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當前正值“三秋”生產關鍵期,閻良區武屯街道始終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以“搶”字當頭、“實”字為要,統籌推進秋收、秋種、秸稈禁燒等重點工作,政企聯動、干群同心,全力織密筑牢“三秋”生產保障網,確保顆粒歸倉、不誤農時。
高位部署強統籌,壓實責任“抓推進”
10月19日,閻良區武屯街道召開“三秋”搶收搶種和秸稈禁燒專題調度會,結合雨情研判形勢,明確任務目標與時間節點,制定專項工作方案。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將“調度指揮站”搬到秋收一線,包村領導、包村科室全員下沉村組,每日深入村組、田間地頭,引導動員群眾搶收,實地調研農作物成熟度、地塊積水等情況,同步現場幫辦解難題,累計現場協調解決農機調度、田間排水等問題20余件,為秋收筑牢組織保障。
聚焦關鍵破難題,精準服務“快收割”
武屯街道主動對接周邊農業合作社,整合農業資源,組建由194臺套農機(含玉米收割機、旋耕機)、6臺糧食烘干設備構成的“應急搶收隊”,為秋收按下“加速鍵”。抓住晴好天氣窗口期,針對地塊大小、成熟度差異,采取“分類施策”策略,針對連片大地塊,調度農機合作社開展機械化集中搶收,提升收割效率;對零散小地塊、農機難以進入的區域,組織村干部、黨員志愿者成立“人工搶收小分隊”,幫助年老體弱農戶搶收玉米,最大限度減少因延誤收割造成的減產損失。
供需對接建清單,技防并舉“促豐產”
街道精準對接農戶需求,建立“三秋”農機需求清單,及時通過各村微信群、公告欄發布《閻良區履帶式玉米收獲機服務信息》,方便農戶按需聯系;聯合區農技部門開展“田間課堂”,圍繞玉米機收減損、秋播作物選種等技術要點開展培訓,累計覆蓋農戶200余人次,以“技術+服務”雙保障,讓秋收更高效、更安心;引導群眾將秸稈放至指定存放點,各村組織統一收集,街辦聯系清運公司集中清運,消除焚燒秸稈隱患。
整合資源解民憂,共享曬場“保歸倉”
連續陰雨天氣給秋糧晾曬帶來難題,武屯街道提前謀劃、主動作為,多渠道破解“曬糧難”問題。對全街農機設備、閑置場地進行全面摸底排查,整合文化廣場、企業閑置廠房等資源,協調開辟“共享曬場”54個,總面積達3.5萬平方米(含室內外場地),為農戶提供充足晾曬空間;針對部分農戶晾曬場地不足、糧食量大的情況,街道同步公布糧食烘干機聯系方式,為農戶提供“烘干兜底”服務,切實守護好農戶的“辛苦糧”,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安全儲存。
截至目前,街道2.4萬畝玉米已搶收7500畝,完成比例達31.25%,清運秸稈300余噸。下一步,武屯街道將繼續緊盯天氣變化,全力推進機收機播,落實關鍵技術措施,全力加快秋收進度,同步推進秋種工作,以扎實舉措保障“三秋”生產有序推進,為全年糧食豐產豐收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