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2012年1月5日在西安市閻良區第十一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閻良區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閻良區201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2年財政預算(草案)書面報告如下,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它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1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1年,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和區人大的依法監督下,按照“融合、提速、突破、跨越”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建設中國航空城這一中心,以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為目標,通過強化征管、精心理財、內挖潛力、外爭資金等有效手段,合理把握政策實施力度和節奏,財政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城鄉發展活力全面激發,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圓滿地完成了區十屆人大五次會議通過的財政收支決議和區十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批準通過的財政預算調整方案。
2011年,全區地方財政收入預計完成71,50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3.1%,完成調整預算的101.9%,同比增長35.7%,上級一般性轉移支付14,054萬元,上級專項轉移支付30,000萬元,轉貸資金2,011萬元,上年結余498萬元,上年結轉1,060萬元,2011年總財力為119,123萬元。在地方財政收入中,一般預算收入預計完成65,00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11.2%,完成調整預算的100.9%,同比增長31.2%;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6,50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36%,完成調整預算的112.1%,同比增長105.7%。分部門來看:國稅部門完成5,810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05.4%,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增長21.7%;地稅部門完成29,370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11.4%,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增長31.4%;財政部門完成36,320萬元,為年初預算的112.7%,完成調整預算的103.7%,增長42%。
2011年,全區財政總支出預計為119,123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支出116,30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56.2%,完成調整預算的117.6%,增長21.6%;上解支出為2,819萬元。在地方財政支出中,一般預算支出109,304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56.9%,完成調整預算的117.7%,增長21.3%;政府性基金支出為7,000萬元,完成預算的146.4%,完成調整預算的120.7%,增長121.5%。
2011年一般預算支出完成情況是: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2,409萬元,為預算的114%,增長14.6%;
——公共安全支出6,307萬元,為預算的131.3%,增長3.3%;
——教育支出25,774萬元,為預算的138.8%,增長22.9%;
——科學技術支出780萬元,為預算的135.7%,增長31.5%;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02萬元,為預算的115.9%,增長12.5%;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5,260萬元,為預算的138.2%,增長22.7%;
——醫療衛生支出12,940萬元,為預算的274.2%,增長10%;
——節能環保支出750萬元,為預算的250%,增長5.9%;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2,617萬元,為預算的168.4%,增長38.6%;
——農林水事務支出10,560萬元,為預算的230.8%,增長15.3%;
——交通運輸支出3,650萬元,為預算的186.2%,增長23.7%;
——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3,900萬元,為預算的403.7%,增長86.2%;
——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1,500萬元,為預算的326.1%,增長3.4%;
——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900萬元,為預算的131.4%,增長105%;
——住房保障支出500萬元,增長74.2%;
——糧油物資管理等事務支出350萬元,為預算的175%,增長101.1%;
——國債還本付息支出95萬元,增長11.8%;
——其它支出110萬元,為預算的110%,增長4.8%。
2011年政府性基金支出7,000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146.4%,增長121.5%,基金支出完成情況是:
——教育支出109萬元;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萬元;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160萬元;
——農林水事務支出374萬元;
——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150萬元;
——其它支出194萬元。
2011年,財政收支基本平衡。由于財政決算正在編審之中,預算執行結果待決算編審結束后,再報區人大常委會審議。
2011年,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增強財力,全力落實各項增收措施,財政收入再創新高。堅持依法理財,依法治稅,不斷健全完善責任考核機制,逐級細化分解任務,層層落實責任,突出均衡進度,地方財政收入突破7億元大關,實現了財政收入穩定增長。一是夯實征收部門任務,加強稅源動態監控,通過與國稅、地稅、國土、住建等征收部門的財稅聯席會議,加強收入進度、結構分析和預測,實現收入均衡入庫。二是進一步加大與航空基地的協作力度。2011年航空基地為我區財政收入貢獻4,000萬元,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三是健全非稅收入征收管理制度,2011年全區完成非稅綜合預算收入10,370萬元,占年初預算的124.8%,其中行政事業性收費完成6,810萬元,罰沒收入完成920萬元,其他非稅收入完成2,640萬元。四是積極爭取上級支持,緊抓中央、省、市投資方向和有關改革的實施機遇,主動作為,以項目為載體,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情況,反映困難,努力爭取上級轉移支付資金。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共爭取中、省、市各項補助43,607萬元,較上年增加7,914萬元,同比增長22%。五是認真落實納稅企業獎勵政策。重獎招商項目引進者和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家,調動招商引資、創稅增效的積極性。對守法經營、主動納稅、對社會作出積極貢獻的“工業企業納稅大戶”及“招商引資貢獻企業”等進行了獎勵。
?。ǘ┩怀雒裆纳?,全力支持社會事業發展,財政重點保障能力顯著增長。按照構建公共財政體系的要求,不斷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辦好惠民實事,切實做到順民意、解民憂、增民利,及時兌現公務員津補貼、事業單位績效工資、降溫費提標、對公積金計提基數及計提比例進行了調整。堅持“七個圍繞、七個增加”,重點保障民生支出需要,保障基本建設需要。全年民生支出達到87,450萬元,占全年一般預算支出的80%,全年新增財力15,470萬元,80%都用在民生支出上。一是圍繞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增加財政投入。全年社會保障支出19,564萬元(預算內資金15,273萬元,上級專項專戶資金4,291萬元)。實現了養老保險全覆蓋,參保城鄉居民84,725人,各級財政用于養老保險補助累計3,533萬元;養老金支出2,018萬元,全區22,490名60周歲以上老人享受養老金待遇;就業專項補助資金支出1,709萬元,用于公益崗位人員工資、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助以及為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城鄉低保資金支出2,633萬元;各類優撫資金支出411萬元; 80歲以上老人保健補貼支出271萬元,孤兒生活補貼支出60萬元;殘疾人保障金支出233萬元。二是圍繞教育事業發展,增加財政投入。全年教育總支出27,774萬元(預算內資金25,883萬元,上級專項專戶資金1,891萬元)。全區中小學生活設施改造支出1,096萬元,南房小學標準化建設支出500萬元,2011年校舍安全工程支出356萬元,學前教育支出380萬元;為2,581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和城市低保戶學生發放免費教科書補助32萬元;“蛋奶工程”支出515萬元,使全區中小學14,234名學生受益;大力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為1,390人次涉農專業學生一次性免除學雜費111萬元;學前教育、義務教育中小學、普通高中、職業高中各類貧困生補助支出726萬元,受惠學生11,987人次;西飛一中新校區建設支出1,340萬元。三是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增加財政投入。全年醫療衛生總支出12,940萬元(全部為預算內資金)。全區162,561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支出3,251萬元,14,166名參合患者得到醫療補助;人民醫院綜合樓、鎮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支出2,563萬元;城鄉公共衛生服務補助支出517萬元,用于全區城鄉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健康體檢及疾病預防等公共衛生項目。四是圍繞農林水事業,增加財政投入。全年農林水總支出16,986萬元(預算內資金10,934萬元,上級專項專戶資金6,052萬元)。統籌城鄉項目支出1,034萬元,大力支持了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產業化貸款貼息項目支出534萬元;玉米、棉花、小麥良種補貼以及小麥抗旱資金支出397萬元,確保強農惠農政策落到實處,農民群眾得到真正實惠;大中型水庫移民資金支出140萬元;557戶居民災后重建支出167萬元;支持新農村建設支出604萬元;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關中環線綠化工程、荊山塬直觀坡面綠化工程、三化一片林、西閻高速綠化以及工廠化育苗中心建設項目支出1,465萬元;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支出1,611萬元,主要用于全區56個項目建設;供排水公司股權收購支出3,000萬元。五是圍繞城市提升,增加財政投入。全年城鄉社區事務總支出18,847萬元(預算內資金18,777萬元,上級專項專戶資金70萬元)。鳳凰路北街、柳中路、雷達站路進行拓寬改造支出1,300萬元;全區路燈和市政設施進行修繕維護支出170萬元;推動小城鎮建設支出100萬元;購買保潔設備等支出100萬元,改善了我區市容面貌。六是圍繞落實惠民補貼政策,增加財政投入。全年落實惠民補貼政策總支出12,071萬元。糧食直補支出1,650萬元,補貼農戶40,996戶,補貼農民人數16.4萬人;家電下鄉支出1,600萬元,補貼兌付率達88.23%;汽車下鄉支出438萬元;家電以舊換新支出41萬元;認真做好2011年燃油補貼工作,共發放補貼資金645萬元;保證拆遷村民的合法利益,直通車兌付860 戶,支付賠付資金7,400 萬元;糧油儲備支出297萬元。七是圍繞償還政府融資債務,增加財政投入。全年歸還政府性融資債務2,625萬元,其中迎賓大道道路建設項目666萬元;七所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171萬元;新型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470萬元;人民路街區環境綜合整治610萬元;西飛一中新校區建設項目340萬元;基礎設施投資管理公司流動資金貸款項目120萬元;公園建設還款248萬元。
(三)突出科學理財,全力推進財政改革創新,精細化管理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一是不斷深化部門預算改革,創新財政管理制度,積極構建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績效管理、財政監督“四位一體”的財政運行機制,積極探索“三公經費”及部門預算公開試點工作,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提高財政資金分配使用的規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斷深化項目支出預算改革,全面加強項目資金管理,加強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力度。二是完善國庫改革。深化公務卡改革工作,繼續推進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目前區本級已有61家預算單位納入公務卡制度管理,公務卡網絡建設已經如期完工;推進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建立健全單位財務機構,搭建網絡平臺,實現了會計集中核算向國庫集中支付的轉軌。三是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推進財政獎補一事一議工作。成立了全區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領導小組,完成了2010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清算工作,對2011年“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56個項目進行了檢查驗收。四是擴大政府采購規模。全年共完成政府采購業務50余批次,政府采購預算2,582萬元,實際采購支出2,259萬元,節約資金323萬元,資金節約率13%。完成了我區行政事業單位公務車輛統一保險招標工作。五是完善財政資金整合工作。制定了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管理辦法、教育專項資金整合實施細則,初步建立了科學合理、操作規范、程序簡便的整合形式。整合教育專項資金1,630萬元支持標準化學校建設,優化教育資源。整合區級財政支農資金260萬元,爭取上級項目資金910萬元,推進了我區生態科技現代農業示范園建設。六是強化“一口式”收費管理。對投資行政審批及部分便民服務實行“一口式”管理,全區納入“一口式”收費單位30家,33個收費項目。七是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將全區164家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信息全部錄入資產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了對我區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的動態監控。
?。ㄋ模┩怀鲆婪ɡ碡?,全力加強財政監督,財政資金安全有了保障。始終堅持把依法理財、科學理財貫穿于財政運行的各個環節,不斷強化財政資金監督管理。一是加強財政投資評審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財政部、省市有關文件規定開展財政投資評審業務,評審報送金額16,756萬元,共核減1,490萬元,核減率8.89%,充分發揮了財政投資評審為政府把關,為民理財的效能。二是加強國庫管理,規范支出行為。通過加強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制度建設、國庫賬戶體系建設、預算收支分析、預算資金安全管理、會計核算精確度等方面的工作,全面提升國庫精細化管理的水平,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健全國庫監督機制,加強資金撥付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預算單位支出行為。三是加強財政專項資金檢查工作。完成了“蛋奶工程”補助資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設施蔬菜工程項目資金、家電下鄉補助資金、小城鎮建設資金五個項目的專項檢查;完成村級“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事中檢查;配合市級相關部門完成了新農村14個重點村建設的驗收工作,并對新農村12個重點村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進行了檢查;配合區審計局對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菜籃子工程、農民增收工程進行了專項審計;配合市審計組對我區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了審計,確保了財政資金的安全有效使用;開展了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對檢查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責令其限期整改,履行了財政的會計監管職責,規范了會計行為,提高了會計信息質量。四是加強“小金庫”治理工作。嚴格落實公示制、承諾制和問責制,對全區164個行政機關事業單位、25個社會團體及5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認真開展復查,復查面100%。重點抽查21家單位,從加強教育、完善制度、深化改革和強化監督四個方面入手,建立防治“小金庫”長效機制,從根本上杜絕“小金庫”的發生。五是積極開展公務車輛治理工作。按照市公務車輛專項治理辦統一安排,提出了公務車輛專項治理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確定了工作范圍和工作內容,明確了工作方法和工作步驟,解釋了公務車輛專項治理工作中的有關政策,并提出了工作要求,針對存在問題按照上級要求進行了整改。六是注重自覺接受監督。繼續堅持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制度,認真接受人大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努力建設陽光財政。
(五)突出以人為本,全力提升干部素質,精神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一是加強干部教育培訓。以提高干部的綜合素質及工作能力為目標,以服務財政中心工作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制度建設為保障,扎實推進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強化學習手段、完善學習制度,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和業務知識學習。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反腐敗工作。按照立足教育,著眼防范,完善制度,強化監督的工作思路,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加大構建警示訓誡防線工作力度。扎實開展廉政風險防范工作,實現風險查到崗、責任落到崗、防線建到崗。三是加強政務公開。積極主動公開財政信息,共編發財政信息88期,有力推進財政改革發展。同時,認真做好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辦理工作,共答復提案議案6個。
各位代表,2011年我區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但是在財政運行中依然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困難和問題。一是財政支持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財政保障范圍不斷擴大,財政支出需求增長快于財力增長,收支矛盾仍很突出;二是財政收入穩定增長的基礎還不牢固,一次性收入比重較高,收入質量有待提高;三是預算追加項目過多,預算編制的完整性、準確性、科學性有待完善和提高;四是財政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還不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有待進一步提高;五是一些方面的財政監管仍不到位,損失浪費財政資金的現象仍然存在。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12年財政預算(草案)
根據區委對2012年財政工作的部署和要求,2012年預算安排的原則和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區委十次黨代會及上級財政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牢牢把握跨越發展、爭先進位這個主題,繼續落實積極的財政政策,依法加強收入征管,保持財政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切實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充分發揮財政職能,更加主動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培育重點產業、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推進重點區域開發;強化公共財政職能,調整支出結構,新增財力主要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大力推進財政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提升財政管理績效,促進全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按現行財政體制,在充分考慮各種因素,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市局的指導意見和區委的要求,為滿足發展需要,2012年我區地方財政收入預算安排85,800萬元,增長20%。其中,一般預算收入77,030萬元,增長18.5%;基金收入8,770萬元,增長34.9%。分部門:國稅局6,690萬元,增長15%;地稅局33,500萬元,增長20%;財政局45,610萬元,增長25.6%。
2012年我區總財力為95,800萬元,增長28.7%,其中區級財力85,800萬元,上級一般轉移支付補助收入10,000萬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則,2012年我區支出預算95,800萬元,其中一般預算支出87,030萬元,增長24.9%,基金預算支出8,770萬元,增長83.5%。
2012年預算支出按類別安排如下:
工資預算安排38,910萬元,較上年增加7,100萬元,增長22%,其中預算內安排38,038萬元,較上年增加7,135萬元,增長23.1%;非稅安排872萬元,較上年減少35萬元,減少3.9%。區級工資預算安排35,380萬元,鎮街預算安排3,530萬元。
公用經費預算安排3,250萬元,較上年增加160萬元,增長5%,均為預算內安排。區級預算支出3,003萬元,較上年增加153萬元,增長5%;鎮街預算支出247萬元,與上年基本持平。
項目預算安排37,110萬元,較上年增加10,340萬元,增長38.6%,其中,區級預算支出35,992萬元,鎮街預算支出1,118萬元。分類來看:部門預算安排25,570萬元;民生支出安排4,100萬元;招商引資及爭取上級資金支出安排500萬元;工業發展基金300萬元;規劃修編200萬元;目標獎1,400萬元;增人增資600萬元;重點工程支出安排500萬元;四城聯創200萬元;調資3,240萬元;旅游及北塬開發200萬元;統籌城鄉發展300萬元。
預備費安排1,200萬元,較上年增加200萬元,增長20%。
其他支出安排:稅收征收經費及獎勵資金1,000萬元;稅收返還500萬元;其他項目支出安排13,830萬元。
2012年一般預算支出按科目分類安排如下: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3,155萬元,增長20.9%;
——公共安全支出6,125萬元,增長27.5%;
——教育支出23,490萬元,增長26.5%;
——科學技術支出850萬元,增長47.8%;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90萬元,增長27.2%;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3,095萬元,增長18.6%;
——醫療衛生支出6,255萬元,增長32.5%;
——節能環保支出500萬元,增長66.7%;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8,695萬元,增長16%;
——農林水事務支出5,505萬元,增長20.3%;
——交通運輸支出3,025萬元,增長54.3%;
——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1,700萬元,增長76%;
——商業服務業等事務支出542萬元,增長17.8%;
——國土資源氣象等事務支出863萬元,增長26%;
——住房保障支出670萬元,增長17.5%;
——糧油物資管理事務支出270萬元,增長35%;
——其它支出100萬元,與去年持平;
——預備費支出1,200萬元,增長20%。
2012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按科目分類安排主要情況是:
——教育支出250萬元;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4,350萬元,增長16%;
——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200萬元,增長100%;
——其它支出3,970萬元。
以上預算安排是積極穩妥、符合閻良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 收入方面,既有國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全面實施,航空基地投產企業的增多,新興工業園入區企業效益兌現,航空大世界、人人樂物流中心大項目實施等積極的增收因素。又面臨國家陸續出臺減稅政策的信號,個稅起征點修訂方案的實施,增值稅起征點提高等不利因素,后期財政預算執行依然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支出方面,既要考慮到西飛一中新校區建設、西咸二級公路建設、城北開發等項目的投入及落實公共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政策需求,同時還要考慮在預算執行中有很多不可預見的支出,都需要財政籌集資金予以安排,2012年的財政任務是相當艱巨的。
三、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確保完成2012年財政預算任務
2012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行職責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副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一年,做好全年的財政工作,意義重大。我們要圍繞全區工作大局,著力做好五個方面重點工作。
?。ㄒ唬┤奂斄?,保障收入良性增長
一是加強和國稅、地稅、國土、住建等收入單位做好協調工作、密切配合,保證收入及時、足額入庫,努力實現“首季開門紅”、“時間任務雙過半”、“提前超額完成全年財政收入任務”三個目標。二是加大與航空基地聯系,及時劃轉各項稅收。三是挖掘非稅收入潛力,嚴格非稅收入的征收管理,努力做到應收盡收。四是繼續加大爭取上級轉移支付和各項補助資金力度,增加地方財力,壯大財政收支規模。
?。ǘ┳⒅孛裆枨?,優化財政支出結構
一是保障民生需求。進一步加大對民生領域的投入,將新增財力80%以上用于民生,大力壓縮一般性支出,集中財力向民生傾斜、向經濟社會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嚴格按照政策做好配套資金落實工作,重點保障城市低保、農村低保、五保供養、新農保、新合療、優撫等特殊人群;出臺我區社會救助細則、標準,加大社會救助力度;多渠道籌集資金,推進經濟適用房、廉租住房建設,改善困難群眾住房條件。二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整合各種支農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將投入重點放在農村道路、環境、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上,促進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加快城鎮建設,積極開展農村“一事一議”工作;進一步規范鎮街各類支出,加大對鎮街的轉移支付,完善“鄉財鄉用區監管”工作,全力支持關山重點示范鎮建設;認真做好各項惠農資金“一折通”發放,確保各項惠農政策落實到位。三是加大教育文化投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長效機制;積極整合教育專項資金板塊,加大實施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和對城市薄弱學校的改造力度,支持新西飛一中建設,優化教育資源,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完善“蛋奶工程”監管機制;大力支持學前教育工作;加大文化產業扶持力度,擴大文化產業扶持范圍,推動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產業逐步走向市場。
(三)深化財政改革,完善公共財政框架體系
堅持從財政工作實際出發,改革創新,務求實效,提高服務科學發展的保障能力。一是深化部門預算改革。繼續強化綜合預算編制,積極探索項目庫及部門預算、“三公經費”公開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對項目預算的績效評價,對財政預算安排的項目實行全過程監督管理,使預算管理更加科學化、精細化。二是鞏固完善國庫改革。繼續完善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加大公務卡改革力度,啟動政府性資金統籌存放管理改革。進一步清理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將區本級所有全額預算單位實有資金賬戶資金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系統統一管理;進一步加大公務卡改革力度,將區二級單位納入公務卡改革范圍,增加公務卡發卡數量,努力建立以公務卡為核心的單位公務消費體系;依托財政大平臺建設,建立資金統籌存放動態管理系統,切實提高財政資金增值收益。三是積極推行電子化政府采購,提升政府采購工作效率。四是強化非稅收入管理。擴大管理范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實現非稅征管全覆蓋。五是深化國有資產管理改革。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監管,確保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防止流失。六是積極開展財政性資金投資評審,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ㄋ模╅_展績效評價,拓寬財政監督領域
按照“先易后難、由點及面、穩步推進”的原則,積極開展財政專項資金支出績效評價工作,逐步建立以績效為核心的財政專項資金分配機制,實現對財政資金的事前評審、事中監督、事后評價的全方位監管。深入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收支兩條線”等專項檢查,逐步實現財政監督由檢查型向管理型轉變,從一般檢查向績效監督方向發展,將財政監督、績效評價貫穿于預算編制、執行的全過程,從而實現對財政支出監管工程的全覆蓋。
(五)強化隊伍建設,提高服務水平和創新能力
圍繞財政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訓,提高全區會計人員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推進人民滿意財政所建設;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和政風行風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質量;加強廉政教育,嚴明各項財經紀律,將廉政建設各項規定落到實處,落實“一崗雙責”制度,履行財政源頭治腐的責任,積極拓展防治腐敗領域;圍繞促發展、保民生、強管理等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促進工作提升。
成就鼓舞斗志,藍圖催人奮進,做好2012年的財政工作,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我們將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和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下,團結和帶領全區廣大財稅干部,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勤勉工作,努力完成各項財政工作任務,為全面建設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副中心城市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