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次數:次
今年以來,閻良區(航空基地)創新工建項目落地、審批、建設“三位一體”精準服務舉措,夯實營商環境突破年硬基礎,助力高質量項目推進年跑出加速度。
一、強化“落地”要素保障,助力“拿地即開工”
一是聚焦堵點優流程。圍繞工建手續辦理“難點” “堵點”問題,進一步優化手續辦理流程,形成“一圖六清單”(一圖:項目手續辦理全流程圖;六清單:①政府投資項目審批申報一次性告知單,②項目用地手續辦理流程、資料表,③招標項目應具備的條件,④項目用電申請資料清單,⑤建筑節能驗收資料清單及驗收程序,⑥建筑工程竣工備案資料清單),提升手續辦理速度。二是圍繞難點抓突破。在工業集中區全面實施“標準地”供應,目前9宗1057畝工業用地正在開展“區域評估”,已完成文勘、環評、水評等手續,水土保持區域評估在全市屬首次,完成4568畝項目用地保障。三是強化保障破瓶頸。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5個,債券額度6.5億元,第二批上報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28個,已通過國家層面審核13個,債券需求23億元。
二、優化“審批”環節流程,全程開展幫代辦服務
圍繞全區施工許可辦理全流程改革目標,取消10個審批(前置)事項,合并9個審批事項為4個,承諾事項+事中事后監管6個,調整4個事項審批時序,審批環節和辦理時限壓縮10%以上,全程網辦率85%以上。全程開展幫代辦,成立閻良區投資項目代辦服務中心,通過線上“電話+微信”,線下“實地+會議”等多種方式,開展項目“跟蹤式、管家式”幫代辦服務新模式,長效溝通、全程跟蹤、一幫到底。在為全區社會投資項目審批手續代辦,提供聯合評審、聯合踏勘(測試)、聯合圖審、聯合驗收等服務基礎上,對審批服務之外,但是企業落戶、項目落地必須的環節,也納入服務內容,加快項目落地。2023年,召開并聯審批會6次,組織聯合踏勘6次,為55個重點項目、7個進駐空天產業園項目提供代辦服務。
三、跟進“建設”全程服務,把脈會診解決問題
一是全方位“問診”,精準號脈。針對項目推進過程中困難問題,組建分級“會診專家組”,按問題層級、類別等進行歸類,集中梳理分析,分級“會診”,逐項開列“處方”,解決“堵點”“難點”問題。今年以來,梳理問題項目105個,組織“會診”40余場次,攻克困難問題272個。二是分層級“會診”,靶向治療。根據問題層級、類別和環節等方面,對重點項目進行“分層級、分類別、分環節”會診。對僅涉及區級相關部門權限范圍內的事項,由區重點項目辦根據問題性質,通過專題會、交辦單、督辦函、協調函等形式協調解決。對確需區級層面協調解決的重大問題,直報區政府,由歸口分管副區長召開專題會協調“會診”;對重大疑難問題,提級報請區政府主要領導協調“會診”。三是全流程“處診”,督導問效。成立“雙推進”辦公室,抽調專人負責“會診”議定事項督辦推進。根據推進情況實行“三單督辦”機制,對相關區級領導,發送“提醒單”,不定期提醒任務加快推進;對承擔任務的責任部門,形成“交辦單”,明確內容時限,常態化開展督導檢查;對進展緩慢的事項,形成“催辦單”,掛牌督辦。
下一步,閻良區(航空基地)將以持續開展好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為抓手,努力在項目謀劃、招引、服務、推進等方面持續下功夫,以一流營商環境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投產,更多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努力向世界一流航空新城邁進。