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08年7月22日在閻良區十屆人大常委會
第五次會議上
閻良區財政局局長 丁廣運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今年1月17日我在區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根據去年年底我區自編上報決算匯報了2007年財政預算執行報告情況?,F在,2007年財政決算已經市財政局審定。下面我受區人民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會報告2007年財政決算情況,請予審議。
2007年,全區地方財政收入完成24,304萬元,增長27.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23,558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9.3%,為調整預算的107%,增長38%。政府性基金收入746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50.7%,增長51.6%。
2007年,全區財政支出完成39,064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38,19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31.5%(下同),為調整預算的117%,增長27.5%。政府性基金支出87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76.6%,增長76.6%。2007年一般預算支出項目完成情況是:一般公共服務支出8,045萬元,為預算的137.9 %,增長25.4%;公共安全支出2,366萬元,為預算的112.7%,增長11.6%;教育支出11,128萬元,為預算的122.3%,增長18.6%;科學技術支出301萬元,為預算的124.4%,增長12.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02萬元,為預算的162.1 %,增長29.3%;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207萬元,為預算的156.4%,增長30.3%;醫療衛生支出1,758萬元,為預算的149.6%,增長69.3%;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078萬元,為預算的112.9 %,增長31.1 %;農林水事務支出2,080萬元,為預算的143%,增長37.7%;交通運輸支出543萬元,為預算的498.2%,減少22.9%;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1,071萬元,為預算的442.6%,增長777.9%;其他支出155萬元,為預算的54.1%;環境保護支出56萬元。2007年基金支出完成情況是:城鄉社區事務支出827萬元,為預算的222.5%,增長68.8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1萬元,工業商業金融等事務支出6萬元。
按照分稅制財政體制計算,經市財政局審定,2007年我區財政收支平衡情況如下:
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3,558萬元,加上市對我區各項補助、體制返還16,902萬元,上年滾存結余77萬元,一般預算總收入40,537萬元。
全區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8,190萬元,加上上解支出1,924萬元,一般預算總支出40,114萬元。
2007年全區地方財政一般收支相抵,累計結余423萬元。
2007年全區政府性基金收入746萬元,市級補助113萬元,上年結余15萬元,政府性基金支出874萬元。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以上呈報的收支決算數字,與十屆人大二次會議報告收支數字基本一致。加爭取上級財政補助資金,財政收支平衡,略有結余。
審計部門已對2007年財政收支預算和其他財政收支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審計,客觀地指出了財政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已在工作中及時作了糾正和改進。為此在今后我們要抓好以下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培植壯大財源,確保完成收入任務。一是從思想上高度重視財政收入工作,合理預測收入規模,細化工作程序,確保收入任務的完成。二是強化收入征管,對重點稅源實施重點監控,密切“財政、稅務、國庫”聯系,嚴防“跑、冒、滴、漏”,做到應收盡收;創新稅收征收辦法,挖掘稅種潛力,完善契稅直征,加強“收支兩條線”的管理工作,強化對非稅收入的管控。三是加大財源培植力度。通過調整專項資金使用方向、努力爭取國家和省級補助、盤活存量資產等多種途徑籌集資金,同時以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的發展為契機,積極培植新的財源,為我區經濟發展積蓄力量。
二、堅持以人為本,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大力實施“民生八大工程”,服務和諧社會建設。財政資金安排堅持統籌兼顧,有保有壓。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優先保障“民生八大工程”,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到社會每一個角落,使廣大人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一是繼續落實“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有效整合農業農村各項建設資金,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投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發展。二是保證教育、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支出需求。強化對義務教育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的保障,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增加對社區衛生服務體系的投入,大力支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為進一步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和救助體系提供資金。三是合理安排,統籌規劃,保證重點工程資金及時足額到位,確保重點工程順利實施。四是嚴格支出管理。按照公共財政體制的要求,以滿足公共需要為目標,在保證機關正常運轉的基礎上,擴大公共支出;切實增強部門預算的嚴肅性,嚴格控制預算追加,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和花錢大手大腳。
三、完善體制,進一步推進各項財政改革。一是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強化綜合預算編制,逐步實現部門收支脫鉤,完善定員定額體系。二是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逐步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工作,工資、政府采購資金支出可由財政直接支付。三是擴大政府集中采購的范圍和規模。積極探索“公務卡”試點,降低行政成本。四是加快“金財工程”建設,促進財政工作信息化。五是加大“收支兩條線”管理改革。清理收費項目,完善綜合預算。六是加強農村綜合改革。擴大對鎮街的轉移支付,保證基層政權運轉。七是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建立和規范各項管理制度。
四、堅持依法理財,強化財政監督。將依法行政、依法理財,貫穿于整個財政工作的始終,實現監督由“糾錯型”向“預防型”轉變。重點對民生、社保、支農資金進行監管,確保資金安全;健全專項資金績效評價機制,落實好專項資金報賬制、試行項目資金公示制;規范政府舉債行為,高度重視財政債務風險;扎實開展內部監督工作,健全內控制度、堵塞管理漏洞;以資金管理為主線,從銀行開戶、資金存儲到資金分配、資金撥付等各個環節入手,開展監督工作。
五、加強財政隊伍建設,提高干部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財稅部門要進一步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熟練、作風優良、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財政干部隊伍。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群眾意識和效率意識,講政治、顧大局,恪守為民之責,扎扎實實做工作,實實在在出成績,展現財政工作新風貌。
我們將在區委的領導下,在區人大及常委會的監督下,堅持“生財有道、聚財有方、用財有規”的原則,銳意進取、深化改革、調整結構、夯實基礎,努力完成今年各項財政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