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武屯街道轄14個行政村,151個村民小組,面積52.9平方公里,耕地5.89萬畝,基本屬于“城中有鄉,鄉中有城”。近年來,武屯街道堅持黨建引領,深入探索鄉村振興一體化發展格局,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產城融合、共融共生的新型城鄉關系,探索形成了城鄉融合發展促鄉村振興的武屯路徑。
黨建引領 建強鄉村振興“主力軍”
武屯街道加強黨建引領,通過抓理論強思想,抓體系強保障、抓人才強隊伍、抓機制強動力的“四抓四強”工作舉措筑牢“紅色堡壘”,建強鄉村振興“主力軍”。
抓理論強思想。全面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截至目前共召開12次專題學習會議;舉辦“開課見長”“無領導小組討論”“鄉村振興·青年說”“青春推薦官”等系列活動19期,實現黨員干部全員上講臺,以練促訓,不斷推動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能力和素質進一步提升。
抓體系強保障。出臺《武屯街道2023年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夯實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責任體系;實施領導班子、包村科室全體直聯下沉,夯實聯動體系;堅持“再難也不能難黨建”的財政政策,夯實保障體系。
抓人才強隊伍。依托鄉村振興學院,組織黨員輪訓班、村干部業務能力提升培訓、新時代文明實踐“甜蜜課堂”暨農業技術培訓會等10余場次培訓,受訓人次超1500余人次,有效滿足了武屯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最緊缺的農村實用人才和農業發展“雙創”培育現實需求。
抓機制強動力。制定年度考核方案,將“認領百件事,群眾得實惠”主題活動開展情況與績效考核、評先評優掛鉤。截至目前,全街98名村“兩委”干部共認領事件108件,已開工101件,占比94%,完成57件。
凸顯優勢 發展地域特色“主心骨”
近年來,武屯街道根據區域基礎條件和資源稟賦,圍繞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建設,以壯大龍頭企業、做精特色農業、企業培育賦能、盤活集體資產為抓手,加快區域特色化、經營規模化、產業集群化建設。
壯大龍頭企業。近年來,百躍羊乳集團年產萬噸智能配方羊乳粉生產線、年產2萬噸智能配方羊乳粉生產線、智慧牧場及AAA級旅游景區等項目已陸續投入使用。在做好“八百里秦川”奶源基地建設的同時,百躍羊乳集團走出國門,挺進國際市場,先后與新西蘭、歐洲5家牧場、3家羊乳加工廠等簽訂協議,深耕羊乳全產業鏈體系,逐步邁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
做精特色農業。提檔升級西農大閻良現代農業試驗示范站1個、省級農業園區2個、省級養殖示范社2個、市級農業園區6個,培育規模化種養殖園區40余個,春秋兩季瓜菜種植面積超7萬畝,年農業總產值14.12億元,多種經營產值11.71億元、農業增加值9.15億元,形成“研發-種植-加工-銷售-研學-旅游”一體化產業發展格局,渭北“菜籃子”保供基地優勢明顯。
企業培育賦能。優化企業培育模式,建立“小升規預備庫”,逐一研判分析轄區企業運行情況,掌握企業的政策需求,持續做好跟蹤服務工作。截至目前,擬培育“五上”企業2家,其中限上商貿企業一家(西安澤學商貿有限公司),工業企業一家(陜西三彩繪科技有限公司),預計11月開網入庫。
盤活集體資產。全力支持櫟陽村人力資源、東孫村村企共建、楊居村物流倉儲等集體經濟發展,建成后預計3個村集體經濟經營收入達到50萬元以上;建成農村集體“三資”管理運營中心,全力解決農村集體經濟合同不規范問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運營不斷邁向規范化、制度化。
延伸建設 推進深度融合“主旋律”
武屯街道加快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鄉村延伸,城鎮公共服務向鄉村覆蓋,城鎮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
推動鄉村治理走深走實。因村制宜劃分16個基礎網格,聘用14名專職網格員,兜底式推進鄉村社會治理;加大綜治視聯網平臺應用,轄區建成率達100%,累計接入監控543路,推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資源的深度整合與延伸;大力推廣老寨村“國字號”“一核五化”試點經驗,全域開展村級議事協商工作,推進基層治理“三治融合”進程。
完善設施服務便民利民。按照街區“三縱三橫”路網布局,實施羊乳大道“三化”工程及南環路改造提升工程,加快完成邢家路、街東路、廣鎮路等6條道路提升工程,增強鎮區綜合承載力;修復提升出村路24.5公里,改善群眾日常出行條件,提升村民生活品質。
深挖紅色文化,實現一村一韻。宏豐村依托革命烈士的紅色資源,建成革命文物陳列館,進一步豐富“1+1+N”農村黨員教育品牌;老寨村打造“黨建小院”,成為公共文化新陣地;櫟陽村建成廉潔文化廣場、黨性體檢室,全面講好新時代廉潔奉公故事。
改善環境 激發城鄉融合“主屬性”
武屯街道以青山綠水、村美人和為目標,力爭把城鎮打造成鄉村的核心商貿區,把鄉村建設成城鎮的后花園。
人居環境美起來。搶抓省市美麗鄉村建設機遇,加快建設東孫、西相2個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加速推進3個市級鄉村建設示范村,以示范打造引領全域提升;建成櫟陽千米綠色長廊,完成南環路2.5公里綠化提升,新建廣陽等5個口袋廣場,新增綠化面積700畝,擦亮鄉村“綠色空間”。
生態環境優起來。開展藍天保衛行動,強化三級禁燒宣傳處置機制,禁燒工作成效明顯;緊盯垃圾、污水、大氣、改廁、村貌5大方面,實施一村一專班,堅持四項長效措施,不斷推動美麗鄉村展新顏。
生態產業旺起來。聚焦“秦風漢韻 鐘毓武屯”主題,按照多村統一規劃、區域一體建設、串點出彩成景的建設思路,以關中文化為魂、美麗田園為韻、景區村莊為形,打造“U”型旅游線路,讓鄉情美景與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下一步,武屯街道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加快實現城鄉產業發展融合化、城鄉要素配置合理化、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讓發展振興的成果更好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奮力實現“農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鄉村更美麗”的美好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