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原西安市閻良區科技文體廣電旅游局
2018年度部門決算說明
一、部門主要職責
根據區委區政府機構改革方案,2019年3月由原閻良區科技文體廣電旅游局更名為閻良區文化和旅游體育局,相關內設機構隨之調整。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文化藝術、體育工作、旅游業、文物保護、廣播電視事業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訂全區文化藝術、體育工作、旅游、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文化市場、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并組織實施;擬訂有關管理辦法并組織實施。
(二)負責推進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以及與其他領域的融合發展,推進文化、廣播電視、旅游、體育和文物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指導、推進全區文化、旅游、體育和文物創新發展,推進文化、旅游、體育和文物行業信息化、標準化建設。
(三)負責全區文化藝術事業,指導藝術創作與生產,組織管理全區重大文化活動;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行業內文化產業發展工作;擬訂全區文化設施建設布局。
(四)指導基層和駐區各單位的文化工作,指導區文化館、圖書館和基層文化建設。
(五)組織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普及工作。
(六)統籌規劃全區群眾體育發展,負責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監督實施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推動國民體質監測和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指導公共體育設施的建設。
(七)統籌規劃全區競技體育發展及青少年體育發展,指導和推進青少年體育工作,加強體育后備人才隊伍建設;統籌規劃體育產業的發展,規范體育服務管理,推動體育標準化建設;負責體育彩票銷售管理工作。
(八)組織全區旅游資源的普查、規劃、開發和保護工作,擬訂全區旅游業開發規劃并組織和協調實施;組織全區旅游形象推廣,指導、推進全域旅游。
(九)承擔規范全區旅游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服務質量、維護旅游消費者和經營者合法權益的責任;規范全區旅游企業和從業人員的經營和服務行為。
(十)負責全區旅游安全的綜合協調和監督管理,組織實施旅游應急救援工作;指導全區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和誠信體系建設;組織實施旅游人才培訓規劃。
(十一)組織文物資源調查,指導和協調全區文物保護工作;履行文物行政執法督察職責,依法組織查處破壞文物的違法行為,配合有關部門查處文物犯罪的重大案件。
(十二)負責申報全區文物保護、考古發掘、古建筑維修項目,指導、督促、檢查全區文物和博物館業務工作,依法監督和管理文物的流通,征集流散文物;管理文物專項經費并監督使用;組織開展文物保護宣傳工作。
(十三)負責全區文物相關產業發展項目的有關協調、組織實施及管理工作。
(十四)負責全區各類文化體育娛樂場所經營許可的監管;負責文化市場稽查工作,負責對文化藝術、體育經營活動及演藝活動民辦機構的行業監管。
(十五)指導發展全區廣播電視事業,負責監管在全區廣播電視中播出的節目內容和質量;承擔對信息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和公共視聽載體播放節目的業務監督責任;規劃和負責廣播電視產業的發展。
(十六)負責管理全區廣播電臺、電視臺、衛星地面接收站、有線電視臺的建立、撤銷和違法查處工作;指導、協調廣播電視科學研究、技術發展、基本建設等方面的工作。
(十七)指導、管理全區文化、廣播電視、旅游、體育和文物事業的對外及對港澳臺交流、合作和宣傳、推廣工作。
(十八)負責本系統本行業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十九)承辦區委、區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二、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從決算單位構成看,本部門的部門決算包括部門本級(機關)決算和所屬事業單位決算。
納入本部門2018年部門決算編制范圍的二級決算單位共有3個,包括:
序號 |
單位名稱 |
1 |
文化市場執法隊 |
2 |
區文化館 |
3 |
區體育場 |
三、部門人員情況說明
截止2018年底,本部門人員編制38人,其中行政編制9人、事業編制29人;實有人員36人,其中行政9人、事業34人。單位管理的離退休人26人。

四、2018年度部門工作完成情況
(一)市考指標任務全面完成
全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眾創載體30個,載體投入使用面積91.635萬平方米,累計入孵企業(團隊)2199家11260人,推薦5家企業申報國家及西安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新增科技小巨人企業4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35家,開展專利聯合執法活動1次,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活動和知識產權培訓會6次,專利申請量715件,專利授權量608件;有序推進《國家級旅游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建設》和《西安市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各項工作,全年累計接待游客560萬人次,完成全年任務的187.92%,旅游業收入9.38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187.6%,新建旅游廁所2座,改建旅游廁所4座;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率83%,完成全年任務的113%;深入營造“創城”氛圍,完成《閻良區地震應急預案》編修,開展抗震設防聯合檢查3次,全年一般建設工程抗震設防備案27件,備案率100%;公布我區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展文物巡查53次,其中夜間巡查22次,未發生文物安全事故,閻良區博物館對外開放。
(二)職能工作扎實推進
1.加強科技企業培育,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營造優質創新創業環境。成功舉辦“創業西安行-閻良在行動”系列活動25次,營造了我區鼓勵科技創新、萬眾創業的良好氛圍;積極推薦、指導我區優秀科技項目完成省、市級項目申報,共推薦申報省級縣域科技創新試驗示范站2項,共推薦申報市級科技計劃項目14項,為近年來項目申報之最;完成區級科技項目評審工作。
加大科技人才支持力度。成立區科技文體廣電旅游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將A、B、C類科技人才創業項目列入《2018年閻良區科技計劃項目指南》中,扶持高層次人才創業,推薦我區4人成功當選市級“創業英雄”,推薦2人成功當選西安硬科技產業代表人物,以“科技創新服務月”、“科技活動周”等活動為載體,組織我區農業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示范戶等農業科技服務力量,深入各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園區、重點村組開展針對性農技培訓,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2.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強化文化市場綜合治理
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組織參加了西安市廣場舞大賽,獲得團體第二名的好成績,組織開展了“西安年·最中國”春節系列文化活動、“富閻同城·文化先行”文藝展演、紀念秦漢櫟陽城建城2400周年書畫精品展、精準扶貧文化下鄉系列活動等各類文化惠民活動100余場。扎實推進4家農村文化禮堂建設。區文化館、區圖書館堅持免費對外開放,基層文化中心圖書和文化器材配備齊全,區非遺展覽館建成并對外開放。
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組隊參加西安市首屆農民體育節暨西安市農民趣味運動會,獲得冠軍,組織開展全國毽球邀請賽、全國少兒武術散打對抗賽、十一省市區門球邀請賽、第五屆全國“風云決”品牌系列賽、“舞動長安”西安市全民健身技能大賽啟動儀式暨閻良區分區賽、石川河全民健步走等各類體育活動28場,組織區內骨干參加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圓滿完成國民體質監測3000人任務,我區被省市體育部門推薦參與“國家全民健身示范區”評選。
加快“書香之城”建設進程。區圖書館經編辦批準,獨立設置機構,建成7家閱讀吧、4家小書屋、23家書香社區,確定了9家書香企業,建成1家旗艦店——同閱薈,已開門營業,2家示范店和17家標準店已經全面建設完成;開展“萬人萬卷·書香閻良”第十一屆閻良讀書月活動,全年舉辦流動圖書服務、征文比賽、經典誦讀、地方文學作品鑒賞座談研討等形式多樣的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區營造了濃厚的全民閱讀氛圍。
凈化文化市場經營環境。全年檢查文化市場經營單位700余家次,辦理各類行政處罰案件22起,辦結率、滿意率均為100%,凈化文化市場和網絡文化環境合格率均達到91%以上。與全區網吧、歌舞廳等場所簽訂了《2018年度文化市場目標管理責任書》,組織文化市場安全工作培訓會4次,法律法規培訓會2次,新上崗經營戶培訓4次,共培訓文化市場從業人員400余人次,文化市場安全無事故。落實“最多跑一次”審批事項共21項,文化市場依法行政審批辦結率100%,全年未接到群眾投訴。
強化意識形態建設。日常宣傳成效明顯,主題宣傳扎實有效,制作播發《閻良新聞》《一周要聞》《魅力航城》《花兒朵朵》等電視節目,設立“聚焦時刻”專欄。閻良影城票房收入260余萬元,觀影人次近10萬人。完成了2018春、夏季教材教輔發行工作。通過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廣播電視公益廣告等形式,做好了反邪教、保密宣傳、校園安全、節能、節水、治污減霾等宣傳工作,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全區精神文明建設。結合文體活動、掃黃打非、黨建工作等,及時上報網絡宣傳稿件、政務微信及網評文章,網絡輿情處置及網評工作處理及時高效。
3.加大旅游開發力度,文物保護穩步開展
推動全域旅游品質提升。成立區旅發委,啟動實施《閻良全域旅游發展規劃》和《富閻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制定了《閻良全域旅游活動方案》,以“春滿中國·醉西安”“夏爽中國·嗨西安”和“秋染中國·賞西安”為主題,組織開展了梨花文化旅游節、山東移民文化節、甜瓜采摘節、葡萄文化旅游節、桑桑農莊草坪音樂節等18項全域旅游活動,完成年度計劃的180%,包裝的“航空文化+山東民俗+石川生態+一日游”被評為全市十佳鄉村旅游線路;持續開展秦漢櫟陽城遺址考古、航空、山東民俗、鄉村文化等研學活動,全年接待研學人數120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做好“2018年美麗鄉村”發展工作,提供旅游發展政策,指導官路村、老寨村做好市級最美鄉村建設,推薦屈家村為市級鄉村旅游示范村,以“航空科技游、考古研學游、鄉村民俗游”為重點的閻良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
古文化傳承展示區建設進展順利。啟動實施《秦漢櫟陽城遺址保護利用規劃》編制,舉辦秦漢櫟陽城遺址考古與保護工作專家座談會,櫟陽城遺址考古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完成了秦漢櫟陽城遺址考古發掘用地租用、發掘現場保護圍欄、安防設施建設、農灌管網改遷、農用電力設施拆除、考古保護利用大棚建設前期地勘等工作,目前,正在組織實施展示設施施工圖設計及招投標前期相關工作。
提升閻良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積極參加市文博會,宣傳推介閻良特色旅游產品,相繼在國家文物局網站《文物要聞》欄目、光明日報、新華網、陜西日報、西安市旅游發展委員會網站、西安日報、西安晚報等中省市媒體和自媒體上發布閻良旅游稿件、視頻報道130余篇。同時,進一步規范了“閻良旅游”公眾號的運行維護工作,通過公眾號宣傳推廣閻良旅游。
五、部門決算收支情況說明
(一)2018年度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本年度收入支出總體情況
(1)2018年度本年收入合計3576.17萬元,較上年減少)66.66萬元,主要原因是區級科技項目資金未支付完。
(2)2018年度本年支出合計3012.89萬元,比上年增加12.95萬元,主要原因是支付上年項目經費。
2.本年收入構成情況

2018年本年收入合計3576.17萬元。其中:
財政撥款3255.02萬元,占總收入的91.02%,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3255.02萬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321.15萬元。
事業收入0萬元,是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占總收入的0%。
經營收入0萬元,是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占總收入的0%,主要是0收入0萬元。
其他收入0萬元,是取得的除財政撥款收入等以外的各項收入,占總收入的0%,主要是0收入0萬元、捐贈收入0萬元,存款利息收入0萬元。
3.本年支出構成情況

2018年本年支出合計2999.89萬元。其中:
(1)基本支出636.54萬元,占總支出的21.22%,是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人員經費519.09萬元和公用經費117.45萬元。
(2)項目支出2363.35萬元,占總支出的78.78%,是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支出之外發生的支出。主要包括技術研究與開發項目1159.53萬元,科學技術普及42.20萬元,其他科學技術支出10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027.62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124萬元。
(二)2018年度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1.財政撥款收入支出總體情況
2018年財政撥款收入3576.17萬元,比上年增加-66.66萬元,主要原因是區級科技項目資金未支付完,2018年財政撥款支出3012.89萬元,比上年增加12.95萬元,主要原因是支付上年項目經費。
2.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情況(按政府功能分類科目細化到項級科目并說明支出具體內容)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999.89萬元,按支出功能科目分,包括: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36.54萬元。其中:行政運行519.06萬元,主要反映人員工資等支出,一般行政管理事務117.48萬元,主要反映日常行政事務等支出。
項目支出2363.35萬元,主要反映完成科技、文化旅游體育文物等項目的支出。
3.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情況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636.54萬元,其中:人員經費519.09萬元,公用經費117.45萬元,用于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和日常工作需要。
4.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2018年政府性基金財政撥款收入321.15萬元,與上年相比增加274.15萬元,主要原因為爭取體彩公益金項目,支出13萬元,與上年相比減少21萬元,主要原因為體育項目實施,結轉結余321.15萬元,以及使用情況。
5.國有資本經營財政撥款收支情況
本部門無國有資本經營決算撥款收支。
6.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本部門2018年無政府采購支出。
(三)2018年“三公”經費、培訓費及會議費支出情況
1.“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總體情況說明
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支出6.39萬元,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占“三公”經費的0%;公務接待費支出0.67萬元,占“三公”經費的10.49%;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5.72萬元,占“三公”經費的89.51%。2018年度“三公”經費支出比上年減少0.05萬元,下降0.78%,具體情況如下:
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萬元,比上年決算增加(減少)0萬元,主要原因為……;比當年預算增加(減少)0萬元,主要原因為……。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開支內容主要為……。
公務接待費支0.67萬元。其中:
外事接待支出0萬元,比上年決算增加(減少)0萬元,主要原因為……;比當年預算增加(減少)0萬元,主要原因為……。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外事接待0批次,0人次。開支內容主要為……。
國內公務接待支出0.67萬元,比上年決算減少0.05萬元,主要原因為嚴格執行八項規定;比當年預算減少2.83萬元,主要原因為嚴格執行八項規定。全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國內公務接待70批次,700人次。開支內容主要為上級檢查工作工作餐。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5.72萬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萬元,比上年決算增加(減少)0萬元,主要原因為……;比當年預算增加(減少)0萬元,主要原因為……。本年度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購置公務用車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支出5.72萬元,比上年決算增加0.46萬元,主要原因為車輛維修成本增加;比當年預算增加0.02萬元,主要原因為車輛維修成本增加。2018年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開支維護費的公務用車保有量3輛。
2.培訓費支出決算情況
培訓費支出7.04萬元,主要是市體育指導培訓及外出培訓支出,較2017年增加5.63萬元,增長79.97%,原因是舉行市級培訓及外出培訓增加。
3.會議費支出決算情況
會議費支出1.97萬元,主要是專題會議支出,較2017年增加1.26萬元,增長63.96%,原因參加上級會議及局組織的會議。
根據預算績效管理要求,本部門組織對2018年度一般公共預算項目支出全面開展績效自評,涉及一般公共預算當年撥款項目預算1770.19萬元萬元。
七、2018年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2018年本部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238.03萬元,用于維持機關日常運轉所必需的公用支出。其中:行政單位1戶,合計177.2萬元,占機關運行經費的74.44%;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1戶,合計60.04萬元,占機關運行經費的25.22%。2018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比2017年同口徑減少8.96萬元,下降3.63%,主要原因是經人員減少。
(二)國有資產占用及購置情況說明
截至2018年末,本部門共有車輛3輛,其中,一般公務用車0輛、一般執法執勤用車1輛、特種專業技術用車2輛、其他用車0輛,其他用車主要是……;單價5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2018年當年購置車輛0輛;購置單價50萬元以上的設備0臺(套);購置單價100萬元以上的通用設備0臺(套)。
八、專業名詞解釋
1.基本支出:指為保障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發生的各項支出。
2.項目支出:指單位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所發生的各項支出。
3.“三公”經費:指部門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
4.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日常公用經費支出。
九、2018年部門決算公開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