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關于閻良區2022年財政決算(草案)的報告
——2023年9月在閻良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上
閻良區財政局局長魏娜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我區2022年財政決算(草案)情況報告如下,請予審議。
一、2022年財政決算情況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也是閻良區高質量發展關鍵之年。一年來,區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全力保障我區重大決策部署及重點項目建設,全面完成了各項財政工作任務,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2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00,825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1.5%,同比增長238%,加上級補助收入116,108萬元、一般債券轉貸收入8,899萬元、上年結轉18,418萬元、調入資金1,010萬元、動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249萬元,收入總量為445,509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72,96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5.1%,同比增長157.3%,加上上解上級支出35,975萬元、一般債券還本支出4,657萬元、調出資金28,172萬元,支出總量為441,767萬元。
收支總量相抵后,累計結余3,742萬元,全部結轉下年使用。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2年,區級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48,193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81.3%,同比下降22.6%,加上級補助收入15,507萬元、專項債券轉貸收入36,900萬元、上年結轉24,480萬元、調入資金等28,172萬元,收入總量為153,252萬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131,643萬元,同比增長143.2%,加上解上級支出13,106萬元,支出總量為144,749萬元。
收支總量相抵后,累計結余8,503萬元,全部結轉下年使用。
(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決算情況
2022年,區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000萬元,加上級補助收入1,267萬元、上年結轉172萬元,收入總量為2,439萬元。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162萬元,調出資金1,010萬元,支出總量1,172萬元。
收支總量相抵后,累計結余1,267萬元,全部結轉下年使用。
(四)社會保險基金收支決算情況
2022年全區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為29,805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5%。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27,65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04.7%。
收支總量相抵后,年終結余2,155萬元,全部結轉下年使用。2021年末,社會保險基金年末滾存結余17,214萬元,加上2022年終結余,2022年末滾存結余19,369萬元。
(五)“三公經費”支出情況
2022年,全區“三公”經費支出874萬元,較上年增
長5.5%。其中: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847萬元,較上年增長7.6%,主要原因是公務用車增加導致公車運行維護費用增加;公務接待經費27萬元,較上年下降34.1%,主要是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壓減公務接待費用。
(六)財政轉移性支付安排執行情況
收入情況:2022年度,上級補助全區各類轉移支付收入共132,882萬元。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轉移支付收入116,108萬元(稅收返還及一般轉移支付收入75,255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40,853萬元),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收入15,507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收入1,267萬元。
安排和使用情況:2022年度,上級補助我區的各類轉移支付資金共安排支出127,200萬元(一般公共預算轉移支付收入安排支出112,366萬元,政府性基金轉移支付收入安排支出14,834萬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收入未安排支出),結余5,682萬元在2023年度安排使用。
(七)政府性債務管理使用情況
2021年末,閻良區政府債務余額203,849萬元,其中:一般債務88,549萬元,專項債務115,300萬元。
2022年新增政府債券41,142萬元,包括一般債券4,242萬元,專項債券36,900萬元。此外,當年新增再融資債券4,657萬元,全部用于償還政府債券到期債務,不影響債務余額。
2022年末,閻良區政府債務余額244,991萬元,其中:一般債務92,791萬元,專項債務152,200萬元。2022年上級下達我區政府債務限額284,274萬元,其中:一般債務限額為128,974萬元,專項債務限額155,300萬元,債務余額均未超限額,符合地方政府債務管理規定。
(八)本級預備費使用情況
區級預備費2022年初預算安排1,000萬元,年中未動用,年底平衡當年預算。
(九)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的規模及使用情況
2021年末預算穩定調節基金余額249萬元,2022年動用249萬元,2022年末無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結余。
二、財政管理和改革情況
2022年,我區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加強財政管理,兜實“三保”底線,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力度,支持重點項目建設,較好地完成了財政收支任務,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
(一)加強管理,化解財政收支矛盾
一是科學組織收入。2022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300,825萬元,同比增長238%,同口徑增長288%,完成進度、同口徑增幅連續六個月位居全市第一;積極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出臺《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閻良區爭取中省市專項資金“爭優打榜”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全年爭取中、省、市各類轉移支付資金132,882萬元,新增債券41,142萬元,有效保障了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二是持續優化支出結構。將“過緊日子”作為預算編制基本方針,2022年壓減公用經費15%;加大存量資金等財政資源的有效統籌,用于民生等重點領域支出。三是加強財政績效管理。全面審核各部門年初預算績效,涉及整體績效目標69個,項目績效目標482個;重點審核前進東路提升改造、荊山小學續建項目等五個財政績效評價項目,評價結果均為良好。
(二)多措并舉,穩住區域經濟基本盤
一是貫徹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年新增減稅降費202,255萬元(較年初報告數增加6,661萬元,主要是統計所屬期發生變化),其中留抵退稅172,924萬元,涉及區級口徑60,523萬元。二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中小微企業參與政府采購。全年完成政府采購213批次,其中中小微企業中標190批次,占比89.2%。三是加強金融支持服務企業力度。搭建政銀企融資互動平臺,宣講各類金融支持政策,解決企業融資難題,全年收集融資需求14.3億元,解決融資需求8.3億元。
(三)提質增效,補齊民生事業短板
一是兜牢基層“三保”底線。2022年全區“三保”支出222,489萬元,人員工資及時足額發放,機構運轉平穩有序,基本民生項目保障有力。二是及時安排和撥付疫情防控資金。全年下達10,137萬元用于物資儲備、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有效加強疫情防控能力。三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安排教育支出70,29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1,740萬元,衛生健康支出28,628萬元,城鄉社區支出31,140萬元,提升教育、醫療、養老體系保障水平,完善城區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產業聚集。四是發揮地方政府債券資金效益。加快地方政府債券下達進度,全年下達各類債券資金41,142萬元,推動我區農田水利、產業園區建設、棚戶區改造等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
(四)強化保障,夯實發展基礎
一是支持區城投集團發展,增加注冊資本金40,000萬元。二是改善提升石川河流域生態環境,撥付石川河全域治水項目資金52,600萬元。三是加快拆遷改造進度,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撥付三四七區拆遷安置費用10,427萬元、振興等街辦村組拆遷補償款45,500萬元。四是加快土地周轉金撥付,2022年累計撥付土地周轉金28,001萬元用于房屋拆遷、土地征收等。五是加大土地收儲力度,撥付11,529萬元用于補充和購買耕地指標等。
(五)防范風險,嚴肅財經紀律
一是整飭財經紀律。深入開展財經秩序專項整治行動,聚焦減稅降費、政府過緊日子、基層三保、國庫管理等重點領域,查處問題11個,均在2022年督促各部門整改完畢。二是加強地方政府債務管理。強化政府債務管理機制建設,依托監測系統全面掌握債務變動情況,按照要求完成化解任務,樹立科學舉債觀念,實現債務規模適度、風險可控。三是自覺接受人大和審計監督。優化預決算草案編報,持續提升預決算公開質量,積極配合人大及審計的監督檢查工作,針對提出的建議意見及查處問題認真研究,逐項整改。
三、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預算決議落實情況
2022年,區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作出了《關于閻良區2022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23年財政預算(草案)的決議》;區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作出了《關于2022年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的決議》。區財政嚴格執行《預算法》,認真落實人大批準的決議,確保財政收支有序推進,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落實積極財政政策,做好各項財政工作,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平穩發展。
四、存在問題及下一步工作舉措
2022年,我區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財政收入大幅增長,各項重點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城市環境大幅提升,發展基礎不斷夯實。但財政管理工作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解決:一是財政支出強度高,收支矛盾突出,預算對執行的約束有待加強。二是部分預算編制不夠細化,比如零基預算理念仍需深化、預算項目編制不夠細致。三是績效管理的廣度和深度仍需提高。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收入質量,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做好財政中長期規劃編制;加強財政資源統籌,管好用好專項債券資金,支持民生領域和重點項目支出,兜牢兜實“三保”底線。二是科學、合理、規范編制預算,增強預算對執行的約束,嚴格落實過緊日子要求,不斷提升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資金使用效益,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三是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做好事前績效評估,推動績效評價提質擴圍,強化績效評價結果應用。四是控制財政風險,加強政府債務管理,規范政府舉債融資,統籌抓好防風險和促發展,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決算報告名詞解釋
1.調整預算: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的年度預算,在執行中出現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預算調整范圍的規定事項進行調整后的預算數。
2.調入資金:為平衡預算收支,從其他預算資金調入預算或按規定從其他渠道調入的資金,反映了不同預算(性質)資金之間的調入收入。
3.調出資金:為平衡預算收支,從預算調出到其他預算的資金,反映了不同預算(性質)資金的調出支出。
4.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為實現宏觀調控目標,保持年度間政府預算的銜接和穩定,各級一般公共預算設置的儲備性資金。
5.一般債券:省級政府為沒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約定一定期限內主要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
6.專項債券:省級政府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發行的、約定一定期限內以公益性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的政府債券。
7.債務限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實行限額管理,地方政府舉債不得突破批準的限額。地方政府一般債務和專項債務規模納入限額管理,由國務院確定并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分地區限額由財政部在全國人大或其常委會批準的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內根據各地區債務風險、財力狀況等因素測算并報國務院批準。
8.債務余額:地方政府在國務院批準的分地區限額內舉借債務的余額。一般債務應在一般債務限額內舉借,一般債務余額不得超過本地區一般債務限額;專項債務應在專項債務限額內舉借,專項債務余額不得超過本地區專項債務限額。
9.增值稅留抵退稅:留抵退稅是將增值稅期末未抵扣完的稅額退還納稅人,2019年以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制度,2022年進一步完善增值稅留抵退稅制度,對留抵稅額實行大規模退稅,把納稅人今后才可繼續抵扣的進項稅額予以提前返還。具體在實施范圍上,4月1日起,對“制造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等6大行業和小微企業實行退稅;7月1日起,將全額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政策的行業范圍擴大至“批發和零售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和社會工作”“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等7大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