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閻良區十二屆人大
三次會議文件(9)
關于閻良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2018年1月30日在西安市閻良區第十二屆
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
閻良區財政局
各位代表:
受區人民政府委托,現將閻良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書面報告如下,請予審議,并請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7年我區地方財政收入完成128,818萬元,下降3%,加上各項補助,地方財政總財力為293,516萬元,增長2.7%;按現行財政體制,地方財政總支出為293,516萬元,增長5%,收支平衡。
(一)一般公共預算執行情況
1.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情況:
2017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8,939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00%,同比下降6.8%。加上上級轉移性收入99,277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5,210萬元,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15,652萬元,專項轉移支付收入78,415萬元),債券轉貸收入37,030萬元,上年結余4,500萬元,調入預算穩定調節基金457萬元,調入資金17,049萬元,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總財力為277,252萬元。
2.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情況:
2017年,區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239,536萬元,完成調整預算的183.7%,同比增長3.8%。上解上級支出3,853萬元,債務還本支出33,696萬元,安排預算穩定調節基金167萬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277,252萬元。總體收支平衡。
2017年,全區“三公”經費支出642萬元,較2016年決算數下降27.5%,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車改革后,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維護費大幅減少。其中:因公出國(境)費9萬元(主要是省上組織優秀校長海外培訓經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569萬元,公務接待費65萬元。
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按功能分類科目完成情況: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6,612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14.6%,增長15.9%;公共安全支出13,507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55.8%,增長19.4%;教育支出37,148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20.3%,下降6%(主要是上級專款減少);科學技術支出1,310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22.3%,下降46.3%;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485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98%,增長6%;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34,873萬元,為調整預算的262.4%,增長9.9%;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24,420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81.6%,下降0.9%;節能環保支出1,819萬元;城鄉社區支出64,16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215%,增長7.6%;農林水支出29,187萬元,增長6.4%;交通運輸支出1,791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35.7%,下降18.8%(主要是上級專款減少);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189萬元,為調整預算的259%,增長75.6%(主要是上級專款增加);商業服務業等支出888萬元,增長27.6%;金融支出208萬元;國土海洋氣象等支出1,006萬元;住房保障支出2,098萬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383萬元,為調整預算的116.1%,下降33.9%(主要是上級專款減少);債務付息支出2,217萬元;其他支出234萬元。
(二)政府性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完成情況:
2017年,區級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9,879萬元,完成年初預算的64.2%,增長87.7%;加上上級專項轉移支付收入4,634萬元,上年結余1,751萬元,2017年政府性基金預算總財力為16,264萬元。
2.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完成情況:
2017年,區級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4,495萬元,增長80.4%,政府性基金預算調出資金1,769萬元,2017年政府性基金預算總支出為16,264萬元。
2017年政府性基金支出按功能分類科目完成情況: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13萬元,增長5.6%;城鄉社區支出12,544萬元,增長88%;資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93萬元,增長20.9%;其他支出1,245萬元,增長70.4%。
(三)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執行情況
1. 2017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完成情況:
社會保險基金保費收入12,093萬元,為預算的97.3%,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保費收入2,410萬元,為預算的88%;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費收入829萬元,為預算的99%;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費收入 8,854萬元。社會保險基金存款利息收入118萬元,為預算的114.6%。社會保險基金政府補貼收入19,258萬元,為預算的103.1%。由于人員轉移產生收入7萬元。轉移性收入12,998萬元。以上合計,我區2017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4,474萬元,為預算的100.6%。
2. 2017年社會保險基金支出完成情況: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10,175萬元,為預算的94.8%,其中: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出9,246萬元,為預算的91.2%;大病保險支出587萬元,為預算的98%;上解上級342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506萬元,為預算的99.9%,其中:基本養老金支出5,199萬元,為預算的99.2%;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247萬元,為預算的117.6%;喪葬撫恤補助支出57萬元,為預算的95%;由于人員轉移產生支出3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支出13,768萬元。以上合計,2017年我區社會保險基金總支出29,449萬元,收支相抵后,年終結余15,025萬元。
(四)需要報告的重要事項
政府性債務規模及償還情況:
2017年債務規模及風險預警:截止2017年底,全區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余額為97,742萬元,均系一般公共預算償還的一般債務,即一類債務,沒有超過2017年市財政局下達我區118,400萬元的一般債務限額。
債務償還及置換情況:2017年用區本級財力償還一類債務及政府債券本息6,158萬元。另外,按要求上報債券置換項目15個,申請置換債33,030萬元,主要用于西飛一中新校區建設、經適房三期等項目,已全部置換到位。
(五)2017全區財政重點工作開展情況
1. 全力以赴組織收入,聚焦“追趕超越”。
今年以來,我們努力將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和“營改增”等政策性減收因素對我區收入的影響降到最低。一是加大與各征收部門的溝通協調,逐級、按月分解收入任務,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確保全年收入目標完成。二是積極培植財源,用足用活中、省、市、區各項扶持政策,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三是及時清算劃轉稅收。全年從航空基地劃轉財政收入25,012萬元。四是強化非稅征管,實施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加大整治各種涉企亂收費行為,全年完成非稅綜合預算收入34,709萬元。五是努力爭取上級支持。全年共爭取中、省、市專項轉移補助資金113,144萬元。
2. 切實加強財政支出管理,穩妥保障民生。
堅持新增財力80%以上用于民生,全面落實民生領域各項政策。全年民生支出達到200,504萬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3.7%。
科教文衛方面:科技總支出1,310萬元。其中:科學技術研究與開發支出1,230萬元,防震減災示范區建設及科普活動支出66萬元。教育總支出37,148萬元。其中:撥付全區城鄉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2,006萬元;撥付家庭困難寄宿生活補助278萬元;投入2,623萬元對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進行全面改造;撥付“營養改善計劃”資金628萬元;撥付大學區改革及學區長學校擴容改造資金2,560萬元;撥付普通高中公用經費及高中助學金1,140萬元;投入459萬元用于普通高中優質特色發展項目;撥付學前教育公用經費、學前一年免費及家庭經濟困難幼兒資助資金549萬元;累計投入1,409萬元推進學前教育發展;撥付931萬元用于職教能力提升和特殊教育發展。文化體育與傳媒總支出1,485萬元。其中:文體中心運行經費35萬元;文化產業扶持、文物保護等經費25萬元;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免費開放補助84萬元;農村文化建設資金126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總支出24,420萬元。全區167,585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為參合患者補助合療資金9,645萬元。
社會保障方面:社會保障總支出35,286萬元。其中:補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資金234萬元;60周歲以上老人養老金發放5,837萬元;公益崗位人員工資、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助以及下崗失業人員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補助資金1,245萬元;城鄉低保支出2,415萬元;70歲以上老人保健補貼支出1,718萬元;殘疾人保障金支出233萬元。
農林水方面:農林水總支出29,187萬元。其中:投入3,289萬元用于百萬畝設施蔬菜、現代農業園區、菜籃子工程等項目建設;撥付521萬元創建國家森林城市,4,000萬元用于建設閻良供水復線,4,000萬元用于石川河綜合治理,900萬元用于農村人畜飲水工程及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955萬元用于農田水利重點項目,605萬元用于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1,109萬元用于農業綜合開發;脫貧攻堅專項資金支出450萬元,其中300萬元用于設立我區扶貧小額貸款風險補償金。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全年累計投入3,580萬元,支持重點示范鎮基礎設施建設。全面落實各項惠民政策,核實上報“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36個,申請財政獎補資金1,100萬元。通過“一卡通”兌付2017年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資金1,170萬元,受益農戶3.5萬戶,補貼面積19.8萬畝;撥付農機具購置補貼資金767萬元,補貼農機具503臺,受益農戶441戶;區級重點工程拆遷“直通車”兌付650戶,支付賠付資金8,300萬元。
城鄉社區方面:城鄉社區總支出76,705萬元。其中:撥付供水安全提升改造工程建設資金1,500萬元,美麗宜居村莊建設資金1,328萬元,老舊小區改造資金300萬元,“五路”兩側綠化資金167萬元,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資金100萬元,振興路立交橋建設資金552萬元,西飛一中東路南延項目資金500萬元,閻良村級道路給排水項目資金150萬元,城區道路改造資金200萬元,緩堵保暢資金200萬元,城市公交運營補貼260萬元,校車購置及運行補助880萬元,節能環保及治污減霾資金312萬元。
3. 深入推進各項財政改革,提升行政效能。
一是深化預算管理改革。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推進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組織編制全區2018-2020年中期財政規劃。積極推進政府收支分類科目改革,完善預決算編報體系。及時將全區財政預決算、部門預決算、“三公”經費預決算向社會公開。二是做好稅收征管服務保障工作。實施“一廳式辦稅”,簡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推進專項資金管理改革。按照行政效能革命總體部署,建立區級財政專項資金清單目錄,突出績效目標,做到一個項目對應一個管理辦法,規范資金管理使用。四是深化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全面清理財政專戶,做好財政存量資金盤活使用,出臺了《閻良區進一步深化財政存量資金盤活及資金統籌使用的實施方案》、《閻良區財政存量資金盤活及資金統籌使用實施細則》,2017年盤活各類財政資金16,696萬元,按照規定用于我區經濟社會發展亟需支持的領域。五是穩步推進公車改革,制定《閻良區機關公務用車購置審批管理辦法》和《閻良區機關公務用車管理辦法》,認真組織實施公務用車標識噴涂工作。六是擴大政府采購規模,加強對政府購買服務的管理。全年完成采購120批次,采購預算52,047萬元,實際采購51,028萬元,節約資金1,019萬元,節約率2%。
4. 強化財政監督管理,積極實施績效評價。
一是對關山鎮“一事一議”獎補、教育專項、新農村建設提升等專項資金及部分部門2016年部門預算執行情況進行檢查。二是對2016年校車運行、2016年生活垃圾填埋及2015年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建設項目開展了績效評價。三是先后完成石川河綜合治理(二期)、振興路立交橋建設等212個項目評審,報審金額54,863萬元,核減資金5,006萬元,平均核減率9.1%。
5. 狠抓黨建和干部教育,努力打造財政“鐵軍”。
一是落實從嚴管黨治黨要求。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鞏固拓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成果,推動黨風政風持續好轉。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幫困、慶祝建黨96周年等活動,加強黨員干部黨性修養,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組織觀看專題紀錄片預防職務犯罪,提高了干部職工廉潔自律意識。二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樹立“鐵軍”形象,強化為民服務意識。大力推進“行政效能革命”,持續深化政務公開,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
一年以來,我區財政預算執行總體把握穩中有進基調,基本實現年度各項目標,在此衷心感謝各位代表、各位委員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財政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我區財政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收入缺乏新增長點,可用財力規模較小,收入質量有待提高。二是支持穩增長、調結構、保民生等政策的順利實施,都需要進一步加大財政投入,收支矛盾日益突出。三是要適應當前新的經濟發展形勢,各項財政改革也有待進一步深入推進。對于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認真研究解決。
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
(一)指導思想
2018年財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區委“追趕超越”戰略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為根本目標,深入推進財政預算管理改革,增收節支,優化結構,提高績效,重點保障基本民生支出,助力城鄉統籌發展,全力以赴支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促進全區經濟社會健康穩定發展。
我區2018年度分別編制一般公共收支預算、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國有資本經營收支預算和社保基金收支預算。以上四本預算按預算關系相互銜接。
(二)預算安排(草案)
按照“統籌兼顧、勤儉節約、量力而行、講求績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則,突出“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保障順序,2018年預算安排主要體現了以下支出政策:一是控制一般性支出,全年公用經費包括安排的“三公”經費預算按標準壓縮5%。二是編制中期財政規劃,對未來三年財政收支情況進行分析預測,對規劃期內的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項目,明確政策目標、運行機制和評價辦法,逐年更新滾動管理。三是保障民生投入,確保支出預算和新增財力80%以上用于民生。四是深化績效目標運用,對區級專項項目資金要求全部申報績效目標。五是繼續深入盤活財政存量資金,推進對上級專項資金的統籌安排使用。
2018年,我區地方財政收入安排136,290萬元,增長1.5%,加上各項補助41,118萬元,預計2018年我區地方財政總財力177,408萬元,剔除專項轉移支付收入后總財力較2017年總財力調整數減少13,020萬元,下降7.9%,主要是非稅收入、土地收益專項計提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較上年減少。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則,2018年我區地方財政總支出預計為177,408萬元。
1. 一般公共收支預算(草案)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
2018年度我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安排126,090萬元,增長6%。按現行財政體制核算,2018年我區一般公共預算總財力167,208萬元,其中區級財力126,090萬元,轉移性收入預計41,118萬元(其中:返還性收入5,210萬元,一般及專項轉移支付收入為35,908萬元)。
按照收支平衡原則,2018年我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支出為167,208萬元。其中:上解上級支出預計8,000萬元。
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分類別安排:
部門預算支出安排:
工資福利及對個人和家庭補助支出52,430萬元(不含鎮街人員支出),較2017年預算數增加538萬元,增長1%。
公用經費支出2,460萬元(不含鎮街及非稅安排),較2017年減少114萬元,下降4.4%。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檢察院和法院上劃,預算安排相應調整到上解支出中。
其中:“三公”經費預算支出442萬元,較2017年預算增加23萬元,增長5.6%。其中:公務接待費預算191萬元,較2017年預算減少10萬元;公務用車運行及維護費251萬元,較2017年預算增加33萬元;因公出國(境)費無預算。“三公”經費增長主要原因是部分預算單位取消收費項目,原由收費承擔的車輛經費轉為預算內安排。
項目預算支出21,150萬元,較2017年增加1,530萬元,可比增長7.8%。其中,專項經費項目支出安排9,080萬元,專項項目支出安排12,070萬元。預算增加主要在社保、公安、教育等部門。
非稅支出2,810萬元,較2017年減少2,372萬元,下降45.8%,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取消了預防性體檢費、衛生檢測費、房產交易費和婚姻登記費等收費項目。二是法院訴訟費收支調整為市級。三是部分部門非稅收入下降。
償還政府債務支出10,650萬元,較2017年增加2,559萬元,增長31.6%。主要是棚戶區改造和經適房二期及村民安置住宅工程債務還本付息支出。
鎮街預算支出7,780萬元,與2017年預算基本持平。
專項計提支出 22,025萬元,較2017年預算減少16,055萬元,下降42.2%。
預備費支出安排1,600萬元,與2017年預算持平。
預留資金支出安排11,685萬元,增加4,064萬元,增長53.3%。增長主要是考慮了增人增資、脫貧攻堅、治污減霾等增支因素。由于很多項目須具體業務發生后才能確定支出額度,因此對相應支出預留安排。
扶貧資金支出安排:
2018年,我區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按照人大有關預算編制要求,切實保障扶貧領域支出。區級財政共安排扶貧專項資金332萬元,其中:扶貧開發專項業務經費200萬元;脫貧攻堅健康扶貧項目132萬元。具體分配方式及標準,待預算執行過程中,嚴格按照我區制定的《西安市閻良區財政專項資金暫行管理辦法》安排使用。
上級預先下達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安排:
2018年上級財政預先下達我區專項轉移支付資金26,618萬元,按規定都已列入支出預算。其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7萬元;公共安全支出7萬元;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93萬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9,237萬元;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支出8,150萬元;城鄉社區支出173萬元;農林水支出8,703萬元;交通運輸支出198萬元;商業服務業等支出50萬元。
2. 政府性基金收支預算(草案)
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
2018年我區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安排10,200萬元,較2017年減少5,180萬元,下降33.7%,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型墻體材料等收費項目取消和土地收益基金收入減少。
收入分科目情況:城市配套費收入安排5,200萬元;土地出讓基金收入安排5,000萬元。
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
按照以收定支的要求,2018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安排10,200萬元。其中,部門預算安排5,200萬元;預留安排5,000萬元,全部為土地出讓收益基金安排的支出。按支出分類科目全部為城鄉社區支出。
3.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草案)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安排:
2018年安排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50萬元(中民燃氣股權分紅收益)。
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支出安排:
2018年國有資金經營預算不安排支出,全部調入一般公共預算使用。
4. 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
我區社會保險基金涉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和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基金。基金收入主要由參保人員個人繳費、單位補助和財政補貼組成。
2018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入安排:
社會保險基金保費收入預算為12,923萬元,增長6.9%,其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保費收入預算為3,062萬元,增長27.1%;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保費收入預算為838萬元,增長1.2%;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保費收入預算為9,023萬元,增長1.9%。社會保險基金存款利息收入預算為131萬元,增長12%。社會保險基金政府補貼收入預算為20,180萬元,增長5%。由于人員轉移產生收入預算為33萬元。上年結余收入15,025萬元。以上合計,我區2018年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8,291萬元。
2018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支出安排: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出預算為11,257萬元,增長10.6%,其中: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支出10,671萬元,增長15.4%;大病保險支出586萬元,與上年持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出5,957萬元,增長8.2%,其中:基本養老金支出5,630萬元,增長8.3%;個人賬戶養老金支出264萬元,增長6.9%;喪葬撫恤補助支出60萬元,增長5.3%;人員轉移支出3萬元。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支出14,645萬元,增長6.4%。其中:由于人員轉移產生支出7萬元。以上合計,我區2018年度社會保險基金支出31,859萬元,收支相抵后年終結余16,432萬元。
(三)政府債務償還及置換安排
我區2018年部門預算已足額安排資金償還政府融資平臺債務,并按規定向上級財政申報了2018年地方政府債務置換計劃。
三、攻堅克難,確保完成2018年各項財政工作
(一)明確責任,強化措施,保質保量抓好收入。一是做好組織收入的牽頭工作,加強與各征收部門溝通協調,解決好收入組織中的突出問題。二是深入推進綜合治稅和“控稅引稅”工作,利用好綜合治稅信息平臺,狠抓收入征管,不斷挖潛增收。三是加強非稅收入管理,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規范國有資產(資源)有償使用收入管理。四是積極與上級部門溝通聯系,加大爭取一般性轉移支付的力度。同時,圍繞工業企業、園區建設、農業產業發展等方面包裝項目,爭取各項扶持資金。
(二)統籌財力,突出重點,千方百計保障民生。一是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順序合理安排各項支出。二是健全結轉結余資金定期清理機制,落實好盤活財政存量資金長效機制,加大財政資金的統籌力度,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優先保障教育、衛生、社保、文化等民生領域和區級重點項目支出。
(三)優化結構,厲行節約,強化預算剛性約束。一是優化預算編制體系,按照緩急程度,逐步把重點事項納入部門預算。嚴格控制預算追加,對新增事項需求優先通過調整部門預算支出結構、動用結余資金等方式在部門既定的預算中統籌解決。二是進一步強化預算剛性約束機制。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降低行政運行成本。三是加強財政供養人員實名制管理,完善各部門信息共享,配合財政供養人員只減不增政策落實到位。
(四)解放思想,銳意創新,全面推進各項改革。一是結合我區實際,在財稅體制改革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議。二是認真做好環境保護稅的實施,及時跟蹤工作進展、研究解決重點難點問題。三是穩步推進零基預算、國有資產管理、政府購買服務、PPP項目招投標、惠農惠民補貼“一卡通”等各項改革,鞏固完善國庫集中支付和公務卡改革。四是加強對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評估和預警機制。五是積極爭取債務置換資金,規范優化債務結構,防范化解債務風險,足額安排償債資金,逐步消減債務規模。
(五)注重績效,嚴格程序,深入加強資金監管。一是加大對部門和單位特別是重點項目領域預算執行的合法性、合規性的檢查力度。二是全面加強預算績效管理,突出資金使用效益,健全重點民生政策和重大專項績效評價機制。三是規范財政投資評審,加強對中介機構審核質量的指導、考核,強化評審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
(六)加強黨建,提高素質,努力鍛造財政“鐵軍”。一是細化黨風廉政建設目標責任機制,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加強紀律約束,確保干部隊伍廉潔。二是圍繞財政中心工作,積極開展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培訓,提高全區會計人員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三是圍繞促發展、調結構、強管理等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深入開展調查研究,促進工作提升。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的財政工作任務艱巨,我們將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和區人大、區政協的監督下,團結和帶領全區廣大財稅干部,凝心聚力、勤勉工作、攻堅克難,努力完成各項財政工作任務。
西安市閻良區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