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進一步鞏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大力弘揚“四下基層”優良傳統,堅持和發展好新時代“楓橋經驗”,躬身踐行“浦江經驗”。從2024年開始,新華路街道建立每周三常態化下沉村(社區)坐班辦公工作制度,推動街辦領導干部主動下沉基層一線了解群眾訴求,不斷推動村(社區)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下基層 察民情
新華路街道黨工委統籌指揮,包抓領導、科室負責人深入到17個村(社區)坐班辦公、一線指導,各村(社區)書記擔任第一責任人,身體力行,全過程抓好為民實事的謀劃和實施。立足實際、挖掘特點、走訪入戶、發現問題,把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排摸上來,指導和幫助基層開展工作,以實際舉措落實“幫辦不包辦”的原則,提高村(社區)干部處理各項事務的能力。聽取各村(社區)負責人工作匯報,及時總結好做法、好經驗,展示成果,培樹典型,以點帶面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
解難題 辦實事
在村(社區)設置“反映”窗口,將“社情民意聯系日”的受理窗口推送到居民的身邊。將入戶走訪與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有機結合,廣泛聽取居民意見,及時發現問題隱患,并建立閉環處置流程。對收集的意見建議、困難需求及時匯總、分類推進,平均每周解決群眾重難點問題30余件。其中,在社區能解決的,由社區第一時間加以解決,并及時向居民反饋。社區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由包抓領導明確專人配合社區書記召集,協助解決相關問題。街道各科室積極參與社區協商議事,積極出謀劃策,提出意見建議,幫助社區開展工作。
“王大爺,家里最近還好吧?有沒有啥事需要幫您辦的?”“日常吃什么,有沒有肉和菜?”“幫扶政策落實到位了沒有?今年享受了哪些幫扶措施?”“身體怎么樣?”這些都是入戶走訪過程中必要的話語。包抓領導干部每到一戶,都會親切地與他們拉家常、問近況、聊生活,關切詢問他們的“微心愿”,仔細詢問他們的實際需求,以拉家常的方式向居民宣講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政策;宣講電動車入樓充電、飛線充電的危害,對電動自行車規范停放充電檢查勸導整治。同時結合相關案例對電信詐騙的各種作案方式和特點等常見詐騙手法進行了講解,提醒居民群眾不透露個人信息、不輕易相信高利誘惑的謊言、不給陌生人轉賬等安全常識,最大程度保護居民的“錢袋子”。
通過入戶走訪,不僅溫暖了群眾的心,讓群眾感受到黨的關心和溫暖,同時也增進了包抓領導干部與群眾之間的感情。下一步,新華路街道將通過領導干部下沉村(社區)坐班辦公工作制度,把解決群眾的困難需求作為工作的第一目標,把群眾的滿意度作為檢驗干部工作的“晴雨表”,用一言一行拉近與百姓的距離,用一舉一動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滿意,不斷強化領導干部的公仆意識、擔當意識,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