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09年1月6日在西安市閻良區第十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閻良區財政局局長丁廣運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會報告閻良區200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09年財政預算(草案),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8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08年,在區委的領導下,在區人大依法監督下,我們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執行區十屆人大二次會議通過的各項決議和區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批準通過的財政預算調整方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經濟意識、法治意識、服務意識、風險意識,創新理財思路,培植壯大財源,優化收支結構,推進財政改革,完善運行機制,建設財政文化,全面完成了各項財政工作任務,促進了我區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順利發展。
全區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2,000萬元,增長31.6%。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1,17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1.6%,完成調整預算的105.2%,增長32.3%。政府性基金收入83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0.7%,增長11.3%。其中:國稅部門完成3,700萬元,為預算的127.6%,增長41.4%;地稅部門完成16,000萬元,為預算的103.9%,增長25.8%;財政部門完成12,300萬元,為預算的118.5%,增長37.1%。
2008年,全區地方財政支出46,920萬元,增長23%。其中一般預算支出46,00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33%,完成調整預算的126.8%,增長23.5%。
2008年一般預算支出完成情況是:
————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支出8,200萬元,為預算的113%,增長1.8%;
————公共安全支出3,700萬元,為預算的144.2%,增長56.4%;
————教育支出13,200萬元,為預算的125.2%,增長18.6%;
————科學技術支出330萬元,為預算的100%,增長9.6%;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50萬元,為預算的268.4%,增長136.3%;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500萬元,為預算的138.8%,增長22.9%;
————醫療衛生支出2,100萬元,為預算的142%,增長22.9%;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725萬元,為預算的118.3%,增長9.4%;
————農林水事務支出2,453萬元,為預算的147.7%,增長18.7%;
————交通運輸支出800萬元,為預算的198%,增長47.3%;
————采掘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1,900萬元,為預算的497.4%,增長351.3%;
————糧油物資儲備及金融監管等事務支出400萬元,為預算的571.4%,減少38.5%;
————環保事務支出545萬元;
————其他支出197萬元,為預算的151.5%,增長58%。
2008年政府性基金支出92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22%,增長5.3%?;鹬С鐾瓿汕闆r是: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840萬元,為預算的122.7%,增長0.8%;
————采掘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55萬元,為預算的91.7%,增長34%;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9萬元;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萬元;
————農林水事務支出2萬元。
2008年,財政收支預計基本平衡。由于財政決算正在編審之中,預算執行結果待決算編審結束后,再報區人大常委會審議。
2008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千方百計組織收入,財政收入突破3億元大關,實現新跨越。加強與國稅、地稅、國庫的聯系溝通,夯實收入任務,齊抓共管,合力攻堅。實施以產業行業為對象,細化納稅評估;以骨干企業為重點,加強稅源監控;以經濟形勢為背景,深化稅收預測;以信息化為支撐,提高征管效率;以監督稽查為手段,堵塞征管漏洞;以稅法宣傳為抓手,優化稅收環境的征管機制。進一步規范非稅收入項目,完善非稅收入預算管理,落實收繳責任,確保依法足額征收。始終堅持經濟決定財政的理念,注重通過支持經濟發展培植財源,筑牢財源基礎,重點加大對新型工業園和招商引資的財政支持。
(二)大力支持以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優化支出結構,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中薄弱環節的投入,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穩定、保民生、保重點”的支出原則,科學安排支出。在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時,集中財力保障了區重點項目的資金需求。一是確保了工資發放。在收入進度不均衡的情況下,多方協調,調度資金,保證了在職干部職工工資及離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按時發放。二是確保了民生八大工程的資金需要。按照上級的要求和部署,克服一切困難及時調整預算,全年共投入財政資金7,505萬元,其中區級配套資金2,294萬元,實施民生項目23個。三是確保教育事業發展和教育強區工作的開展。繼續推進和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安排592萬元用于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預算內公用經費保障水平的提高;安排220萬元落實了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費用減免政策,減免各類費用63萬元;以教育創強為契機,著力改善我區中小學辦學條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安排3,635萬元調整了中小學布局, 建設了11所標準化寄宿制中小學,在2所職業學校建設實訓基地,對接收的4所西飛學校進行了維修改造。四是籌集資金2,119萬元全面化解“兩政一教”政府債務。五是確保社會保障投入,促進社會和諧。安排城市、農村低保資金1,335萬元,救濟生活困難群眾11,937人次;安排優撫資金246萬元,為437名優撫對象按時發放各種生活補貼;安排醫療保險基金282萬元,保障了參險職工的合法權益;安排殘疾人就業保障金72萬元,促進了殘疾人事業的健康發展;安排506萬元全面推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區參合農民達151,908人,撥付合療基金1,330萬元,享受這一政策的農民達1,800人次,為廣大參合農民帶來了真正的實惠;支持“5.12”地震災后重建工作,安排317萬元幫助218戶農村特困群眾解決住房困難;安排90萬元資金支持社區建設,提高了社區人員待遇和工作經費。六是確保再就業政策的落實。安排就業資金1,080萬元,用于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全民創業以及發放公益性崗位人員的工資和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認真做好下崗職工小額貸款擔保工作,08年共辦理擔保貸款147人次,涉及貸款金額435萬元;七是確保提升城市承載和服務能力。安排3,494萬元用于解決道路交通、生活設施、環境美化等事關群眾利益的現實問題和“四城聯創”工作。八是確保做好重點項目資金“直通車”工作,完成了區級和基地重點工程4,995萬元拆遷資金的兌付工作,維護了失地農民的利益,保證了重點項目的順利實施。
(三)加大“三農”投入,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一是落實惠農補貼政策。發放直補資金、糧食綜合直補資金1,541萬元,完善農民補貼網建設,繼續推行農民補貼“一卡通”,確保各項惠農補貼資金及時足額兌付到農民手中;撥付資金193萬元,用于落實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二是投入資金400萬元,加大農業綜合開發力度。三是制訂了《閻良區農村兩委會主要干部離任生活補貼實施辦法》,對符合條件的116名兩委會離任干部發放生活補貼14萬元,建立了農村兩委會干部的補貼保障機制;四是安排45萬元資金用于建立農村衛生保潔的長效機制。
(四)不斷推進財政改革,財政管理水平穩步提高。一是深化預算編制改革,完善定額標準,建立基礎數據庫,切實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規范性、完整性和透明度。二是開展國庫集中支付試點工作,選定10個預算單位進行試點,共支付資金770萬元,加強了財政支出管理監督,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三是深化非稅收入“收支兩條線”改革,在認真執行“收繳分離,罰繳分離”的基礎上實行“一口式”收費,方便群眾辦事,優化投資環境,堵塞管理漏洞。四是政府采購向縱深發展。政府采購預算共計1,812萬元,實際采購金額1,650萬元,節約資金162萬元,資金節約率為8.9%。五是推進“金財工程”,加快財政信息化建設,優化整合財政網絡資源,推進政務公開,提高服務水平和工作效率。六是鞏固農村綜合改革成果,深化“鄉財鄉用區監管”改革,加大轉移支付力度,完善各項配套措施,保證鎮街政權的運轉。
(五)強化監督管理,努力維護財經秩序。堅持以法律制度為基礎,以依法依規為準則,以運作規范為要求,切實把財政收入活動的每個環節都納入法制軌道。先后開展了收費罰沒票據、政府采購執行情況、會計信息質量及《會計法》執法、民生八大工程資金、社?;稹⒆》抗e金及扶貧救災救濟等資金的重點檢查工作,加強了受檢單位的財務規范化管理;開展了整治四亂工作,改善了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環境;按照區紀委的統一部署,開展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貫徹中央紀委七項要求、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及財政資金“三項檢查”,切實履行反腐倡廉職責;加強會計監督工作,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完善了財政專項資金的報賬制度,確保??顚S?;對基建項目,嚴格執行《閻良區財政基本建設資金撥付程序》;建立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信息數據庫,規范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做好社會各界對“5.12”地震捐贈資金的管理。
各位代表,2008年我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但是在財政預算執行中仍存在著一些較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稅源結構單一,大型骨干財源不多,對駐區企業的依賴性較強。二是財政規模仍然偏小,政策性剛性支出不斷增大,給區財政帶來極大壓力,收支矛盾依然尖銳。三是財政資金管理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少數單位勤儉節約意識較為淡薄,財經紀律松弛、鋪張浪費現象時有發生。四是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諸多改革還需要進一步深化。五是受國內外經濟形勢影響,我區一些行業的經濟效益從下半年出現下滑。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立足長遠,著眼當前,繼續加大改革力度,堅持用改革和發展的辦法加以解決。
二、2009年財政預算(草案)
2009年,我們要在“收”字上出實招,在“管”字上下功夫,在“用”字上作文章,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區委中心工作,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突出發展為主題,以保障民生為重點,做大財政收入規模,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深化財政改革,依法理財,全面提升財政工作水平,促進我區經濟與社會事業的和諧發展。
按照上述指導思想,2009年全區地方財政收入預算安排37,800萬元,增長18%。其中一般預算收入36,160萬元,增長16%,政府性基金收入1,640萬元,增長98%。國稅部門4,150萬元,增長12%;地稅部門18,720萬元,增長17%;財政部門14,930萬元,增長21%。
根據收入預算和現行財政體制,2009年區級財力為46,900萬元,增長33%,加上中央及市級專項資金3,917萬元,總財力為50,817萬元。按照預算平衡的原則,支出安排50,817萬元。其中區本級一般預算支出45,260萬元,增長31%,基金支出1,640萬元,增長119%;中央及市級專項支出3,917萬元。
2009年一般預算支出分類安排主要情況是:
————基本公共管理與服務支出8,400萬元,增長16%;
————公共安全支出3,400萬元,增長33%;
————教育支出13,600萬元,增長29%;
————科學技術支出350萬元,增長6%;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400萬元,增長13%;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500萬元,增長39%;
————醫療衛生支出2,000萬元,增長35%;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5,800萬元,增長20%;
————農林水事務支出1,910萬元,增長15%;
————交通運輸支出800萬元,增長98%;
————采掘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2,000萬元,增長424%;
————糧油物資儲備及金融監管等事務支出100萬元,增長43%
————其他支出200萬元,增長54%;
————總預備費支出800萬元,增長33%;
————中央及市級專項支出3,917萬元。
2009年基金支出分類安排主要情況是: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580萬元,增長129%;
————采掘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60萬元。
以上預算安排,在財政收入方面既考慮了中央投入4萬億元擴大內需的宏觀調控政策,西飛國際注冊地回遷及大運飛機項目的啟動,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我區新型工業園開始進入效益兌現期等有利因素,也考慮到了國內外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值稅轉型改革,房地產行業觀望氣氛濃重等減收因素;在財政支出方面主要考慮了教育、醫療衛生、科學、社區、“三農”等各項社會事業發展和事業單位人員績效工資改革對財政資金的需要,以及執行中還有很多不可預見的項目支出,都需要財政籌集資金予以安排,從上述收支預算情況來看,2009年的任務是相當艱巨的。
三、勇挑重擔,迎難而上,確保完成2009年財政預算任務
為了圓滿完成全年預算任務,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增收節支,確保財政收入任務圓滿完成。一是嚴格落實財政收支目標責任制,加強宏觀經濟運行分析,細化預算執行動態分析監管,改進收入征管薄弱環節;完善財稅征管聯動機制,實現財稅庫信息共享,提升收入管理和分析水平;加強財源稅源調查,深化收入征管措施,加大稽查督繳力度。二是堅持依法征稅,加強納稅重點大戶、重點稅源監控,加強對征收潛力大、流失嚴重的稅種的征管,確保應收盡收。三是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完善征繳制度,增加政府資產性收益,嚴格政府非稅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四是充分運用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與有關部門一起,認真做好項目包裝工作,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和資金。五是以大運飛機項目建設為契機,大力培植財源,加快財政收入多元化支撐格局的形成。六是堅持勤儉節約。大力控制和壓縮人、車、會、招待費等一般性支出,并且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堅決杜絕和糾正亂花錢、鋪張浪費的行為。
(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一是支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落實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農村五保戶供養等提標政策,擴大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完善被征地農民各項社會保障政策,擴大失業保險制度覆蓋面。二是支持和促進就業再就業。擴大再就業扶持范圍,健全再就業援助制度,支持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解決零就業家庭就業問題;支持就業再就業培訓力度,支持區人力資源市場建設;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機制,擴大小額擔?;鹨幠?,全面落實財政扶持以創業促就業各項政策,促進全民創業。三是大力支持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建立和完善城市、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全面實施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教育強區工作;繼續支持社區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室)建設,綜合運用財政政策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壯大,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投入機制,加快農村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改善基層衛生醫療條件。四是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建設,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繼續支持安居工程,幫助農村特困群眾解決住房困難問題。五是民生八大工程要切實抓好資金籌集落實、資金安排使用、工程項目實施三個重點環節的工作,加大資金籌措力度,足額安排預算。
(三)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大財政支農力度。深入貫徹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增加對農村道路建設養護、農民飲水安全、農村戶用沼氣、桔稈汽化等項目的投入,加快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業生產發展;提高農村兩委會保障水平;做好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和良種補貼發放工作,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促進農民持續增收,加快我區新農村建設步伐。
(四)深化財政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公共財政體制。一是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管理辦法,強化定額管理,逐步建立預算定額與實物費用相結合的基本支出定額標準體系。二是進一步擴大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范圍。三是完善政府采購制度體系,擴大政府采購范圍和規模,提高政府采購效率。推行車輛定點維修、定點印刷工作。四是完善非稅收入管理,全面實施“收支脫鉤”,科學合理管理非稅收入。五是以理順管理體系、健全制度、盤活公共資源為突破口,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改革。六是提升“金財工程”,為各項財政改革順利推行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五)完善財政監管機制,推進依法科學民主理財。一是加大預算公開程度,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監督法》,嚴格履行預算編審程序,自覺接受人大、審計和社會各界監督。二是加強預算管理監督。提高預算收支的預測水平,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加強項目預算管理,建立項目庫滾動管理機制;嚴格預算執行,硬化預算約束,確保先有預算后有支出,增強預算的嚴肅性。三是嚴格支出管理。健全支出管理責任和考核辦法,提高預算支出的執行力;完善內部制約機制,嚴格履行支出程序,加強對重點支出的全過程監管,確保財政支出的安全;推進財政支出績效管理,對重大支出項目全面實施績效考核評價。四是強化財政監督。加大財政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和內部監督檢查力度,擴大財政監督檢查范圍,加快建立覆蓋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的監督機制;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工作。五是完善政府債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債務審批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財政風險,繼續做好農村普九義務教育債務清償工作。六是合理安排,統籌規劃,全力保證重點工程建設,繼續發揮資金兌付“直通車”作用,確保航空基地征地拆遷賠付等重點工程順利實施。
(六)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財政事業提供智力支持和組織保障。適應形勢的需要,著力培養一支與財政改革和經濟發展要求相適應的財政干部隊伍。一是抓好學習培訓。要針對當前財政改革和發展對干部知識需求的實際,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培訓,培養一批適應財政發展的專業性人才和推進財政改革的創新型人才。二是抓好調研創新。要以調研為抓手,堅持為財政中心工作服務、為財政改革發展服務的原則,積極開展財政熱點難點問題的調查研究,以調研促進財政改革,以調研推動各項工作。三是抓好作風建設。財政干部要增強服務意識、公仆意識和節儉意識,心系群眾,服務基層,腳踏實地,勤勉敬業,講勤奮、講情趣、講操守,提升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樹立和維護財政部門的良好形象。四是抓好廉政建設。財政干部要切實落實好 “一崗雙責”制度,承擔起財政部門源頭治腐的責任,完善財政部門的責任機制、教育機制和監督機制,塑造廉潔高效的財政干部隊伍。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孕育著新的希望,承載著新的使命,今年的財政任務更加艱巨,我們將在區委的領導下,在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下,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奮發圖強,扎實工作,努力完成各項財政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