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為深入推進法治建設,提升轄區群眾法律素養,營造遵紀守法的良好社會氛圍,近期,武屯司法所精心組織、多點發力,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普法宣傳活動,將法律知識送到群眾家門口。
一、 陣地前移,普法宣傳“零距離”
一是武屯司法所在群眾趕集之際,通過懸掛橫幅、擺放宣傳冊、發放禮品、向過往群眾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法律援助法》、《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
二是咨詢臺前解民憂:法律顧問現場“坐診”,面對面為群眾提供免費法律咨詢服務。針對群眾提出的鄰里糾紛、婚姻家庭、財產繼承、合同簽訂、勞動保障等熱點難點問題,耐心細致地進行解答,提供專業法律指引,引導群眾理性表達訴求,依法解決矛盾。
二、 精準入戶,法律服務“送上門”
一是溫情入戶暖民心:針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以及有特定法律需求的家庭,司法所工作人員開展“送法入戶”活動。攜帶普法資料上門,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結合身邊真實案例,講解防范養老詐騙、遺產繼承、贍養撫養等法律知識,切實解決他們的“急難愁盼”>急難愁盼”法律問題。
二是聚焦需求釋法理:在入戶過程中,工作人員注重傾聽群眾心聲,了解他們的實際法律困惑和潛在風險點,進行精準普法。例如,對有青少年的家庭側重講解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進法;對有種植瓜果蔬菜的家庭講解合同法等。
三、 重點幫扶,矯正對象“強警示”
一是專場教育明底線:武屯司法所特別為社區矯正對象開設法治教育專場。本次重點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尤其是侵權責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與日常生活和行為規范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深入講解。工作人員對社區矯正期間因沖動、疏忽引發的侵權糾紛、債務糾紛、言語沖突等矯正案例,深刻闡明法律后果,警示社區矯正對象。
二是以案釋法促守法:強調“行為有邊界,責任需承擔”的法治理念,明確指出即使是過失也可能承擔侵權責任。引導矯正對象清晰認識自身行為的法律邊界,強化規則意識和責任意識,學會通過法律途徑理性解決糾紛,堅決避免再次觸碰法律紅線。
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普法宣傳是一項長期性、基礎性的工作。武屯司法所將持續探索創新普法形式,豐富普法內容,提升普法實效,努力讓法治精神深入人心,讓法治信仰根植民心,讓每一位群眾都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
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主辦 西安市閻良區人民政府辦公室承辦 閻良區數據和行政審批服務局技術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