
一人富了不是富,鄉親都富才算數。談起脫貧致富,張行始終銘記著父親的話。
張行的父親張小平90年代初就從楊凌引進甜瓜新品種,開始種植甜瓜,在閻良區他既是著名的“甜瓜大王”,也是陜西省勞動模范。
2018年,張行辭去工作,出任合作社理事長,主動挑起這一副帶動鄉親脫貧致富的重擔。在接手合作社的理事長后,張行與9戶貧困戶簽訂了產業幫扶合同,發放扶貧資金。有針對性地幫扶指導6戶貧困戶作為甜瓜產業脫貧重點示范戶。
張行提倡實行的“五送一包一提升”模式,帶動周邊4個村近400多戶群眾從事甜瓜種植,全年拿出近40萬元對34戶低保戶進行“一對一”幫扶,目前,合作社所幫扶貧困戶已經全部實現“脫貧摘帽”。通過多年來的努力,園區社員達到360戶,年增收180多萬元;帶動周邊群眾種植甜瓜8000余畝,年生產瓜菜1萬余噸,創造社會價值2500萬,核心園區甜瓜種植戶家家買了車,部分人在城里買了房。
打造健康的綠色品牌
在努力帶領大家壯大甜瓜產業的同時,張行逐漸意識到,在人們生活質量日益提升的今天,大家的消費需求已經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農產品的品質已經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事情。
在生產過程中,張行建立了甜瓜可追溯體系,引進“物聯網”技術,在甜瓜大棚里安裝攝像頭和傳感器,對甜瓜生產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給甜瓜建立了檔案,設立了二維碼“身份證”,手機掃一掃,甜瓜生產全過程一目了然,讓消費者看得真實、吃得放心;并推行合作社“八統一”管理,即統一設施配套、統一規劃建設、統一信貸服務、統一農資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產品(產地)認證、統一品牌營銷,甜瓜種植也從無公害生產上升到綠色生產,產品進入高端市場。
數九寒天,走進閻良區科農瓜菜專業合作社的甜瓜大棚,綠油油的甜瓜葉之間,已掛上了拳頭大小的甜瓜,再過不久的牛年春節年夜飯上,將被擺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為大家送上一份春的禮物。
來源:勞動者報
編輯:張怡雯
審核: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