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西安市閻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5年部門預算公開信息
一、西安市閻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概況
西安市閻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閻良區人民政府的組成部門,主要承擔人事人才、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三個方面的工作職責。
(一)主要職責
貫徹執行人力資源政策法規、負責機關事業單位工資福利、事業單位人事制度、職稱制度改革;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落實勞動保護政策,負責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和信訪工作;貫徹執行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政策法規。
(二)2015年度主要工作任務及目標
緊扣“民生為本、人才優先”的工作主線,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積極踐行群眾路線,緊貼群眾需求,依法行政,穩中求進,力促充分就業,優化社保服務,創新勞動監察,規范人事管理,提升經辦效能,努力為航空城建設做出新貢獻。
1.力促充分就業保民本
一是技能培訓求實效。積極推行“培訓、鑒定、就業”三位一體的模式,做強月嫂等優質培訓工種,探索引進區外優質培訓資源,開發更多容易就業的培訓工種,開展“訂單式”“委托式”“補貼式”培訓,培訓初、中級專業技能人才2000人,力爭做到培訓一批、合格一批、就業一批。
二是職業介紹求實效。逐步改變多類工種招聘“一鍋燴”的模式,多組織開展月嫂、技工、大中專畢業生等專項招聘會,提高職業介紹的針對性。通過扶持創業、組織就業見習、開展崗位推薦等渠道,幫助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年內城鎮新增就業75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萬人。
三是創業扶持求實效。探索成立創業專家指導團,為創業人員開展創業培訓、跟蹤指導一條龍服務。發放小額貸款6500萬元,扶持創業650人,帶動就業4000人。
2.優化社保服務惠民生
一是強化基礎管理。繼續開展“政策大講堂”、“社保政策宣傳車”活動,擴大政策知曉率和參保覆蓋面。加快落實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政策,解除被征地農民后顧之憂。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社保待遇“應享盡享”。
二是加強基金征管。完善落實基金內控和“兩定”機構監管制度。嚴格規范基金征繳發放,確保基金安全。
三是深化延伸服務。到駐區企業和社區,現場辦理參保繳費業務;針對靈活就業人員社保繳費,繼續完善駐銀行“一廳式”辦理模式,方便群眾辦事。
3.前置勞動監察解民憂
一是變被動接受投訴為主動宣傳。開展勞動保障政策“百家千戶”宣傳活動,進100家企業、1000戶個體工商戶,宣傳政策法規,增強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知法守法的意識,從源頭上減少欠薪事件。
二是變事后處置為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綜合運用日常巡查、舉報專查、專項檢查和勞動年檢等手段,使監察常態化。聯系建設局等職能部門,建立農民工工資支付每月分析研判機制,發現欠薪問題,及時聯系解決。
4.規范人事管理順民意
一是進一步規范公務員管理。規范政府系統公務員非領導職務晉升和調任轉任,嚴格控制科級非領導職務超職數配備。
二是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招錄。根據實際需求,科學制定招錄計劃,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完成振興計劃公開招聘及省市振興辦組織的大學生資助招聘。
三是進一步規范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積極推進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合同簽訂。細化職稱聘任,將目前初、中、高級職稱按照對應最低專業技術級別聘任的方式,逐步轉化為根據個人資歷、能力和貢獻,按照不同級別聘任的方式,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5.提升經辦效能暖民心
一是量化服務標準。在服務窗口推行AB崗工作制;細化窗口單位服務規范、工作紀律;開展服務窗口和窗口服務人員百分制考核,按照依規履職、服務質量等5類34項內容,逐項考核打分。
二是轉變窗口作風。鞏固擴大人社系統窗口單位改進作風專項行動成果,組織服務窗口積極創建“為民服務先鋒崗”。圍繞群眾需求,開展“三亮三比三評”(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比技能、比作風、比業績,領導點評、黨員互評、群眾評議),形成提升窗口服務質量的長效機制,讓窗口圍著群眾轉,著力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三)所屬基層預算單位情況
截止2014年末,我局局機關及所屬單位共有在職職工136人,其中行政單位55人,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67人,事業單位14人。年末資產總額為940.14萬元,其中行政單位806.34萬元,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123.1萬元,事業單位10.7萬元。所屬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4個,事業單位1個,具體情況如下:
1.西安市閻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本級
單位性質:行政單位;經費管理方式:財政全額撥款;人員及資產情況(2014年度):年末實有在職職工55人,其中行政人員19人,參公人員8人,事業人員3人,工人3人,臨時人員22人。資產總額為806.34萬元。
2.西安市閻良區社會保險基金管理中心
單位性質: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經費管理方式:財政全額撥款;人員及資產情況(2014年度):年末實有在職職工30人,資產總額為42.38萬元。
3.西安市閻良區公共就業和人才交流綜合服務中心
單位性質: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經費管理方式:財政全額撥款;人員及資產情況(2014年度):年末實有在職職工28人,資產總額為54.07萬元。
4.西安市閻良區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中心
單位性質: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經費管理方式:財政全額撥款;人員及資產情況(2014年度):年末實有在職職工4人,資產總額為0.93萬元。
5.西安市閻良區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管理中心
單位性質: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經費管理方式:財政全額撥款;人員及資產情況(2014年度):年末實有在職職工5人,資產總額為25.72萬元。
6.西安市閻良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管理中心
單位性質:事業單位;經費管理方式:財政全額撥款;人員及資產情況(2014年度):年末實有在職職工14人,資產總額為10.7萬元。
(四)部門預算收支編制的相關依據及填報口徑
1、部門預算收支編制的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中共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黨組關于調整2013年區本級部門預算定額標準的報告》(閻政黨字〔2012〕17號)、《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西安市閻良區2015年度區級財政預算實施意見的通知》(閻政辦發〔2014〕47號)、《閻良區區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閻政發〔2009〕73號)和《閻良區區級財政項目庫管理暫行辦法》(閻政辦發〔2012〕56號)的規定,堅持收支平衡、精細科學、應收盡收的原則。
2、支出項目填報口徑:
(1)基本支出:包括人員經費、商品和服務支出,其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
——工資福利支出:指開支的在職職工的各類勞動報酬,以及為上述人員繳納的各類社會保險費等。
——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支出:指用于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主要包括:單位發放的離退休經費、生活補助、住房公積金等。
——商品和服務支出:指在日常工作中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主要包括:辦公費、水電費、交通費、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等,不包括項目支出中購買商品和服務的支出。
(2)項目支出:指根據職能職責為完成行政工作或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支出預算之外編制的年度項目支出計劃。
二、西安市閻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5年支出預算表(附表一)
三、西安市閻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2015年公共財政預算撥款“三公”經費預算表(附表二)
西安市閻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15年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